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四十不惑。我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却恰恰相反,正是困惑之时。与孔子时代比,时代变化使然。我当时的困惑也是当时时代剧烈变动的结果。 2011年11月9日,中央台的电视剧《下海》播出了大结局,我感同深受,感慨良多。我也在四十多岁时下了海。
当时我在地矿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工作。三十几岁已是“六五”“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负责人,是获国家级科技奖项的参与者,是部级科技奖的获奖者。可谓风华正茂,可我越来越不安。我困惑的是我快四十岁了,我就在航遥中心干到底吗? 二十岁左右我们赶上文革,赶上了上山下乡。我是幸运的,上了大学回了北京到了好单位。在航遥中心有很多老同志,他们为中国的航空物探事业干了一辈子。我做的最后一个项目是和朱英先生一块完成的。朱英先生是念过北大清华两个学校的高材生,是我国航空物探事业的主要创办者。五十年代初中国苏联联合航空物探队的中方技术负责人,是大庆油田地质构造的最早发现者之一。文革中他被下放干校劳动,后调动河北地质学院教了几年书,七十年代后期才又回到北京回到航测队。在航测队他的学问功底、业务水平无人能比,是我最佩服的人。但在当时他并不被重视,仅仅给个副总工程师的闲职。 1990年是我们新疆项目的最后一年,我和朱先生在新疆昌吉(乌鲁木齐以西三十公里)物探队一块住了不短的时间。我把我的真实想法告诉了朱先生。我感觉在技术上我已经干到头了,从资料员到野外工作,从成果报告编著到科技项目攻关我都干过了,再干也就是重复了。我对朱先生讲,我如果干下去,干到头在业务上也很难超过您,即使也混成了“副总”甚至“总”之类,您目前的状况也不过如此,我不甘心在航遥中心混到死。朱先生支持我的想法。 从1982年到1990年我在新疆做过四、五年的野外工作。新疆是一个宝玉石资源丰富的地区。新疆阿勒泰出产海蓝宝石碧玺,南疆出产和田玉。在野外工作中我到过宝石矿上,引起我的兴趣。1990年正是办公司热的年代。地矿部也办了几个直属公司,其中中国地质矿业总公司正要成立宝石部。于是1990年12月中旬,我们新疆项目评审会一结束我就打报告,12月下旬我就调到中矿公司,后来担任宝玉石部经理,开始了我的后半生。我从一个地质人变成了“珠宝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