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亲历变革
百货大楼彻夜排队买“砖头""
李安定(新华社高级记者)
MP3、iP0d,今天已经是许多青年的“随身听”;各种高品质的音响系统,更是许多家庭基本建设不可或缺的大件。但是除了“发烧友”,人们已经把这些装备看得很淡,汽车、住房、网络成为更让人倾心和追求的消费“亮点”。
在改革开放的起点,一个北京时尚青年最想拥有的是什么?港产录音机肯定是首选之一。当时,外国音乐和港台歌曲的开禁以及学习外语的热潮形成了对录音机的空前热捧。
1979年春节前夕,北京百货.大楼突然投放了一批香港生产的“砖头式”盒式录音机一只能播放磁带,没有收音、录音功能。但是价格不菲,210元,相当于当时一个技术工人5个月的工资。消息在北京城里不胫而走.闻讯涌来的购买者在柜台前排起了长龙。入夜,当商店关门的铃声响起时,已经在寒风中排了五六个小时的人们愤然不肯离去。几经交涉,北京百货大楼破天荒允许一部分顾客在关了门的大厅里过夜,承认他们第二天有优先购买到这种录音机的权利。我不知道,中国商业史是否特别记载了这动人的一幕。
改革开放打开第一道门缝后,涌进国门的就是录音机和彩电,把当时“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国内视听产品冲了个人仰马翻。尽管国家收取l00%的关税,人们还是把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钱投向进口货。那几年,在街头、在公园,年轻人伴着一台手提收录机(已经是四喇叭立体声的)播放的音乐载歌载舞成为一道风景。
当时我分工采访电子工业,有关部门希望我写内参要求遏制进口,保护“民族工业”。今天看来,幸好有这个大冲击,逼着企业丢开“自行研制”、“全部国产”的闭关锁国的“文革”思维,引进技术、合作生产。尽管其中几经起伏、几多盲目.中国的民用电子还是站住了脚。仅仅到了6年后的1985年.录音机产量就突破l000万台,而且一半以上是立体声的中高档机进入当时世界录音机六强。
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了迅速实现工业化.人民的生活和消费在发展顺序上被排在末位,这也是当时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通病。“文革”更让中国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的举措之一就是把经济结构从重工业为主调整为“农轻重”的顺序,农业和轻纺、电子等消费品工业被排在了优先位置。这也许是改革开放最早深得民心的原因之一。
《北京法制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