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科学饮食才有益健康。时下饮食界对食肉流传这样的说法:“四条腿的不吃,两条腿的少吃,最好吃不长腿的。”“不长腿的”主要指鱼类。这种说法正确与否有待进一步考察,但科学食鱼有益健康是大多数人的共识。近年又有不少正确食鱼新观点。 煮鱼不宜早放姜:一般家庭煮鱼时总喜欢待油烧热后立即把生姜同鱼一起放入锅内爆炒,其实这样做效果并不好,因为不能把鱼腥味除净。鱼体被烧热后其浸出液中的蛋白质会阻碍生姜的去腥作用。所以,油热后应先放鱼,待鱼热其蛋白质凝固后再放生姜。 鱼胆不可滥服:用鱼胆作清凉品服用是很危险的。鱼胆汁中的“胆汁毒素”既耐热又不易被酒精所破坏,无论生吞鱼胆还是煮食,或用酒送服,均可发生中毒。鱼胆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肝区疼痛、厌食厌油,严重者出现昏迷、抽搐、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出血、甚至死亡。 鳝鱼不宜爆炒:人们爱吃脆嫩的鳝鱼片,在烹调时往往在锅内爆炒几下便急急忙忙出锅。这样做出的鳝鱼片虽然味道鲜美,但对人体健康不利。据检测,鳝鱼体内有一种叫颌口线虫的裹蚴寄生,鳝鱼片炒得半生不熟,寄生虫未死,进入人体半个月后会引起人体温度突然升高、厌食,同时在颈颌部、腋下及腹部皮下会出现疙瘩。这说明已感染颌口线虫,需及时去医院治疗。 螃蟹鳃、胃、心、肠不宜食:蟹鳃俗称“棉絮”,在蟹体两侧,形如眉毛,是呼吸器官,含有大量病菌和污物;蟹胃在蟹壳前半部,紧连蟹嘴,与蟹黄混在一起,含大量污物;蟹心在蟹黄与蟹油之间,有异味;蟹肠位于蟹脐中间呈条状,其内含有黑色污物。所以,上述蟹的器官不宜食用。 鱼并非吃得越多越好:鱼的脂肪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故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增强记忆、保护视力、消除炎症颇有益处。但食鱼并非多多益善,研究发现,鱼的脂肪酸中含有20碳五烯酸,它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凝聚作用,长期过量食鱼,可使血小板凝聚性降低而引起各种自发性出血,如皮下紫癜、脑溢血等。 ■相关链接 常食鱼可预防乳腺癌 乳腺癌多发生于40岁以后的妇女,但近年来患乳癌的年龄层有明显下滑的倾向。肥胖和体重的增加都有可能导致乳腺癌发生。因此,平时应少摄取动物性脂肪,多吸收纤维性的食物、蔬菜、水果、谷类和豆类,进而减少身体中可能导致乳癌的雌激素,降低乳癌的发生率。尤其是经常食鱼,能有效助女性远离乳腺癌的伤害。日本、韩国、北欧冰岛女性的乳腺癌发生率较低,经研究发现,这与当地人喜欢吃深海鱼类有着很大的关系。鱼类中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和欧米伽脂肪酸可抑制癌细胞形成,阻止癌细胞繁殖。如果每周吃两次鱼,可降低乳腺癌的复发率。芬兰的研究人员曾发现,有些癌细胞的生长,可能会受到鱼油中欧米伽脂肪酸的抑制,而深海鱼类往往富含这类脂肪酸。但并不是所有癌细胞都会受到鱼油的抑制,一般来说对乳腺癌和淋巴癌效果较好。尤其是沙丁鱼、青鱼、黄鱼、大马哈鱼等都含有较多鱼油,墨斗鱼的墨汁也含有独特的抗癌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