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半个世纪前,陕北农民李有源面对解放区的太阳有感而发唱出的这首歌,响彻了整个中国。近期,陕北籍电影导演何志铭将这个普通农民创作《东方红》的故事搬上了荧幕,并凭借该片,获得第五届中国国际微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谈及获奖,他说,我与故乡血脉相连,我是用乡愁在创作。
要让一词一句都有出处
“火红的太阳渐渐从莽莽群山中升起,破除了陕北高原冬日清晨的严寒,万丈光芒温暖的照在了李有源身上,他面对着太阳热泪流淌。”这是将全片推向高潮的一场戏,何志铭提起这些镜头仍兴奋不已。“太阳和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共产党和人民的关系,是陕甘宁边区与李有源的关系。”何志铭说,只有追寻李有源一生的轨迹,才能让观众理解一个普通农民如何能写出大时代的颂歌。
从陕北民歌《探家》《麻油灯》到《白马调》《移民歌》,《东方红》的最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为了寻找到这一词一句、一声一调的来历,何志铭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走访了各类专家与李有源的后人。“最需要下功夫的不仅是拍摄,而是生活原型的历史真实性,并如何与微电影所反映的艺术真实无缝对接。”何志铭说。
微电影《东方红》剧照
抱着这样严谨不苟的拍摄态度,何志铭及剧组人员在黄土高原的刺骨寒夜中等待太阳初升;为了还原场景制作一条标语通宵达旦;在枣树林里补拍夜戏,被扑面枣刺划伤了脸颊,割破了衣裤……
这些努力,最终使影片收获了业界与观众的认可。李有源的孙子李锦鹏观看了电影后,眼含热泪地对何志铭说:“反映我爷爷创作《东方红》的影视作品很多,但最真实的还是这一部。”
影片只是能看见的冰山一角
“我曾在电影摄像机旁站立了十多年的时光,但压根没想到自己能当上导演。”接过第五届国际微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奖杯,何志铭动情地说。
何志铭1952年出生在陕西榆林一个贫穷的泥瓦匠家庭。小学毕业因为交不起三块钱的学费而辍学,从此再没能踏入学校的大门。19岁遇上西影厂招厨师,他背起行囊来到西安。“当时没人愿意干厨师,但我来了,因为我觉得自己不会一辈子都做厨师。”
少时贫穷带来的自卑感始终笼罩着何志铭,也使他心里升起了强烈的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他开始大量的阅读,一有时间就去厂后的小树林读书思考,周末掏两毛钱在大雁塔公园品读唐诗宋词,三伏酷热,三九严寒,始终如一。没钱订报买书,他就剪报纸抄书,一坚持就是二十多年,家中摞起了两尺多高的读书笔记。
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何志铭
西影厂的岁月让何志铭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抄写了30余本影评笔记,反复观看经典影片,仔细揣摩。看到别的导演拍戏,就站在旁边猜镜头,从最初的不着调到渐渐能八九不离十。美工、道具、场记、助理……几十年来,何志铭几乎干遍电影业所有行当,直至现在成为国家二级导演。
“电影对导演的学识要求是严酷的,艺术作品的思想深度,在于创作者大量读书与历史学识的吸收。观众看到影片只是创作的冰山一角,无数看不见的积累与付出,都沉在了海底。”何志铭说。
原生态是地方类电影的生命所在
当陕北民歌手李政飞唱出那一嗓子《东方红》,何志铭心里的李有源与眼前这个年轻后生重叠在一起。他知道“这事儿成了”!
尽管李政飞之前并没有任何表演经验,何志铭依然坚持用他作为李有源的扮演者。与此同时,李有源爱人的扮演者方小菲也是来自陕北神木的民间歌手。她在剧中塑造的陕北姑娘“腊腊”热情泼辣、善良纯真,令人印象极为深刻。
非科班出身的他们身上并没有表演的痕迹,而嘹亮的嗓音又能让他们随时随地唱出原汁原味的陕北民歌。“这种本色出演的状态非常符合电影中所要展现的普通陕北农民的形象。”何志铭说。
此外,剧中其他角色何志铭也坚持让陕北演员和当地的老乡扮演,为的是那一口地道纯正的陕北话。近年来,表现陕北题材的影视作品很多,但能讲好方言的凤毛麟角。“原生态是地方类电影的生命所在,在细节处必须下足功夫。”何志铭说。
陕北说书、娶媳妇、扭秧歌……原生活场景,原故事复原,电影里时时透出陕北文化,黄土高原上特有的山梁沟壑、树木,窑洞、土炕、历历再现。虽短短十几分钟,却包含着人文,地理、风俗、饮食、服饰等众多地方风味浓郁的元素。
为了为心中的故乡留下更多的影像,几十年来,何志铭跑遍了陕北的沟沟壑壑。“黄土高原离太阳很近,母亲河黄河从脚下流过,这里的人们简单直率,大爱大恨,勤劳质朴。家乡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都刻在我心中。”何志铭说。“我希望用我的镜头,为陕北宝贵的文化元素留下一些印记,让更多的人来热爱和保护这片土地上的文化。”
原文题目《首部陕北民歌微电影《东方红》导演:用乡愁在创作》 2016年4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