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曾发生过一场声势浩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几乎每个家庭都无法回避知青这段历史。在此期间,有1600多万知青到农村插队落户,或到边疆屯垦。这些少男少女告别了母亲温暖的怀抱,唱着豪迈的歌,开始了浪漫而残酷的人生课程,把金色的年华和少年的真诚献给了农村和边疆。 历史风云消散,情怀长存人心。如今许多老知青以回故地访问为时尚,寻觅自己的脚印,缅怀逝去的青春岁月,探望年迈的父老乡亲……谁会想到,在那场“波澜壮阔”的运动中,纪念章也是其中一个道具、一朵浪花,它与知青小说、知青歌曲、知青照片一样,也能让人感受和回味那特定历史条件下酷烈而动情的青春岁月。 当年,与其它许多重大活动一样,欢送知青上山下乡,也要制作赠发纪念章,作为最珍贵的礼物和“精神食粮”,勉励这些热血青年“扎根农村干革命”,到农村广阔天地“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这些纪念章,在许多知青的心中都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如今流存下来的纪念章,也自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徽章收藏专题。 笔者十四岁就下乡当知青,自封为“共和国最小的知青”。由于有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所以特别留意收藏有关知青的纪念章,已经收集到手100余种,其中尤以“文革”时期制作的毛泽东像纪念章居多。有的像章并未注明有关文字,仅是当时流行的款式,应时而发;有的却是专门制作的,铸有相应文字或图案,特别颁发。有人认为最早的知青纪念章始于“文革”时期,其实早在1964年第一批知青上山下乡时,四川各地就制作赠发了多种纪念章。 成都市知青纪念章,铜质镀金烤漆,正面图案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农村建设图景———在红星的照耀下,拖拉机在田野里耕耘、水龙浇灌着禾苗、高压电网在大地上穿梭……外圈上半环刻有“参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纪念”文字,下半环用稻穗饰边。背面镌“成都市人民委员会赠.1964”铭文,并有四位数编号,说明成都市第一批知青有数千人。 荣县知青纪念章,铜质镀金烤漆,正面主图为一面飘扬的红旗,旗上刻有“红在农村,专在农村”标语,意即“又红又专”,下方是翻开的书本和五角星、稻穗等,书本上面镌“中共荣县委员会、荣县人民委员会赠”铭文。 西昌专区知青纪念章,铜质涂漆,红旗造型,旗帜上刻有“为建设新农村而奋斗”口号。背面镌“西昌专区青年上山下乡纪念.1964年”铭文,并有三位数编号,说明西昌专区第一批知青有数百人。 邛崃县城关镇知青纪念章,铜质镀金,正面图案设计蕴意、构图与上述成都知青纪念章基本相同,描绘了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图景,底部注有“1964”年。背面铸“邛崃县城关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纪念章”铭文和三位数编号。 这几枚纪念章,既有大城市的,也有小城镇的。从纪念章的图案、铭文和编号进行考察,可以反映第一批知青上山下乡的状况以及对整个上山下乡运动的影响,也可以从多方面为研究知青历史提供佐证和参考。(周继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