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困难时期荒诞的“做饭技术革新""
1958年,“大跃进”运动在全国掀起,再加上自然灾害影响,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粮食产量大减产,粮食短缺和营养不良给人们带来的严重后果触目惊心。以“苞米食用增量法”为主体的“做饭技术革新”运动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中央推广的“革新”
“苞米食用增量法”最先起源于辽宁省。为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辽宁省委、省政府大力提倡多种植高产作物玉米,并发动群众开展节约粮食运动。
1959年5月,辽宁省黑山县大虎山卫星公社三台子管理区副业生产队集体食堂,本着节约粮食的精神,别出心裁地创造出“苞米食用增量法”:即先将苞米蒸到五分热,然后将半生不熟的苞米拿去磨,磨成粉状后拌水做成馍,最后再将馍蒸熟。经试验,旧做法1斤苞米只能出馍1.5—1.7斤,而新做法l斤苞米能出馍2.5—2.7斤。通过改进做饭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苞米的出饭量,这对粮食短缺的农民群众来说无疑是天大好事。消息传开,全省上下振奋不已。
1959年5月13日,辽宁省委在黑山县三台子召开推广“苞米食用增量法”经验介绍现场会。会后,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书记或市长、县长挂职,推广“苞米食用增量法”,并在学习“黑山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做饭方法。
1959年6月1日,辽宁省委还专门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递呈了报告。报告认为:“‘苞米食用增量法’可以提高出饭率50%一80%,并且做出来的食品好吃、容易消化、营养价值也大为提高。真正做到‘吃饱、又节约’。这是苞米食用方法上的一个重大革新。”报告总结了四条经验:一是节约了大量的粮食。仅黑山县一年就可节约粮食7375吨。全省一年预计可节约粮食35万吨,不动一镰一锄取得了“大丰收”。二是大大提高了苞米饭的质量和营养价值。“苞米食用增量法”使苞米淀粉颗粒部分转化为糖,胚胎的脂肪和米仁油因受热而游离,就散发出一股苞米所固有的芳香。所以,吃起来,好吃、营养价值大、抗饿。三是既卫生,又容易消化,老年人、小孩、病人(尤其是胃病)吃了不出毛病。四是巩固了集体食堂,鼓舞了群众的积极性。由于群众对食堂的“苞米食用增量法”很满意,劳动积极性提高,出勤率增加了30%,现已达到100%。最后,报告认为:“‘苞米食用增量法’是一种重要的做饭技术革新,是一种科学的做饭方法,无论在政治上或经济上,意义都是很大的。”尽管报告中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如“抗饿”与“容易消化”、“脂肪和米仁油受热游离”与“营养价值大为提高”等,但在“大跃进”的年代里,没人认真推敲该报告的逻辑问题。
辽宁省委的报告立即引起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重视。在全国粮食短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黑山经验”无疑是及时雨。毛泽东读完报告后非常兴奋,立即作了同意转发全国各地研究试行的批示。接着,中共中央分别于l960年间下发了三份文件,要求各地推行“黑山经验”,促进“做饭技术革新运动”的发展。
实是劳民伤财法
尽管“粮食烹调增量法”在中共中央的支持下得以广泛推广,但在实践中却遭到不同程度的反对。反对意见最大的是广大农民和工人。作为体力劳动者,没有足够的饭量是无法坚持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的。食品体积膨胀增大了,数量却减少了,从总体上说,吃在肚子里的东西少了,怎么会耐饿呢?他们说,用“苞米食用增量法”做的饭,吃起来觉得饱,干起活来容易饿。而且做顿饭又泡、又蒸、又磨、又发,增加了多道工序,既劳民又伤财。一些从事营养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也公开指出,这种做法会使维生素不同程度地流失和破坏,得不偿失。虽然说各种粮食在机械的作用下,大量水分子渗透到食品分子中去,使食品的体积增大了,但食品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并没有增加。从表面上感觉食品体积膨胀了,食后胃腹有某些充实感和肿胀感,但一定数量的食品,其热量是一定的,这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人为作用是无法改变这一客观规律的。
专家们分析了当时的情况,认为“苞米食用增量法”之所以能引起中央和各级领导人的重视,并得以广泛推广,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的心理作用,也就是说在粮食极度匮乏的年代中人们的预期心理,与科学原理毫不相干。
摘自《百年潮》文/蔡 锴 蔡天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