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北京纵横 > 北京历史

新街口西教场胡同:平民百姓四合院

时间:2007-01-17 04:27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948次
 
                           讲述院子的故事
 
                  新街口西教场胡同:平民百姓四合院
 
        也许这个院落已经颓废,也许这个院落已经风华不再,也许这个院落曾经的光彩掩蔽在由不同的年份.四下搭盖了的小房、厨房,接出的廊子后面……就像每个人都曾年轻。有的人也曾有过绝代风华。岁月不再。感情却怎能轻易流走,更何况,它承载了太多的记忆、太久的岁月、太多割舍不下的情感。我们开设了“日子.院子(宅·院·生·活)”这个栏目.希冀将您曾经生活过的院落的历史、人文、花草、树木、邻里、生活记录下来。留给我们不曾有过四合院生活和记忆的后人……
 
        老北京有许多四合院,东城富商大宅门的四合院多,西城文化底蕴的四合院多,宣武五行八作艺人四合院多,崇文四合院相对少一些。这是当时笼统的说法,也不全是。我出生在西城西北角,新街口一带,最早住在后帽胡同,只记得和姥姥住在南房,小院很干净。
        我3岁多的时候,我们就住在新街口西教场胡同3号,一个平民百姓的四合院里。在这个四合院里有着我童年的苦与乐,有着那场史无前例“文化大萆命”带给我的困惑与迷茫。青春的热情,燃烧的岁月使我毅然走出四合院,到农村、到矿山、到研究所。从此我再没有机会住进四合院。但四合院已经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
        回忆四合院竟是那样的眷恋、幸福。西教场胡同3号院坐北朝南,原来走南门,门口有一棵又老又大的老槐树,夏天树下总有聊天的老奶奶,树上还有拉着丝的虫子,我们叫它吊死鬼儿。大槐树下就是院子的小门楼,两扇厚厚的木门,院子的土地比胡同还低,迎着门就是两间北房,就像门房或传达室一样,屋门几乎对着院门,住着三轮车工人沈大爷一家,他们家有一个姑娘我叫她姐姐,还有两个男孩一个叫丁丁,一个叫瞪虎儿,沈大妈身体不好,哮喘。他们家总是非常干净。往西走几步进入四合院,当时院子还是很大的。院子里种着好多花,好像还有个小土坡。院墙连接着3间南房,住着有点驼背的三轮车工人郑大爷、一个老师、另一个忘记了;南房西侧是院里的公共厕所,这也符合四合院厕所在西南角的常规,厕所往北是3间西房,住着刘大爷一家,刘大爷养鸟、养花、荞鱼,东面有房子3间,北面一堵矮墙中间有一个两级台阶的门口,将北屋隔在后院,北屋3间,汽车修理技师董大爷一家住两间,我和姥姥住一间,因为爸爸在门头沟工作,妈妈和妹妹那时跟着住在门头沟。
         儿时的伙伴是沈大爷家的姐姐、丁丁,董大爷家的三儿哥、四儿,邻院陈家的几个女儿等,那时候家里都很穷,我们很少有零花钱,但是却玩得很有趣,“跳房子”是那时小孩都玩的项目,就是在地上画成有规定的格子,写上数字,把瓦片或缝制的小布包扔到从小到大的数字格子里,然后单腿一格一格跳,还要踢着瓦片和小包跳格子,无论是脚还是小包压线就下台换人,如果玩的人多,就甄丁壳,分成两家计算成绩;还有一个游戏叫拽包,就是在地上画一个大长方块,一个人或几个人在里面跑,长方格外面两条短边备站一个人,用布缝制的大包往里面人的身上打,谁被打中就下台,如果里面的人接住了包,就攒下一条命,被打之后还可以玩一回;欺拐也是我们当时爱玩的游戏,那就是将羊腿关节骨头洗干净,涂上颜色,撒在桌子上或地上,将小包或乒乓球扔在半空,腾出手来将桌子上的拐抓起或摆成统一的面,接住还未落地的小包,计算成功一次,抓几个算多少分是有规定的;还有跳大绳、双摇;抖空竹;摔泥碗;我们还爬上离院子不远的城墙上去放风筝,那是自己做的,我们叫屁帘,就是用竹皮儿劈成小条,交叉用线捆好,中间糊长方形纸,尾部粘上三条长长的接起来的纸条,用线系好,迎风在城墙上跑,看谁放的高;我们也跳皮筋,可是那时的孩子都没钱,跟家长要没用,家长也没钱,闹不好还得挨揍,我们全不要,自己想办法用大人废弃的三轮车里带,用剪刀剪成一个一个的圈,全当做橡皮筋连接起来,“小皮球,香蕉梨,马莲开花21,256、257,282931”。现在想起来,莫名其妙.也搞不懂唱的是哪一段。
        姥姥手很巧,怕我一个姑娘家总跟着男孩子跑野了,就教我做小布人。那时候女孩也喜欢布娃娃、洋娃娃,但是买不起只能自己做。我们院男孩多,邻院陈家女孩多,陈家是开袜厂的,住的是高台阶大瓦房,独门独院,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和她们玩到一起的。我和她们一起做布娃娃,有时还要姥姥帮忙,我们把布先剪好,里面塞上棉花,再缝上胳膊和腿,画上眼睛、鼻子、嘴,装上头发,做好衣服,帽子,穿上,女孩一起过家家。姥姥还教我织袜子和钢笔套,别忘了那时我还没上学呢。姥姥特别疼我,可是该教育还是很严格的,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什么坐如钟、立如松;什么不许“斜依门前立”(就是不许靠门框站立),不许“无风自抖衣”,吃饭不许说话、不许挪地方,说话不许挤咕眼睛,走路不许东张西望,坐下两腿并齐等等。
        那时候家家都很穷,孩子们根本没有零花钱。我在姥姥家,就享受了“独生子女”待遇了。姥姥偶尔也会给我几分钱,我会高兴地找来小朋友,我们盼着胡同的吆喝声,或买个豌豆饼,或买个山楂碗,或买一小把牛筋,几个小人高兴的分着吃,那个香。我们还盼着过春节,有几个零花钱。大家一起去逛庙会,为省几分钱我们几乎全是走来回,那可是要从西城的新街口走到宣武的厂甸呀,现在想起来还够远的呢。到厂甸买个糖葫芦举着回家,让妈妈看看后才能吃。那时候的孩子很懂事,邻居谁家做了好吃的。真馋想吃,可是有规矩,自家大人不发话,别人怎么给也不能吃,否则会挨打的。平常我们做错了事情也挨打,那时就使劲的哭,让邻居听见,他们一定来劝,就“解放”了。
        那个年代生活是艰苦的,也是快乐的。每天院子里热热闹闹,各自讲着自己的新闻,下着没完没了的棋子,孩子们看瓦盆里养的金鱼,听小鸟鸣叫,院子里到处是栽种的向日葵、大丽花、夜来香、指甲草和许多我叫不上名字的花草。
         到了上学的年龄,我十分不情愿地离开了姥姥,回到妈妈家。几年后,我又回到了西教场3号。我们院子门口的房子因为漏雨拆掉了,在北面矮墙的地方为沈大爷家翻盖了新房。我们北屋3间翻盖成了4间.走东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还有三个妹妹,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为了节约我把用过的作业本拿橡皮擦掉(数学作业要求铅笔做)再使用一次,还经常卖一些牙膏皮等废品换作业本,衣服裤子经常是大块的补丁,当时许多同学都是这样的,不怕破就怕不补不清洁.那时候,院子里团结友爱,比学习、比进步、比助人为乐、比做好事。我的理想就是将来上个好的中专,到工厂当个女技术员,有技术,受尊敬,像董大爷一样做个有本事的技师、工程师是最高理想。当时每天我们放学回来就去胡同里挑水,扫院子,做饭,等爸爸妈妈下班。院子里男生、女生一起安静地聊聊学校的新鲜事、聊聊国内外新闻。院子里有两裸大枣树,八月十五前后,全院一起打枣,然后每家分一大桶,喜气洋洋过十五。谁家有困难,全院帮忙。谁家有烦心事大家劝。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积极向上,院子里一片温馨和谐。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那个变态的年代里,一切全乱了。我们院子也不例外,邻居王大婶成了富农,李大妈成了地主婆;三儿哥家是红五类,我家是红友军,这些奠名其妙的称呼别说现在的年轻人,就是我们这些亲身经历“文化大革命”的人仿佛也那么生疏、那么遥远,再也不想回忆那痛苦的十年、荒芜的十年、倒退的十年、可悲的十年。正是那个十年使我离开了平静的生活,离开了四合院。我们全院的孩子在那个十年荒废了学业,奔赴祖国的农村和边疆,上山下乡去插队。
        上世纪80年,我们在回到北京的四合院,那已是面貌全非了,院子里盖满了各种模样的小房子,空中拉着东一条西一条的电线分别通向各家的自建房。我们忙着上班,孩子们也没有了我们童年的乐趣,每家就一个独生子女,要么送幼儿园,要么老人看着,绝不可能孩子们单独外出游玩,他们还要学习很多东西,要竞争,没有了我们童年的乐趣。
        我终于在1982年带着孩子完成了成人大专的学习,虽然有了档案馆员的职称,要说和童年工程师的梦想一个级别,但是还是没有当成工程技师。
        我们住的四合院在2002年拆了,我没有留恋,因为那已经不是我童年的四合院了而成了大杂院。现在北京在进行四合院的重建,我相信会建的更漂亮,但是我更留恋那略显陈旧的童年的四合院,在那里有历史的沉淀、岁月的斑痕、文化的韵味、北京的情调,那里有四合院的魂。我更喜欢平民百姓的四合院。 
 
                                    王 军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