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摄影小知识~ 摄影与色温
色温这个词儿,可能一般朋友都没听说过。究竟什么是色温?色温与摄影有着怎么样的影响?怎样确定色温呢? 色温一词的全称应是“光源色温度”,它是一个表示光源的色光成分的物理量。怎样理解这一定义呢?举个例子说吧,我们把一个黑铁块放在火上加热,我们看到这个黑黝黝的铁疙,随着温度的增加,逐渐由黑变红,如果你的火力够猛,你会看到这个烧红的铁块,随着温度的增加,渐渐又变成了蓝色(不过,铁块可能没等烧成蓝色就化成铁水了)。 事实上,色温值的确定方法和上面的举的例子是很相仿的:将一纯黑的物体,即反光率为绝对0%的绝对黑的物体,从绝对零度,即零下273 摄氏度,开始加热,其颜色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化。温度升高到某一时刻,所显现的颜色如果和某一光线的颜色正好完全一致,那么这个温度即定为这一光线的色温。 色温的单位是开尔文度,大写的K(K前面应该有个小圈儿,即把℃中的C换成K), —273℃=0K,温度升高1℃,色温增加1K。结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我们可知:色温低,红光成分多,光线呈暖调;色温高,蓝光成分多,光线呈冷调。 我们先来看看不同光线(光源)的色温值吧: 晴朗的蓝天:约20000K 中午的太阳:约5500K 下午的太阳:约4500K 电视屏幕:约9300K 霓虹灯:约6100K 水银灯:约5700K 荧光灯:约5000K 镝灯:约4300K 溴钨灯:约3500K 碘钨灯:约3200K 有人说,摄影是用光线作画。那么,色温与摄影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 有的朋友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晚上在室内拍摄,没有使用闪光灯,只用家里的照明灯泡做光源,拍出来的照片,一片橙黄色。可当时肉眼所见的确红是红、蓝是蓝呀,怎么拍出的的照片象是加了片黄色的滤镜? 原来,人眼不但是AF的,而且色温也是自动调节的。而胶片就不同了。我们日常使用的柯达、富士、乐凯等都是按照白天室外自然光照明的色温设计的。而家用灯泡(钨丝灯)照明的色温要比白天日光的色温低很多,呈橙黄色,普通胶卷会“忠实地”记录下这橙黄的光线。 我们常用的胶卷是以阳光照明为设计基础的,从上表我们看到,中午阳光的色温约5500K。绝大多数的电子闪光灯也是按此色温设计的。 为了满足专业工作者的特殊需要,专业型彩色负片和彩色反转片都细分为日光片和灯光片。 所谓日光片,即日光型彩色片,主要用于室外自然光和电子闪光灯照明摄影,在此(5500K土1000K)光源下,可以得到色彩还原正常的照片。 所谓灯光片,即灯光型彩色片,其适用色温为3200K~3400K,在碘钨灯的照明下,可以得到准确的色彩还原。 除了典型的日光照明和灯光照明色温的明显不同外,我们在拍摄时还应注意的,日光在一年四季,乃至一天的早中晚,其色温都是是在变化的。 对于同一片草地,在上午拍出的照片可能是绿油油的一片;到了中午,尤其是夏季的午,可能绿中还透着些蓝紫;到了傍晚,草地可能又成了黄绿色。 一般来说,光线的明暗也是和色温有关系的。光线越亮,色温越高;光线越暗,色温越低。例外的是阴天的情况,阴天时,虽然光线较暗,但在阴天的散射光照明下,色温较高。晴天建筑、树木等阴影下的色温也较高。 还有被摄物体环境对色温的影响也应引起重视。比如红墙、草地、蓝裙子,它们的反光投射在被摄体上,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主体正确的色彩还原。但如果能巧妙地对其进行利用,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还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最好避免两种明显不同色温的光源混用。晚上在室内拍摄,如果使用闪光灯照明,被摄体近距离内不要再用较大功率的钨丝灯补光。不同色温光源的混明,会使照片看不去不真实,不舒服,同时,也使彩色负片在后期制作时,无法校色。当然,晚宴后用闪光灯拍个合影,不必关了灯再拍:-) ,因为天花板上那百十瓦的灯泡的一点暖色,早在闪光灯的一闪中给“淹”了。 在人工照明中,有一种光源是比较特殊的,那就是荧光灯,我们俗称“管儿灯”。其特殊性有两点,一是荧光灯非连续光源;二是其色温个体差异性很大。一般不推荐使用荧光灯做照明主光。 使用数码相机必须注意调整白平衡,才能还原当时所拍对象的真实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