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北京纵横 > 北京历史

永定河——北京的母亲河

时间:2008-07-03 03:10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606次

     

                                        建在北京西南永定河上的卢沟桥

       从远古的居民聚落点到原始部落、诸侯方国,进而成为北方重镇乃至发展成全国政治中心的首都,这一切都与永定河息息相关。由于北京城的迁移与扩展与永定河密不可分,因此,它被誉为北京的摇篮。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端,有人以“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说明北京地理位置的重要。北京的地形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东三面为连绵不断的群山环绕,崇山峻岭从西北部缓缓倾斜,不断向东南延伸,燕山、太行山两条山脉在昌平南口的官沟交汇,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状如围屏的弧形大山湾,地理学上称之为“北京湾”。“北京湾”特殊的地势,被唐诗形象生动地形容为“海畔云山拥蓟城”。在其东南平原上,蜿蜒汇流着北京的五大水系永定河、拒马河、温榆河、北运河、泃河。其中以永定河最大,它对北京城的迁移与扩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人们誉为北京的摇篮,北京的母亲河。
北京城中风光旖旎的河湖淀泊如什刹三海、积水潭、金鱼池、龙潭湖均为古永定河河道的余脉
      永定河不仅使北京地区气候湿润,植被茂盛,而且为北京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西北南郊区的农田靠永定河水进行浇灌。永定河除了为北京带来灌溉之利,且有漕运之便,元代不仅打通了南北交通大动脉大运河航道,而且利用永定河作为运输物资粮饷的运道,虽非全线通航,骆驼、骡马驮运与舟楫共同进行,水陆兼程,可纾转输之劳。
      永定河早期从北京城北流过,故地下水充足,清冽甘美的西山诸名泉,主要是永定河通过石灰岩渗滤而来的,为海淀、圆明园等著名风景区的形成提供了自然地理条件。后来河道往西南迁移,为北京留下了丰厚的馈赠,城中风光旖旎、秀色可餐的河湖淀泊如什刹三海、积水潭、金鱼池、龙潭湖均为古永定河河道的余脉,泽惠后人。1954年,北京修筑了官厅水库,1987年对水库进行了扩建和加固;1984年相继兴建了卢沟桥分洪枢纽工程、三家店至卢沟桥段左堤加固工程,可抵御万年一遇的洪水,根绝了永定河水患,兴利除害,造福于民。时至今日,永定河仍然承担北京城市用水、工农业用水的功能,作为主要而稳定的水源,为北京城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永定河哺育了北京地区世世代代的人民,促进了北京城的形成与发展,其功甚伟。
永定河上的古渡口是北京城的前身蓟城最终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永定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汇入海河后注入渤海,全长680余公里。其中,在河北怀来县西南注入官厅水库,又从水库东南流入北京地区,流经北京的河段长约170公里。 
      历史上,永定河是一条迁徙无定、善淤善决的河流,它犹如一匹生性难驯、暴烈不羁的野马,奔腾突决,由于流经之地多为高原黄壤,湍流所至,黄浊之水冲蚀挟带大量泥沙砾石,平原地区的河道不断发生漫溢淤决,多次改道,因此有“小黄河”、“无定河”的别称,直到20世纪50年代修建了官厅水库之后,才彻底改变了这种泛滥无常的状况。
      人类文明史表明,人们逐水而居,择水源而兴建城邦。北京原始城址的选定,充分说明了古代先民的慧眼独具。历经漫远悠长的历史岁月,永定河从中上游冲刷携带的大量沙石屑物不断填充门头沟三家店低洼地区,逐渐堆积抬高,形成了巨大的洪积冲积扇,北京城就坐落在永定河洪积冲积扇脊背的一侧。这里背倚群山,地势平缓,沃野丰饶,水源丰沛,河网稠密,便于掘井汲水,为城市的形成与拓展提供了充裕优越的地域空间。
      古代先民精心选择了今北京西南广安门一带蓟丘作为居民聚落点,这里距离永定河交通荟萃的古渡口不远,其西又有莲花池作为水源,地势稍高,可避永定河易发生洪水暴涨的危害。西周灭商,裂土分疆,封帝尧之后于蓟,其中心在今广安门至宣武门一带;封同姓贵族姬奭于燕,其中心在今琉璃河董家村一带。两个封国毗邻并存,相距不过百里,大致以永定河为分界。其后,燕国逐渐强盛,吞并了蓟国,至春秋时期燕襄公时,迁至蓟城作为国都,成为北京历史上最早的都邑。由此可见,永定河上的古渡口是北京城的前身蓟城最终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坝戾陵堰、石景山杨木厂、卢沟晓月、东胡林人等等历史典故及众多文化遗产表明北京人与永定河有着不解之缘
      历史上的北京人与永定河结下不解之缘。早在三国曹魏时期,征北将军刘靖在梁山(今石景山)西北麓永定河上修建了一座拦水坝戾陵堰,因附近有燕王刘旦的戾陵而得名;开凿了一条引水的车厢渠,平地导流戾陵堰分出的河水,岁灌良田二千顷,成为北京地区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民得其利。西晋以后车厢渠工程经加固改造,灌溉面积达百余万亩,至今北京地区仍受其益。金元时期,在北京建都,从石景山下屡开金口河,以运输西山林石。
      在以烧柴做饭、生火取暖的古代,明代皇宫和北京城中居民消耗的木柴木炭均取材于永定河流域的森林,树木被砍伐后,顺流漂下,供给京师所需。明代设有惜薪司,专掌皇宫用炭供应,所耗数量异常惊人。加上民间所需,数百年来,数量难以计量。永定河中上游留下了许多与森林有关的地名,石景山有杨木厂(今讹称为养马场)、门头沟有火攒村等与北京城使用燃烧柴炭有关的地名,流传至今。
      清代,对永定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位皇帝,多次亲临石景山视察永定河河防工程,他们修筑“十八蹬”堤堰,高达三丈,长十余里,工程坚固,民间号称“铜帮铁底”。康熙三十七年(1698),朝廷发帑在卢沟桥以下至狼城河口两岸修筑大堤,疏浚河道,康熙帝赐名“永定河”,寓有此河长久安澜之意,由此始有永定河之名,沿用至今。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的兴建更与北京城结下了血肉相连的关系。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地理历史学家侯仁之先生的说法,“标志着这个城市的新起点而保存到现在的唯一完整无缺而且代表着当时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建筑物,就只有这座卢沟桥了。”
     “卢沟晓月”作为燕京八景之一,也成为著名景观。1937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外来侵略战争的新起点。如今,屹立在卢沟桥头宛平城的抗日战争纪念馆,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人昭示着中国人民不可战胜的伟大真理。
      永定河还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历史遗存,如商旅古道、进香古道、军旅古道。就古军道而言,古代先民筚路蓝缕,把永定河西山峡谷开辟成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之间交通往来的重要孔道。京西古道上留下了众多隘口,左岸傍山越岭的古道形成一条重要的军事通道,沿途留存许多汉代以来的军戍、屯防遗迹,如三家店军庄将军山石堡、妙峰山陈家庄古城等古代军事防卫遗存,至今听任游人流连凭吊,驰想古代铁马金戈、烽火硝烟……永定河流域的古村落遗存,如爨底下、灵水、三家店等古村落,近年来声名鹊起,成为旅游热点,引起海内外人士的关注。1964年4月,门头沟区东胡林村发现了距今1万年左右的“东胡林人”遗址,从而填补了自北京猿人、山顶洞人以来北京地区人类发展史上一段空白。
      近年来,地处永定河畔的门头沟卧龙岗、丰台的鹰山、石景山区高井电厂附近发现了多处古人类遗址,有力地证明了,北京从最早的先民聚落点,随着岁月的流迁,逐步发展成全国的首都,正是得益于永定河的滋养。
      历史上,永定河缔造了北京昔日的辉煌,如今,永定河被列为中国四大重点防洪河道之一,继续为北京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永定河孕育、催生、抚养了北京,她当之无愧为“北京的母亲河”。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