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黄璨 众多行当中,京剧演员对饮食的要求应该说是最严的,因为嗓子和身段都需要特殊保护。而民间也素有“饱吹饿唱”的说法,挨着饿等到散戏卸妆后,角儿们总得好好地吃一顿,以补充消耗的体力。到现在民间还流传着不少有关梅兰芳、马连良、尚小云等大师的饮食轶事。近日,我们在北京站附近的万豪酒店珍珠中餐厅采访了当今京剧舞台奚派艺术的传人——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演员张建国。张建国曾多次夺得梅兰芳奖、白玉兰奖等重要奖项。 希望重回善良本性
张建国是京剧老生演员。1984年他正式拜著名京剧大师张荣培为师,后跟随欧阳中石学习奚派艺术。在继承奚派严谨工整、委婉流畅、行腔百转迂回的艺术特点的基础上,他保留了自己演唱腔圆韵足的特点,受到观众喜爱。他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双目炯炯有神,动作端庄自然。张建国在饭桌上无暇顾及美味佳肴,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吃太重要了!” “吃太重要了!它无所不在地影响着你的一切。人可以不讲究穿戴,但不能不吃。它是一切的根本,是道德是文化。绝不要把吃弄成危机,首先在提供食物的源头就需要道德规范。”“我从小受的全是传统教育,就是京剧里的传统文化,最注重的就是仁义礼智信。记得小时候家里借邻居一碗面,还人家的时候碗必须冒尖压实。家里种的菜吃不完拿出去卖,也要挑好的大的,不好的留在家里吃。而现在有些人自己卖的东西自己却不敢吃。我希望人们能重新回到人原本的善良本性中去,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别违背自己的遗传基因
张建国很忙,他的京剧经典剧目《大漠苏武》一直在演,计划排十本的京剧《武乡侯》的第二本“舌战群儒”正在紧张筹备中,10月“初出茅庐”、“舌战群儒”两本要一起演,准备十天演十本。下半年张建国还要和北京京剧院宋官林院长一起去美国作京剧讲座,为了这些工作,他从年初就开始调整自己的身体,当然也是从吃开始,他开始“四戒”:戒烟酒、戒辛辣、戒油腻、戒海鲜。 他说,“吃饭绝不是奢华、花钱就能吃得好的事,并不是什么好吃就狂吃什么,什么对身体好就专吃什么,重要的还是保持平衡,不能贪吃。吃适当了,身体才会吸收。吃偏差了,违背了身体基因吸收什么、不吸收什么、抵抗什么的规律,留在体内的不是营养反成毒素了。”所以,张建国建议大家在饮食上最好能延续家族的饮食习惯。每天张建国必须喝粥,“因为我祖辈都是喝粥过来的,我的基因里是铭记了这些食物的,消化吸收起来最有效。”他举例说,如果有人从小生长在海边,吃海鲜则优于其他食物,但如果长在陆地,非要他顿顿海鲜则可能要出问题。
学徒顺带练就厨艺
张荣培是张建国的磕头师父。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张荣培就手把手地教张建国,为了学得更多,张建国大部分时间就“长”在师父家了,有时间还在厨房做帮手,在帮师娘买菜、择菜、切菜中竟练就了厨艺。因为师娘就是位美食家。“一般到了晚上九十点钟的时候,师父的兴致来了,说‘咱来一遍’才开始真正讲课,持续到凌晨一两点钟结束,我才推着自行车回家,一路上不敢骑,因为脑子得记住当天师父教的内容。”张建国说。
张氏饮食心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经验。据说裘盛戎爱吃炒鳝糊,周信芳喜欢红烧肉,尚小云青睐炸酱面,张君秋偏爱卤煮小肠,而张建国则会时不时地喝薏米粥,他说现在人的体内湿气太重了,薏米可以有效除湿。他喜欢喝绿豆汤,但一位中医的建议纠正了他多年的习惯,“煮绿豆汤时,绿豆刚一张嘴儿就要马上关火,滤掉绿豆,剩下的汤才是真正的绿豆汤,这时的汤清热解毒效果最好,而开花儿后的绿豆就不能再吃了。”除此之外,“当年产的五谷杂粮要陈一年才好吃;红薯在外面晒一晒更甜;韭菜需要养根,三年的韭菜最好吃,五年后就要重新种了;买回的猪肉要用白水煮熟,吃时或炖或炒,这样更安全美味……” “三句话不离本行”,最后张建国说,其实京剧和饮食一样,我们也应该了解。京剧是国粹。它是把传统文化、历史故事等一一涵盖,生动呈现的立体艺术。作为中国人,可以不擅长,但一定要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