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700万知青唱响起“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青春之歌时,“难忘青春”组委会揭开了“南有《孽债》,北有《今夜有暴风雪》的序幕,酝酿着位于海岸线中点的上海农场知青——你有什么?难道当年踏入上海国营农场的42万知青没能留下一处脚印?不!一个圆知青梦的主题正在上海农场知青网里风云而起,又在上海印钞公司主会场里议题启动,梦寐以求的序幕已被拉开了,要演好这台戏还得有充分的素材,我看到了网上征集100个知青故事,可远远不够,因为这知青的故事太多太多……
还在2013年4月27日前,我就接到了通知,让我下午一点参加上海农场知青题材电视剧创作座谈会。因为我是上班族,所以赶到会场已是17点多了。虽说接近尾声,但也赶上了压台戏孙建华的精彩发言。
作家韩东有句话:“不是知青历史不够深刻 而是文艺作品浮于表面”。这些年来,给我的感觉是写知青题材不少,可真正贴近知青生活的不多。在我看来,不站在一定的高度,不潜入一定的深度,想要创造出好的作品困难重重。
首先,我们得端正思想,不能将知青运动的负面,相提并论为知青文化的落后。通俗说:把握不了这根琴弦,就弹奏不出好的曲调,也就断言:上演不了好的电视剧。 我去的晚,但也听到了精彩,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上海印钞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建华讲了一段很感人的故事,七十年代他下放去崇明前哨农场,结识了他的夫人。返城的那年,他顶替父亲去了上海印钞厂,他的夫人顶替母亲去了毛纺织厂。没想到这命运操纵权由不得自已,94年他夫人下了岗,一时想不通,常常晚上外出游荡,幸亏在孙建华的关心陪伴下,又把岳父母接到家中一起进行思想开导,那时住房条件差,只好搭铺睡,就这样使夫人走出困境。直到现在,他夫人的退休金只有1400多元。知青中的成功人士屈指可数不会超过百分之十,记得前几年团队搞活动,执行AA制,就有许多人拿不出50元的活动费,这差别太大。坐在台上的孙建华有情有义地表态:“如今‘难忘青春’组委会找上我,我以积极的态度支持知青事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位实实在在的企业家,很记‘难忘青春’知青的情谊。 我见上海农场知青网报道:“上海印钞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建华认为应该记住那段历史,提出作品应生活化,关注普通知青生活。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上海作协专业作家沈善增等提出作品要具有上海特色,关注海派精神。原前进农场知青蒯红弟等认为作品中知青后时代的生活不能缺少。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文学”社长赵丽宏建议面向社会征集上海农场知青故事,为电视剧的筹拍做好基础。”
我见组委会秘书长施正范在座谈会上的发言稿:“一个崇明县有23万知青,这在全国绝对是仅有的。知青老矣,一大批沧桑背影在夕阳中渐行渐远,不管我们承认与否“知青”—即将成一个历史名词,但“知青”这个词是否要随着知青老去也随之枯萎?拍知青电视剧这是知青的梦,才开头就有许多人忠告:不要碰触文革。看来,这知青文化没有专家提不高,没有领导走不远,没有群众活不了。恳请各位畅所欲言,一起来催生上海农场知青题材的电视剧。” 我去得晚,没赶上畅所欲言,但我以这篇文章作为我的书面发言,为催生上海农场知青题材的电视剧加码。知青运动,那段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是一片挥之不去的记忆。不管我们今天以如何的眼光去看待它,它都已沉淀在共和国的历史中,影响了我们的一生。在这知青运动中,民族命运与个人使命是紧密相连,由此形成了知青文化。不可否认,“上山下乡”带有政治色彩,但知青文化的底蕴、知青文化的精魄和知青文化的灵魂在于“情”字,这情缘、情份、情义、情谊、情愫、情结是真真实实地存在,它影响着我们这一代知青的心路历程。我们得通过各种文艺形式,来表现和讴歌这种伟大的情感,这就是知青文化魅力所在。
位于中国海岸线的中点 、第一大河长江的入海口上海,你能留下什么?当年踏入上海国营农场的42万知青,难道你们没有留下一处脚印?不!一个寻觅源头,圆知青梦的主题正在上海农场知青网中风云而起。当知青文化的底蕴已具备了审美的三个要素,即真、善、美,请站在地球最高点海拔高度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来看知青运动,以锐利的目光洞察一切;请潜入地球最深点海深11034米的斐查兹海渊,以敏捷的思维深化一切,让这创作令人回味无穷。“元芳,你怎么看?”我坚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这个目标一定可以圆满实现。
2013.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