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钱理群 钱理群先生不是摄影家,也从未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他拎着不入流的相机,“很不专业”地拍了一大堆“不怎么艺术”的照片。那为什么要给他出版一本摄影集呢?这和他是钱理群有很大关系。有些人又会问了:难道文化名人随意拍的照片就值得出版吗?这是不是一种流俗的“名人效应”?
不妨想一想——在某一领域深耕的人,他在其他领域的思考和行为会不会有独到的价值?打个比方,如果鲁迅先生画了很多画,他的画值不值得让更多人看见呢?当然值得。即使这些画不专业,也是鲁迅不为人知的另一面的反映,起码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史料。
编辑钱理群先生影集的想法,源于1995年我与他的第一次偶遇。
当时,几个年轻人出版了各自的杂文集,邀请钱理群先生、王富仁先生等人开个小座谈会,两位先生都做了较充分的准备,发言犀利、厚重,逻辑清晰。闲聊中,钱先生说他拍过一张照片,身处荒漠的人像一个小黑点,他想借此表达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这让我对一个资深思想者拍的照片心生好奇。我猜想这很可能是一张形式平淡却很有意味的照片,与那些内涵空虚、形式花哨的照片完全不是一码事,便说有机会看看您的照片吧,他连忙微笑着摇头,说照片只是自己拍着玩儿的,实在拿不出手给别人看。
真正与钱先生熟络起来是十多年后的事情,直到2017年,我才翻看了他装了小半个大衣柜的影集,并被一组“怪脸照片”深深打动——这位严肃的学者原来还有如此调皮的一面!钱先生说他的照片和文字表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世界,还说他更看重自己的这个世界。对这个有点出乎意料的说法,我的理解是,已经唠叨了大半辈子历史、社会、鲁迅……发表了两千万字作品的钱先生,可能有些疲倦了;也可能是他那希望的烛光,就要伴随生命的衰亡而弱化甚至熄灭了,所以在内心生发出隐隐的惆怅以及复归生命本真的欲望。钱先生总说自己是“五四之子”,但人更是“自然之子”,他不愿示人的这部分,很可能更接近其生命的本真。
至于钱先生摄影艺术上的“不专业”,又是我的另一个兴趣点:我想看看人类非艺术套路的表达,是否会更加自然、朴实、真切,是否更容易得见艺术的真谛。
我以为人类的审美意识是与人类起源同始的,审美意识支配下的艺术表达是人类的本能。艺术发展到今天,其内涵愈加偏狭或平庸,其情绪愈加冷漠和晦涩,还呈现出小圈子化的倾向,加之资本社会背景下的商品化带来的异化,使得所谓的严肃艺术开始远离人间烟火,有人甚至表达出“艺术终结”之忧思。我时常在思考,艺术是不是该返璞归真了?于是我想看钱先生这个“外行人”是怎样用摄影来朴素地表达思想与情感的。我对钱先生去过哪儿、拍了什么并不怎么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他在发表的那些文字之外还想些什么。
基于这样的思考,钱先生这本摄影集的“艺术质量”如何,就显得不大重要了。无论他的摄影作品好还是不好,不妨碍它会给予观者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钱理群简介
钱理群,1939年1月30日生于重庆,祖籍浙江杭州。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三任主编(与吴福辉共同担当)。
钱理群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鲁迅、周作人研究与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代表作有《心灵的探寻》《与鲁迅相遇》《周作人传》《周作人论》《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的东移》《1948:天地玄黄》等。
钱理群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他以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学和社会的精深研究,特别是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精神的审察,得到海内外的重视与尊重。
钱理群一直关注教育问题,多有撰述并为此奔走。他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批判知识分子的标志性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