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史库 > 知青墓园

高自华之死

时间:2006-11-19 01:09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6367次
 

高自华之死

    高自华,承德一中1965届高中毕业生。1966年秋,赶马车去林场拉柴归途中,被马车轧伤致死,时年仅21岁。

    在青峰生产队有一架马车,是我们唯一的运输工具。到粮站拉粮,到林场拉柴全靠它。起初,队里雇一位农民赶车。我们都叫他宁师傅。他四十多岁了,是当地有名的车把式。和王书记是乡亲,关系也很好。青峰的路很难走,去粮站拉粮或去林场拉柴,回来时,正当马匹精疲力尽的时候还要爬七里长的山路。这个车很难赶,宁师傅也很辛苦,白天赶车拉柴、拉粮,夜里还喂马。在他精心照料下的马,膘肥体壮。他对我们也很好,买牙膏、肥皂之类都得托他去办,他办得很认真,有时还为我们花上块儿八角的。他每天有一元钱的出车补助,我们当中一些人羡慕和嫉妒。

    不知从哪 传来说宁师傅出身富农家庭。这下子我们知青得到了表现自己阶级斗争觉悟高的机会。贴出大字报云: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地方,不能用钱广式的人物赶大车,要誓死夺回鞭杆子。把从《青松岭》和《夺印》里学来的本领都用了上。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王书记和宁师傅谈了许久许久,第二天宁师傅卷起被子下了山。

    “阶级敌人可以轰走,饭不能不吃。粮还得拉,柴也得运。就只好找两个年龄大一点的知青去赶车。

    宁师傅下山没过几天,高自华赶马车去拉柴,回来路上翻了车,高自华受伤。我们这些天真稚气的青年,而对受伤的高自华束手无策。去医院没有运输工具,当地农村的赤脚医生又无能为力。高自华从受伤到死亡足足折腾了4个小时。他在呼喊妈妈的哀嚎声中停止了呼吸。我第一次看到一个活人变为死人的转化过程,竟那么简单与快捷。现在回想,他确实不该死。首先,在农村马车轧死人的事很少发生。其次是如果在他受伤之后,我们若有点救护常识他也许不会死。他死于我们的天真,他死于我们的无知。

    那一天,空中乌云密布,俄尔还飘落些苍白的雪花。我们147名知青为高自华送丧。没有白幡、没有纸钱,只有一朵一朵白色的小花。大家都放声哭泣,为高自华悲惨的死而哭泣,为自己命运的坎坷而哭泣。那哭声在山间回荡,那泪水酒落在青峰的大地。在那高高的山岗下我们亲手埋起了一座新坟。

    他死了,他死于车祸。他死了,他死于荒唐的岁月。宁师傅早就说过,青年赶车早晚得出车祸。王书记也觉得青年赶车会有危险。可在那个年代,一提阶级斗争,谁都怕。王书记违心地让了步,因此死一个知青也就成为必然。

    19958月,我们为高自华刻了一个石碑,运到小孤盘立在高自华地坟前,用以寄托我们哀思。知青们站在高自华的坟前,回想起那艰难的岁月,大家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泪,那泪水酒在青峰那片荒凉的土地上。我们怎么也不会忘记在那高高的山岗下,有我们亲手筑起的一座坟茔。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