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吃了一碗牛拉!” 写官样文章或法律文件时,总会使用“简称”,按照外语的习惯也可以称为“缩写”。比如《关于××××的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这样的简称不会看不明白,前面有交代了。用简称不光可以偷懒、少打字,还可以省纸,省纸就是环保。 但生活中总有很多时候看到的简称,总让人云里雾里的。比如昨晚回家途中,看见一个交通警示牌,大意是要让驾车人杜绝“三超一疲劳”,显然立牌子的交管部门一定认为我们这些开车的人,当然应该知道“三超”是哪三超,“一疲劳”是哪一疲劳。碰着我这孤陋寡闻的,还真懵了半天。一疲劳当然是说疲劳驾驶,“三超”想来包括了超速、超载,但还有“一超”我怎么也凑不出来了。 汪曾祺先生曾在文中盛赞交通宣传车里的广播语言——横穿马路不要低头猛跑。夸赞“这样的语言真是可以悬之国门,不能增减一字”。由此我又想起了在旅途中看见的农民兄弟创作的精练广告语——院内有公猪,短短5个字,让人一看便知这家农户干的是给猪配种的营生。比起“三超一疲劳”这种只有参加过内部会议才明白怎么回事的广告语来,农民的广告效果,实在胜出一大截。 偏偏好多人特爱用简称、缩写。美协、作协、妇联、纪委这些专有名词缩写,经过几十年的使用,你一定能明白所指,但我要问你“牛拉”是什么,估计你就晕了。这是我一个同事的发明,某日当我们正捧着饭碗吃午饭时,那个同事腆着肚子回来了,问他吃什么去了,那么快?人家开口道:“就吃了一碗牛拉!”说得大家一口饭差点喷出来,反应半天才知道他说的是“牛肉拉面”。 我觉得最了不起的名称缩写就是“中国”二字,大陆承认这个缩写,台湾也承认这个缩写,这就是九二共识,于是一个缩写就缔结了两岸和平,带来了经济交往。但同样是国名,我前几天遇见了最不靠谱的缩写。 出国旅游,互不相识的团员在机场海关牌子前集合。约定时间已过,却有一对夫妇怎么也不到,急得团团转的领队给他们打电话,发现他们二人就在我们身边不远处乱转呢,问他们怎么不过来集合?风度翩翩的男士理直气壮地说:“我刚才过来问过了呀,那位小伙儿说你们是去印尼的呀!”我们集体爆笑,原来“那位小伙儿”愣把我们要去的印度、尼泊尔两个国家给缩写成了“印尼”。
插图:艾姗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