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北京纵横 > 北京历史

日坛忆趣

时间:2007-05-01 02:31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913次
 
                           日 坛 忆 趣
 
 
        从朝外东岳庙对面的神路街往南的一站地。就是景色如画的日坛公园。它始建于明世宗当政时期的嘉靖九年.距今已有四百六十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每年春分日出之时,封建帝王就在此处向太阳神顶礼膜拜,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如今它已成了广大群众和附近使馆区的各国朋友游览与休憩的乐园。2006年市政府又分布了一批免费公园,其中也包括日坛。可是如今当您漫步于林间幽径或垂钓于小桥流水之际,会想像出这座历尽苍桑的古代祭坛,在解放前那惨不忍睹、破败不堪的景象吗?那时我家就住在朝外,我童年记忆中的日坛就是一座荒芜的大破庙。日坛里的颓墙败瓦、杂草丛生之景,至今记忆犹新。
 
        记得我五六岁时,一个夏日的清晨,姐姐带我去日坛。因为当时有位堂姐图清静在日坛里租了两间平房“坐月子”,她生个男孩儿,母亲让姐姐带了鸡蛋红糖什么的去看堂姐,本来没我什么事,可我一听去日坛,就死缠硬磨非跟着不可,最后老妈“恩准”,我就兴高采烈麻利儿穿上小裙子,乐颠儿颠儿地拉着姐姐的手去日坛“游园”了。
        到了日坛吓一跳.非但不见围墙,连个大门都没有!我们在日坛北侧找到堂姐的房子,一进门儿就看见一件新鲜事儿——她家的婴儿身上竟然扣着一个罩馒头用的半圆形大纱罩儿,我心中不由暗自发笑:哟!她家孩子怎么成了馒头?再看那孩子小睑儿,并不是我想像中那大眼睛长睫毛的胖娃娃,于是兴趣索然。
        两位姐姐坐下说话儿,我心里痒痒的想出去玩儿,姐姐冲外边一努嘴儿说:“你去玩儿会儿吧,别跑远了啊!”我像得到大赦令一样,三蹦两跳出了门。跑到园里仔细一看,心里还真有点儿发虚,只见近处坛墙塌了一片。从豁口往里看一片荒凉,石缝里钻出很多杂草,坛墙外四周古树参天,一阵阵尖细绵长的“知——了,知——了”的蝉鸣有些疹人。单调的蝉鸣停止时,园中便死一般的寂静。除了破墙乱砖头,便是伸展到远方的没膝荒草,园中除了我没第二个人。
        我试着从草丛中往前走,隐约看到荒草中有大大小小的土堆,土堆上也长满荒草,草中东倒西歪地立着墓碑,吓得我拔腿就往外跑,刚跑两步,“扑通”一声荒草中跳出一只癞蛤蟆。“妈呀!”我惊恐地大叫起来,飞也似的逃回小院想赶快进屋,谁知刚掀开门帘却“轰”地一声,从屋里飞出黑乎乎的一大团东西,吓得倒退两步腿一软摔个大“屁蹲儿”。这时姐赶紧从屋里跑出来,一边拉我一边对堂姐说:“看你们家的苍蝇把芳芳吓个大跟头!”原来刚才她俩正从屋里往外轰苍蝇呢,该我倒霉迎头碰上了“苍蝇集团军”!难怪她家孩子要扣上馒头纱罩,否则早晚成了“苍蝇大军”的“美餐”!
        第二次“逛”日坛是刚解放那会儿,当时我在崇贞小学读二年级,那时小学生得了病也享受“公费医疗”看病不花钱。有一天我发烧,老师开个条子,妈妈就带我去看病,简易诊
所就设在日坛公园的“具服殿”内,那是一个坐北朝南的三合院儿。
        此时日坛内部已稍加整理。看完病医生开了药方,却四处找不着药房,母亲不识字,我又识字有限,当时用繁体字,“药”的繁写和“乐”的繁体字有些像。妈妈指着药房两个字问我:“那是不是药房啊?”我回答得很干脆:“不是!那是‘乐房’!”没法子,我们又去院里的东西配殿找,还是没有,就回诊室问大夫,大夫用手一指对面的屋子说:“那不就是药房嘛!”妈妈说:“我闺女说那是乐房啊!”这下儿不要紧,“哗——”一声,所有的大夫都乐开了,诊所都成“乐房”啦!
        第三回逛日坛是1955年,那时我在女四中读初二,八一建军节学校组织我们去日坛公园与解放军叔叔联欢,互相演节目,因我从小笨手笨脚,与歌舞从无缘分。只能当个忠实观众,伸着脖子傻看而已。记得当时最大的感触是日坛公园变美了——祭坛围墙已修葺一新,荒草坟头已经不见,又开辟了花坛、新植了许多树木,到处充满欣欣向荣的景象。
        后来日坛公园内又挖了人工湖,碧波粼粼,湖北侧假山叠翠、西侧小桥流水,南侧凉亭避暑,东侧曲径通幽。此外还建成各种造型的亭子、花廊。日坛的南侧向阳处建成一幅巨大陶瓷壁画,对各种古建更是重新彩绘,油饰一新,使古园旧貌换新颜。清晨,老人们在绿荫中一招一势地练太极;黄昏,恋人们携手在花间漫步;节假日,园中又充满孩子们的欢笑。
        工作以后,常带学生去日坛劳动或游玩。有一年冬天下大雪,我和孩子们去日坛登上小山玩儿“打雪仗”,大雪纷飞。歌声四起,同学们笑着、叫着、追着、跑着,有的“冲锋陷阵”,有的专攥雪球供应“前方武器”,两军对垒“杀”得胜负难分,我怕有人滑倒摔伤,不由自主进了“火线”,尚未开口身上便多处“中弹”!两拨儿学生越战越勇,“抱头鼠蹿”的倒是我这“指挥官”。我的狼狈相招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喊着:“老师挂彩了,快靠边儿!”一边儿喊一边儿向对方连连甩出“手榴弹”……“战斗”得酣畅淋漓,天近黄昏才“鸣金收军”。至今每当我走在那熟悉的小山旁,耳畔依然回荡着孩子们那银铃般的欢笑声……
 
              刘淑芳   bw  07-04-28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