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乡间春节
王世平
1969年1月,我和两个表姐把户口从北京转到了插队的地方——胶东半岛的一个小山村。插队的村子坐落在半山腰,只有37户人家,民风古朴、传统,静谧而祥和。那几年,这里的粮食不够吃,但听说北京学生要来这里插队,村干部和村里人一商量,淳朴的村民接纳了我们,他们从仅有的口粮里分出我们3个人的。那一年的春节是在2月中旬。很快,我们就融入了乡间热闹喜庆的过大年的气氛。
看戏班子唱戏的乐趣
乡间不像城里,文化生活那么丰富,可以一年四季随时方便地进影院、剧院看电影、看戏;农民只有在冬闲时才能自娱自乐,所以他们都特别珍惜这段时间。每个村子到春节前都会快速地组织起戏班子,唱地方戏(吕剧)。带上锣、鼓、一班人马,用大布把篮球场东头那块比平地稍高一点的土台子三面围上,就算戏台,马上开演。
记得那年山后有个村来我们村演的是“沙家浜”,冰冻三尺的正月里,村民们都穿着厚棉袄、棉裤,捂得挺严实,坐着的、站着的,认真地观看演出。边看还边议论:你看这个扮相好,你看那个唱得好……你想,演员都是身边抡锄把子的农民,在台上扯开嗓门一唱,台上台下都开心!
尽管是“文革”期间,但好像外面世界发生的事与这个小山村没有什么关系,春节的喜庆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胶东人平和的心态、乐观的情绪感染着我们。惟一改变的是戏种——以前唱吕剧,这会儿改成了京剧八个样板戏。
充满亲情的山东大饽饽
“二十八,把面发”,家家户户到阴历廿八时,都把存了一年的精白面拿出来,用香甜的面引子和面,再放在炕头让它发酵。一天以后,待到面发到时候了,该揉面了,还是请家中的高手来揉面团。山东大饽饽都是戗面的,就是将干面均匀地揣迸发好的面里,干面揉多了,饽饽蒸出来又干又硬;揉少了,饽饽立不住、不漂亮。这都是有讲究的。手巧的,还会给家人捏个生肖面食,或给那小兔子点上两个红豆做眼睛,或用梳子齿蘸上红颜色给鸡身按上一双翅膀,活灵活现的。
记得有一年,雪下得出奇大,纷纷扬扬、铺天盖地的鹅毛大雪,一夜之间下了一尺多厚。正月里,正是走亲戚的日子,早晨起来,只见白茫茫天地连成一片。雪地里,围着花头巾
的小媳妇和穿着新衣服的小伙子并肩说着、笑着、趟着雪走着,他或她胳膊上挎着小篮子;也有一家人齐出动的,其中一人挎着小篮子。而篮子里放的都是点着红点的大饽饽,一般是放六个(吉利数,六六顺),透着喜气,还用一条新毛巾盖着。串亲戚时,篮子里永远保持六个饽饽,是条不成文的规矩;每到一地换饽饽是沟通、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由于白面有限,境况不好的人家在整个正月里串亲戚时,用的可能都是换来换去、自家没舍得尝的六个饽饽,大饽饽被冷风吹得开裂了,像咧嘴笑的娃娃,它代表着浓浓的亲情。
Bjw2007-0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