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岁月 > 回忆往昔

连队轶事(五十三)——上学那点事

时间:2011-10-18 04:34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2018次
文革初始,全国的学生被停课闹革命,响应伟大领袖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造修正主义教育制度的反,夺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权。虽然在1967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学

"

    文革初始,全国的学生被“停课闹革命”,响应伟大领袖“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造“修正主义教育制度”的反,夺“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权。虽然在1967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学生返回学校“复课闹革命”。但那时的学校要闹革命,要搞“斗批改”,要清理阶级队伍,还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正儿八经的文化学习课倒是没上过几堂。因此,我们这批所谓的69届初中毕业生,依旧还是小学文化水平。  

  

 

 

    1969年的夏季被初中毕业后,又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但是,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是没有出路的,更不要奢谈什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要想有所发展,有所作为,就必须掌握文化知识。

    于是在1972年左右,北京市、天津市从东北兵团陆续调回一些知识青年充实本市的师资力量,因为他们都是文革前的高中生,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由于文化革命的爆发,正常的高考制度被废止,教学工作完全停顿已长达四年之久。直至1970年6月27日,中央批转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8月清华开始招收第一届“工农兵学员”,教学工作才得以恢复。

    工农兵学员的学制3年,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招生方法。在我们东北兵团,也把一些根红苗壮、表现优异的知识青年们送去上大学。这些被推荐上学的知青们大多是能吃苦,工作努力,上进心强,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按照当年的说法:期望他们学成以后,占领上层建筑领域,以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能够上学自然是件好事情,上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也是一种非常体面地离开下乡所在地的方法。而最重要的就是还有一些幸运儿可以直接返回家乡上学,学成以后可以留在家乡所在的城市工作,在那个年代,真是令人羡慕之极!不过,因为有许多知青由于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巨大差距,都起了离去之心。在我看来所谓的工农兵上学,后期便有些变味了。      

    因为上学这事毕竟是“僧多粥少”名额有限。于是,激烈的竞争由此开始了,有些人凭借关系把它变成返城的捷径。90年代初期,我在工作中认识了一个朋友,一聊才知道,原来此人还是我们五十五团的“高干子弟”,很早就去广州上大学了,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的某国家部委。我猜想,当年如果不是他父亲在团里身居高位的原因,他也未必能上这个大学。

    有一个战友曾经对我讲过:“有一年连队准备推荐他回家上学,谁知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又换作他人。”这位老兄至今说起此事仍然耿耿于怀。

    还有人利用关系挑选学校。1976年,连队推荐一名知青上大学,当时定的去向是黑龙江大学日语系,莫名其妙地就被改为锦州铁路中专学校,无奈之下,为了学习或是说为了离开连队也只有成行。

    我的知青好友,1976年连队推选他上学,当时定的是家乡的大学,结果硬生生地被他人挤掉了。指导员心有不忍,又推荐他上铁路司机学校。还清晰地记得那天晚上,他去团部检查身体回来,我与他在水房昏暗的烛光下闲聊,他说:“去不了啦,因为视力检查是色弱,不能从事司机这个职业。”讲到此处,他的脸上写满了无奈与沮丧。看到我的好友失去了这次难得的上学机会,心中很是替他惋惜。但是,又有些“窃喜”,一个非常自私的想法:好哥们儿,那就再陪我一年,明年再去上学吧。因为,我实在是怕我的朋友一个个地都走光了......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世上的事还真是说不好。因为长达十年的文化革命结束,1977年就停止招收“工农兵学员”了,我的好友永远失去了被推荐上学的机会。但是,他于1978年在大批知青返城的大趋势下,因胃病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经过自己多年的打拼,至今仍旧活跃在商场上。我想:当年他没能上成大学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吧。

    据我所知,我们连队还有几名在那个年代上中专的知青,有一人是八十年代初与人对调工作才返回故乡;有一人是因为单位不景气“下岗”才回到上海;还有一人至今背井离乡,依然还在哈尔滨工作生活;再有一人,曾是我的排长也是我的好友,从东北调到了离故乡不算太远的省份。

    在那个“火红的年代”讲的是“好儿女志在四方”。但是,如今我们都已年近六旬,中华民族讲的是“叶落归根”,希望我的战友们退休以后能够回到故乡,因为那里有你的亲人,有你的同学,有你的战友。回家吧,在生你养你的家乡颐养天年。

    祝福我所有的知青战友......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