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史库

邓灿:北大荒人眼里的知青现象

时间:2012-01-22 12:00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095次
在一段时间里,描写知青现象的文学热极一时。但是其中的一些作品,一些作品的一些方面,却失之偏颇,失之偏激,未能公正地、客观地、准确地反映一代知青命运现象和北大荒的历史真实。

        引用  qiuzi1950的日志:

       写在文章前面的话:在元旦后清理物品时,翻出了一本1994由黑龙江北大荒基金会编印的《黑土地的爱》册子。其中刊登了一篇《北大荒人眼里的知青现象》,作者为时任总局副书记,副局长——邓灿。我第一次见到本人,是1968年在北京26中教学楼四层的东平台上,他带领原七星农场大兴分场的接收青年工作组,到学校向66届初高三毕业生做北大荒情况介绍。随行的有我校67年底自愿到大荒的高三学友戴XX,还有一位49中的女青年。等7月20日真到了大荒后才知道,他是分场党委副书记,边改造,边劳动,边工作。近距离接触,是到抚远修二抚公路。在给出路的政策中,他担任了七星农场修路连指导员,和我们大兴分场二队来的男同胞吃住在一个帐篷里,相处半年之久。修路回来之后,他放弃留在25团工作,回到了大兴,安排为57团武装营教导员。营部是我们到团部的必经之路,时不时到他那蹭顿饭吃。在兵团和地方农场并存的情况下,他调到了地方绥化农场管理局,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担任局长。兵团撤销后,总局成立,他担任了总局的领导。他在大兴,在25团知青朋友遍地,人称老邓大哥。

      此篇文章是邓灿在18年前写出的,他以一个58年进军荒原的军官,老北大荒人,农场的领导用自己的视觉,阐述了上山下乡运动,回顾了知青到荒原的成长,功绩,反思了返城风的得失。由于本人水平受限,不敢妄加评论。还是请荒友们一阅。

      此篇文章能够登上博客,要感谢现代科技,是扫描仪和汉王软件应用的结果。

                                                                           2011.1.11  腊八节

 

                           邓灿:北大荒人眼里的知青现象

                                                     (1993年)

 

      近一时期,伴随着《北大荒风云录》和《魂系黑土地回顾展》,反思、回顾、赞誉、贬责、同情、理解,如风似潮,又把人们引回那曾经催人激动、兴奋,震撼、沉思的岁月。那如潮般涌进北大荒的城市知青,那如风般飘去的知青朋友,那一度出现的错位、理解和融通,究竟给历史留下了什么?

      时光是历史的刻刀,时光是人生的舞台,时光是命运的车轮呵。

      1、厄运不是北大荒蘖生的

      在一段时间里,描写知青现象的文学热极一时。有些影视作品和小说把北大荒写成荒凉、冷漠、诡诈、恐怖、恍若地狱,令人毛骨生凉,心胆为惊。而读者、观者、闻者呢?拍手称快者有之,嗤之以鼻者有之,惶惑不解者有之,静心沉思者有之,平心而论,这些作品都从一定角度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大荒的生活、知青的命运和遭遇,但是其中的一些作品,一些作品的一些方面,却失之偏颇,失之偏激,未能公正地、客观地、准确地反映一代知青命运现象和北大荒的历史真实。

      1965年始,京、津、沪,杭等地50多万城市知识青年相继“下”到北大荒。这“下”本身就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个明令,也明“白”地打着“文革”的印记。这个“使命”,既是对城市知青的,又是对北大荒人的。这是“被教育者”的不幸,也是“教育者’的不幸。于是,畸生出无数变态的人生产物。老北大荒人表现过某些的不信任、某些的不重视,某些的批评、批判,对某些人、某些事曾有过过激的言行,给城市知青们留下了终生的遗憾。这都是事实。但是,北大荒是祖国版图的一角,那铺天盖地的政治风暴笼罩着全国。北大荒何以幸免?北大荒人何以幸免?置身于大背景思索,那悲剧,是时代的悲剧,那是民族蒙受的灾难。那时节,城里乡下一个样。那厄运是躲在城里逃不掉的,形不同,量不同,毕竟质同。

      对于下乡知识青年,北大荒人从未视做路人,更不曾视做仇人。北大荒人是真诚的。北大荒曾经以炽热接待过十万转业官兵,数万支边青年和知识分子、地方干部。对大批的下乡知青,北大荒人同样待之以坦诚,报之以温暖。

      当下乡知识青年,从祖国的首都,从祖国的名城,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这亘古荒原时,北大荒的居民们象迎接远客一样,尽最大的力量,为他们搭置新屋,嘘寒问暖。在生产、生活中,老职工们象待亲兄弟一样,手把手教使锹、镐、锄,镰。在艰苦的岁月里,每临危难,总有一些老北大荒人挺身而出,用他们的血汗,以至生命保护着下乡知青们。一些带着家庭重负的下多知青们,他们家庭的“黑色帽子”之类,多数在北大荒人眼里得到理解。在这片土地上,北大荒人能够吸收那些正宗的“右派分子”参与经济,以至政治,更何况那些“黑帮们”的子女呢?北大荒利用她地旷人稀,天高地远之隙,使多少知青免遭那些住城可能的遭际。无怪乎,一些在北大荒曾经有过磨难的下乡知青们,会直面坎坷,要自己的后代记住北大荒,记住北大荒人。

      无可否认,同一座座矗立在祖国大地上的现代化城市相比,北大荒的沼泽、泥泞、风雨、大烟泡,北大荒的蚊虫、瞎蠓,北大荒的菜叶汤、黑粘馒头着实浓缩了创业者的一切艰辛。北大荒苦不苦?确实是苦的。下乡知青们从住进北大荒起步,就开始用细嫩的肩头扛着重重的麻袋。那露着棉絮的棉袄,一根麻绳系在腰间,手上一串血泡,身体,透支,以至入不敷出,流尽最后一滴汗,一滴血……从这个意义上说,北大荒可说是苦难的代名词。然而,在这片艰苦卓绝的土地上,是十万转业官兵燃起第一束烧荒火,翻开了亘古第一犁,修筑了第一条横贯荒原的逶迤公路,于是有了农场群,有了楼房,有了纵横的阡陌,有了大片的豆禾,高耸的粮山。当下乡知青涌向北大荒沃野时,迎接他们毕竟有了近十年成果的基础,应该说,最苦最累最难的那一页毕竟翻过去了,在北大荒的土地上,下乡知青用汗水、鲜血,用他们的智慧和心灵构筑了自己的第二故乡。青年的承受力和创造性是同值的,下乡的知识青年们具有更鲜明的表征。他们在城市的“红色风暴”,“文攻武卫”的围城中破围而出。在这里毕竟更多理解、友善、关怀和赤诚,于是他们和当地的老北大荒之间很快有了更多相同的志向,更多相同的志趣,更多相通的理解;于是他们有了劳动者的愉悦,劳动者的丰富。他们从北大荒人身上读到了坚毅、凝重和深刻。历史将公正地认定,这一代青年既是被耽搁的一代,又是在急风暴雨中催化的一代;于是,才有了“情系黑龙江”、“青春无悔”、“最美的是北大荒”的呐喊,这风和雨,这悲和壮,  这泪和血,这思与情,不正是苦难中孪生的幸福吗?

      2、下乡潮爆出的冲击波

      城市知青踏进北大荒,是爆发性的,服饰、举止、语态、意识,一下子引起了全方位的动荡。

       从思想上看,当时的城市知青们满怀着希望的憧憬,满脑子歌与梦。他们一个心眼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最重要的地方去。那毕竟是豪言壮语的时代,到处膨胀着盲目和狂热。不可否认,他们的热情之火,点燃了北大荒的时空。当时的北大荒在转瞬间成为共和国版图上的信息枢纽。“文化大革命的冲浪在这曾经相对平稳的生活中不时爆出一个个高峰,膨胀的政治瘟疫毕竟使包含下乡知青在内的北大荒人开始新的思考。他们在血与火的教训中开始警醒和成熟。

      从文化上看,北大荒的传统文化受到挑战。从特定的意义上说,那些传统的东西,开始溶入现代的色彩。芭蕾舞,能欣赏它的人不多,能跳的呢,更少了。可谁能想到,在北大荒曾开放过芭蕾之花呢?白毛女宣传队,在连队的晒麦场,空地上搭布景演出,在水泥地、泥土地上留下了翩跹的姿影。北大荒文化层的发掘,大批转业官兵为之奠基,下乡知青迅速成为建筑文化艺术金字塔的生力军。从不同的认识层次、不同的反映角度出发,下乡知青们呈放射形状牵动北大荒文化升华的纤绳。回溯那十年,知青文学、知青文化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实的、虚的;有形的,无形的,短暂的,长久的;局部的,全局性的,显露的,潜藏的,这种变化实在是不胜枚举,难以计量。

      从生活上看,北大荒开始从残留的愚昧、落后中走向文明和进步。当时的北大荒人重生产,轻生活的现象很普遍。很多家庭满足于过得去的生活现状,生活不讲究。几代人一铺火炕,吃的是猪肉炖粉条。民风民俗中有许多蒙昧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又惰性很重。如果是少数的几个都市人涉足这里,那只能被“土”化。个别的冲击力,也无法穿透这里蒙昧生活的盾甲和围城。下乡知青们象大海掀起的潮头,扑面而来,一下子涌进了整个北大荒,涌进了每个村落,涌进了每个家庭,涌进了每个人的心里。这种全方位的介入,势必产生全社会的反应。新的生活内容和方式最先引起当地青年入的羡慕。他们仿佛看到了另一个生活世界,那么清新,那么美好。随着观察、鉴别、效仿、大炕被地火龙代替,床也大大方方摆进了农家院,套间、客厅、卧室等等设施开始辗转百家,成为时尚。那时的变化,虽不如当今的时装潮这么招摇,然而那股力量绝不逊色。

     本地青年与城市知青结缘联姻,是城乡沟通的催化剂。年头岁尾一批批知青带着北大荒的土特产,去探望城里的亲人;归来时,带回城里的果品糕点,和那来自全国和世界的知识、信息。那些十几年来未曾出过远门的当地小伙、姑娘们随着缔结良缘的鞭炮声声,挽着伴侣怯怯生生走迸了大都市。归来时,他们的语态、装束,一举手,一投足都开始变化。

     如果说,北大荒人给了下乡知青以豪爽、真诚、纯朴的话,那么可以说下乡知青们鲶北大荒带来了新鲜、活力和生机。

     3,回归中的失与得

     谁也没想到,谁也说不清。城市知青大批返城,那里为始点,那里是终点?那是一阵风。

     当大批知青开始返城时,他们已经成为北大荒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中好些人已成为建设北大荒的中坚和骨干力量。

     来时如潮,退去如风。一些农场和连队几乎在一夜之间失去队长、书记,失去会汁、出纳、失去驾驶员、修理工,失去保管员、炊事员。大面积的“瘫痪”,大面积的恐慌。北大荒人曾由此积怨。

     北大荒人原本并不在北大荒。那十万转业官兵原本可以留在城里,成为大都市的公民,很多人也曾有过离土进城的机会,想到牺牲的战友,望着身边的伙伴,为着未竟的事业,他们献了青脊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中有许多人可以成为高千、高工,走向大机关、研究院、大工厂的,然而,他们默默地奉献着……

      他们不解“返城风”。这不解是可以理解的,这不解是有道理的。

      一股风的兴起自有其成因。这种全局性的问题需要时间来做结论,但起码应该看到下乡知青们来时一片单纯,走时却带着成熟。他们是带着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走向城市的,这种成熟是有坚实的生活基础的。它是下乡知青开始新生活的基石。这基石是北大荒给予的,也是他们自己创造的。

      返城风是一种回归。对予它的是非曲直尚难界定,但是封闭绝无益处。1961年前后,北大荒曾输出数千名转业官兵,向广东、内蒙、甘肃、海南、云南、新疆……他们走进了大城市。下乡知青返城,走上了重要的工作岗位,尽其所能,成其所用,担起新的重任,岂非益事?

      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有主动的、自觉的、清醒的;有被动的、裹挟的、盲目的。

      城市接纳了一别十余年的知青们。十年的收获无法估量,思想上的、修养上的、业务技术上的、生活上的。他们带着凝重、带着深沉、带着思考和探索,从容地走上新的岗位,成为各方面的专家、里手。在短时间内,为社会承认价值。无怪乎好多城市在聘用人才时,公开晓谕,优先录用下乡知青,这是知青们的荣耀,这其中包含着北大荒的奉献。

       有人说,北大荒失去了这批朋友。事实上这是北大荒对社会的贡献。返城的下乡青年们成为北大荒人延长的手臂。这种联系是非组织的网络。这种联系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北大荒人进京办事,通过北大荒的知青,可以从容不迫地进出各部委;北大荒人洽谈贸易,知青们可以从多种渠道牵线搭桥,北大荒人想在京召开发布会,“荒友们”分头拨电话,到时准获满堂彩。

      当下乡知青们为在北大荒失去青春扼腕叹惜时,朋友们,请想想北大荒乃至整个民族得到了什么,城市知青自身得到了什么……

       4、思想落差的积淀

      一场回潮毕竟是过去了,时间正在积淀思想的落差。不仅北大荒人在不时的回潮中审视那一度出现的知青现象,那些返城的或依然留在北大荒的知青们,也从当局中转身成为冷静的思考者。

      人们开始认识到,那毕竟是一个“荒唐的时代”。那扭曲的思想,变形的方式,把好的、有益的、有价值的东西吞噬了,掩盖了,一个“好”,一个“坏”难以简单了结。

      城市知识青年需不需要下乡,应不应该下乡?君不见那超载的城市已失去平衡。在那有限的方寸中,人们挤得恩恩怨怨,而乡村的广阔天地,却在等待着开发、建设。城乡之间需要交流,城乡差别需要缩小。这毕竟是时代文明的标志。谁也没有权力加大这道沟堑,谁都应该为沟通尽力。更何况,城市知青下乡,“五四”运动已开先河。十万转业官兵从城市走向乡村也不失为一种尝试。问题出在“一刀切”上。那一刀切下去,把“老三届”一码推到乡村去。那些用人民血汗培育的各种人才,何以发光发热,是不是失误?问题出在下的“目的’上。一个“教育”、“改造”结成了城乡之间的荠蒂,事实上“教育”是双向的,“改造”也是双向的。城市向乡村输送以知青为主体的人才,是历史发展的需要,是打破封闭的进步,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下乡的知青该不该“返城”?这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扭曲思想的产物。症结仍在那个“一刀切”上。做为人才流动,既然可以从城市流向乡村,同时也就确定可以从乡村流向城市。诚然,这种流动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有主次之分,缓急之分,是非的判定,须看一定条件,历史地看,联系地看,辩证地看。事实上,古往今来,多少乡村的有为青年从乡村走进城市就读,学成归乡有所建树,又有人重新进入都市。问题是“一风吹”既损于乡,又害于城,拨乱反正,澄清思想,曲直已明。我们想,“一刀切式”的下乡潮不会再有,一刀切式的“返城风’’自不会再现。

      过去的毕竟过去了,重温短暂的过去是为了长长的未来。我以为,不必耽于是非的  认定,而应从中悟出人生,悟出人生的位置,人生的价值……

      老三届毕业生曾经受“文革”前水准良化高峰的教育,是拥有才学实力的一代,也是思想深邃的一代,又是承前启后的一代。有思想的人,总是在自己的变化中悟到真谛,有志向的人,总会在人生旅途中找到位置;有韧性的人,总能在坎坷中成熟、成功。

      曾经在北大荒劳动、工作、奋斗过的昔日的青年朋友们,北大荒以第二故乡的情与忱,邀请你们再来,再来。

      向进军荒原的官兵、北大荒人致敬!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