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岁月 > 回忆往昔

我们的集体户(一)

时间:2010-11-29 12:06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2285次
 
                    
    二0一0年十月中旬,红叶渐浓草渐枯,萧瑟秋风满皇都,曾经是“御园禁地”的北京大兴区南海子公园内,几个四十多年前曾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老男人,结伴散步,天南地北,海侃神聊,我在其中。一位老兄笑着对我说:你怎么老写死人?(指悼念同学的两篇小稿),此话太刺激了:好像我不会写活人。
    今天就说说现在还喘气儿的。
    此生许多人值得惦念,而在东北插队的时候,集体户里的兄弟姐妹,给我印象尤深,于是先描画他们。不过终究只是同学,谁也没让我给他立传,不可能全面准确,并且我珍惜这段相识,唯恐损之。所以这里将真名隐去,以字母代之,大者称兄小者为弟。但是所记之事,“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
    再次声明一下,“画鬼容易画人难”,说得准算我有水平;说得不准,口眼歪斜了,您多包涵;我这是记事散文体,不是记实纪传体;我敲键盘是消遣,您看文字是解闷儿,别“较真儿”;那么苦的日子都活过来了,也都一大把年纪了,应该能“看清”、更能“看轻”许多事了。
 
               一.北京的老兄
 
    这几个高中的男生是自主选择之后,结伴儿而去的,“鱼找鱼虾找虾”,有趣味相投之处。第一,都比较偏于理性、尊重知识,说话办事一是一、二是二,不模棱两可,不盲从,不轻易接受别人的影响,运动中好像不是造反派,更没有什么过激行动;第二,举凡小市民习气的各种表现,比如看人下菜、钩心斗角、两面三刀、落井下石等等,在他们身上都没发现;第三,都挺大方,帮助别人有求必应,并且经济条件都比我好。我这辈子第一次吃全聚德、吃“老莫”,抽“大中华”,甚至第一次吃朝鲜冷面、松鼠桂鱼、奶油蛋卷,都是他们请的。
    于是,在我们(包括我这个初中生)之间,形成了这样一种关系,彼此都互相关注、能帮的事尽力而为;同时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自由”,我行我素,互相尊重。
    据我观察,在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三种,一是像马克思说的小农经济下的关系,就像一只麻袋里的马铃薯,表面在一起,倒出来谁也不挨谁、谁也不顾谁;二是“君臣父子”封建等级制度下的人身控制、思想控制关系。这种关系文革初期走到了极端,人与人之间是一种无生命的、一架庞大机器上的各种零件之间的关系,干啥事都要听一个古稀老人的号令。别说行动自由,连愿望都不能有自己的(狠斗私字一闪念),话不能随便说,衣服都不能随便穿,人人谨小慎微,上厕所都提心吊胆,(万一用错了纸,有犯忌的图片和文字被弄脏,就是欺君大罪),人人互相提防,六亲不认,(发现有一点“不忠于”就要检举揭发,亲爹亲妈也不行,否则发现者自己都睡不安稳)。
    第三种是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出现,并且越来越被认识到的:国家应该通过完整的制度框架和法律体系,保证每个公民的自由发展并获得幸福,只有这样,社会才真正进步了,国家才真正富强了。
不是说当年我们之间的关系多么健康、多么超前,但肯定不是前两种。打住,再接着说就像论文了,而且离“政治”越来越近、越说不清楚了。
 
    我最初玩照相机,是用A兄的“海鸥120双反”练会的。并且什么是焦距、什么是景深、什么是胶片的感光度,快门光圈是什么关系,滤色镜怎么用,怎么冲胶卷怎么洗相片,都是跟他一点儿一点儿学会的。以前别说玩相机,就是被人家照也没超过五次。当我在小黑屋里瞪大眼睛,盯着显影液中自己拍的相片,像变魔术似的越来越清晰的时候,当一种小孩子般的欣喜、惊讶涌上心头的时候,我庆幸结识了好哥们,至今我还有一大摞从他家借了没还的《大众摄影》杂志。
    A兄不时有惊人之举,一次全队开社员大会,队长讲完话问道:“咱们队能让别的队Ga(超)过去吗?”其实台下乱哄哄谁也没认真听他唠叨的到底是什么,A兄突然一声回应,镇住全场噪杂:“白(坚决)Ga不过去!”立刻引起一片哄堂大笑,只见台上队长满脸尴尬,连颧骨上都是酒窝。A兄的酒量在户里数一数二,一次酒后,他突然在院子里冒着雨跑了起来,引起屋里阵阵喧哗。我望着雨中华子良似的身影,突然一丝悲凉:论智力和学识,这几位老兄,跑也应该在大学校园里跑,如今在这荒乡僻壤,想看看书连电灯都没有,整天不是刨粪就是铲地,他们真的心甘情愿?还说是“比天高比海深的恩情”,我看他们的心里的“郁闷”比“恩情”还大,“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我们之中,要论对那片土地贡献最大的是B兄,干活儿是把好手,地里的活儿,工地的活儿,样样不次于队里的强劳力,在水利工地累得坐骨神经疼还坚持,(我给他扎过针灸,这家伙屁股上的肌肉特“瓷实”);后来当民办老师教数学,是学生喜欢的教员。老乡们说,他讲课比学校里大学毕业来的老师还好;他是最后一个回北京的,把青春献给农村,他献的时间最长;甚至把“童男”都献了出来 —— 爱上了屯子里当时还是农村户口一位姑娘。他是全大队唯一、全公社少有、被发展成团员的北京青年,在当时政治背景下,一个有 “海外关系”的知青能入团,而且是一个不善于耍嘴皮子、不太会搞关系,甚至有点“轴”的人,你想他的表现能差得了么?
    有一年冬天B兄负责夜里在场院打更,我想弄些葵花籽儿,“没和队长说不行,你弄回来我给你放回去!离春节回北京还早呢,你着什么急?”当“病退”已经渐成风气,知青见面都研究“医学”的时候,他不当回事儿,“没那么容易,我不弄。”
    回北京探亲的时侯常去他家,和他父母很熟,有一次我回他没回,我和C兄一起去串门,老太太坐在我俩对面,像领导找部下谈心:“回去好好劝劝他,一定要先立业后安家,千万别在农村搞对象,……”
    出了门儿C兄笑道“这个任务交给你了。” “什么任务?” “嘿,老人家语重心长苦口婆心,你当耳旁风了?回去劝劝他呀!” “就他那杠头脾气,说也是瞎耽误功夫,我想从场院拿点儿瓜子儿都跟我翻脸,我可不去碰钉子。” “算你没看错人。他那个媳妇儿怎么样?名字倒挺水灵的。”(当时C兄已经办回了北京)。 “模样儿没的说,比名字还水灵,而且心灵手巧。去年我带回去一条制服棉裤,又大又肥又长,我想自己改改,结果拆得乱七八糟,剪得稀里糊涂,怎么也缝不起来了,气得我都想给扔了。可巧她来户里,在炕上堆着让她发现了,没跟我说就拿走了,过两天送回来一看,嘿,你猜怎么着,跟换了一条似的,穿上还特别合身。我倒是希望他们俩成了,以后有缝被子补衣服的活儿,就不用去麻烦队长的老伴儿了 ……”
 
    C兄身材不高浓眉大眼,是集体户里最诙谐幽默的一位。举凡北影的八一的上海的天马的长春的珠江的,等等所有制片厂的电影,从三十年代到文革前,从演员到导演,没有他不熟悉的,没有他模仿得不像的,对了,还有朝鲜和阿尔巴尼亚的。
    然而,好像他不怎么爱学习。
    C兄临终前一天,我和B兄一起去他家探望,在另一房间议论他时,他姑姑说的一句话让我琢磨了老半天:他受我们的负面影响太深了。一个几乎全是大学生的家庭,却在那个年代始终颠沛流离,谁还想重蹈覆辙,被压抑了理想之光的何止一代人?
    C兄特别能走,特别爱串门儿,就是他带我走进了每一个同学的家。
 
    D兄最有学者风度,不管说什么事,条理性逻辑性都很强,但又不枯燥,果然人家后来成了某高校的教授。他看的书多,在集体户晚间躺炕上听他讲 《十日谈》,我第一次了解了这部文学史上有名的代表作,原来外国也有和尚尼姑搞对象的笑话,但是人家能写成书还成了世界名著;而我们这里,从上到下,多少龌龊之事时刻在发生,硬是说不得。
    有一次在抗洪抢险工地赶路,情况紧急,他去路边草里出恭,片刻即归队,一个老乡问道“那么快,没拉出来吧?不用着急,不会把你丢下。”他一字一板地回答“你跟我回去看看,要是拉出来了你把它吃了?”
    认真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吹口琴,他常常为别人打节奏配和声,当然与主旋配合之后,能产生丰富多彩的效果。然而练起来却是相当枯燥并且不能马虎,因为有时是和主旋又像又不像、听起来非常别扭的变奏,演奏时稍一走神儿就跟人家跑了,有时是连续十小节的八分之一拍的后半拍,不能抢也不能拖,而且不能没音量也不能音量太大。可这位老兄一点不烦,看他那全神贯注对着谱子吹口琴的样子,我都替他累,甚至觉得可笑、死心眼儿,他却陶醉其中。
    传统的中国民乐,尽管乐器品种和音色也很丰富,但是听起来就是单调、乏味,因为即使一千种乐器,也是大齐奏,一千个人都照着一个谱子奏;而现代音乐强调的是交响、是和声,即使三件乐器合奏,也要按照三个不一样的谱子,每件乐器都展现自己特殊的作用,同时也在配合别人。我们厌倦了千声一谱、“全国山河一片红”(其实是一片血腥);我们渴望绚丽多姿,五彩缤纷,我们渴望这样的春天:哪怕是一棵最普通的小草,也能活出自己的风采,拥有自己的尊严。
 
    上个月去游泳馆游泳,一位又高又胖白发苍苍的老先生迎面走来,拦住去路,对着我笑,我的老天,是E兄,聊了几句,他下水了,我愣在那里不动,突然记起许多年前另一场景中的他,但两个“他”无论如何也不能重合起来。
    由于春旱,土地无法下种,生产队用马车从队部旁边的水井取水,用水桶把水槽里的水装进马车上的大铁桶里,运到村庄周围的地里,分别倒在垅台上刨好的一个个小坑里,之后撒种培土。
    井台边出现过这样的镜头:一个高个子男青年,脚蹬高筒雨靴,腰扎皮带,一腿伸直蹬着水槽,一腿弯曲靠着车帮,双臂用力身躯起伏,一只水桶在他胸前画着一条条美丽的曲线,一桶水少说二十斤,一车水至少装一吨半,而他大气不出,动作不走样,身上一点不湿,之后长鞭一甩驱车而去,背后的朝阳给了他一个金色的剪影,好一个潇洒英武举重若轻,你会想到舞台上的岳云或者罗成。
    当年E兄是户里最帅的小伙子,虽然海拔一米八但身材苗条匀称,腿长腰短。艺术才能全面,在少年宫朗诵班得过奖,李双江的歌按原调唱,会拉手风琴,懂表演,我为大队宣传队排样板戏,各种动作手势都是从他那里“现买现卖”的。他后来到县里运输公司搞汽车修理,技术上绝对是把好手,我到县城办事,去公司找过他。他回北京后开出租车,是首都第一批“的士之星”。我骑车上下班在马路上见过他两次,没理他,不是怕影响交通更不是无话可说,只是因为看着他那变得粗壮的身躯,窝在那辆大土鳖似的破夏利车里,忒不协调,忒憋屈,我不知说什么好。
 
    同样一米八身材的是F兄,但是显得魁梧一些。可是这高大魁梧却让他受了洋罪。因为干农活儿、特别是地里的活儿,共同的动作就是弯着腰、甚至蹲着,个子越高身材越大,消耗的体力就越大,越比别人累得多。看他痛苦得躺都躺不平,在炕上辗转难眠,我感谢父母只让我长到一米七。
    他是户长,集体户和生产队、大队、以至公社之间的许多事,他都要去联系,同学的许多事要由他出面或帮忙;但是他又不像户长,和谁说话都是和颜悦色的商量口吻。有一年不买票“蹭”火车回北京,在四平让人家给轰了下来,冷风刺骨夜雾弥漫,我傻了,而他沉着冷静,不知怎么就爬上了火车末尾的信号车,跟“李玉和”叔叔一通诉说,居然让我们坐了好长一段,由于当时紧张,所有细节一点儿也想不起来了,只记得那位铁路工人眉头紧锁的眼睛。
    他喜欢照相,在农村这样,回来后每次聚会还是这样,他的照片伴着我们每个人,从青春勃发到老态龙钟。记得一年春节在D兄家里做客,他在厨房煎炒烹炸,别人都在客厅里海阔天空;记得为了纪念插队四十周年,他找照片、扫描、复印、装订、组稿,一个人忙活了两个多月,把纪念册送到每个人手中;记得零六年的寒冬,在广安门中医院送别早逝的C兄,他抬着硬纸壳做的棺椁,痛哭失声……
 
    我们的集体户用今天话说,叫做“开门办户”,别的大队或公社的知青到我们这儿来,一律热烈欢迎,有酒喝有饭吃,太晚了有炕睡,当年G兄就是常客之一。
    G兄聊天像演讲,似乎什么题目都有话可说,而且“豁牙子啃西瓜——条条是道”,最难得的是他能随口说出有关的数据和出处,有“量化”、有依据、有相应的专业术语,有点像台湾的著名学者李敖先生——“我不但说你是混蛋,我还能拿出证据,证明你就是混蛋。”
    “这家伙得看过多少书,背过多少东西呀,他长的是人脑子吗?”我看着G兄不由自主地想。
    我们几个,虽然从第三年开始就陆续各显神通,告别了集体户,但是联系一直不断,直到都办回了北京;之后,反而有好几年彼此踪信杳然。一天突然有人敲我家门,开门一看,是D兄和G兄,打那以后,好几次都是他们俩联系聚会,而且总是“显阔”,趁别人不注意提前买单,后来才是“轮流坐庄”,最近才实行“AA”制。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