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Champion free and open trade and investment) ——APEC宗旨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说。曼昆的同名著作里则提出,要“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作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APEC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透视经济学原理,分析现代经济如何影响个体生活的样本。北京晚报将推出七篇报道,争取把APEC的高大上拉到您的餐桌、出行、银行卡……
“老板,这火龙果多少钱啊?”下班回家,菲菲路过楼下的社区水果店。“来个红心儿的吧,越南过来的,甜,一个一斤多,给你12块钱一个。”老板拿起一个包装好的越南火龙果。 “越南来的?新鲜吗?”菲菲有些举棋不定。“我跟您说吧,咱吃的火龙果,很多都是越南的,绝对新鲜,不新鲜不要钱。” 其实,菲菲大可不必担心,老板极力推荐的火龙果从越南产地到北京水果店,最快只需要两天。1991年11月,中国加入APEC后,一系列税收和通关便利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区域贸易的蓬勃发展。20多年前,菲菲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甚至没有见过火龙果,而现在,她可以在家门口买到万里之外的火龙果。 据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提供的数据,从2002年到2013年,中国的进口果品从101万吨增长到315.6万吨。时至今日,中国的水果市场,因为需求巨大,已经开始影响到东盟、南美等地的种植经济。中国果市扇动一下翅膀,整个亚洲和环太平洋地区的种植园都会感受到风暴来袭。
“喂,金枕榴莲?650一件,啊,是,要多少?有,过来吧!”30岁的刘志峰,坐在自家冷库门前正接电话。十年前,刘志峰跟着山西老乡来到北京,但那时候水果生意并不好做。 “东西少啊,数量少、品种少,橙子、红提、蛇果、青苹果,就这些吧,都算稀罕的东西了。”刘志峰回忆,那时候,进口水果只在少数精品超市出现,普通超市根本不敢进货,“要说价格吧,其实跟现在比起来是贵一点,但差不了太多,但是那时候咱们生活水平低啊,吃点儿苹果、梨就行了,谁没事想吃个蛇果啊?榴莲?更没人买了,又贵又臭”。就在前些年,北京人还不习惯吃榴莲,一货车榴莲一个礼拜都卖不完,现在两三天就能卖一车。 这个季节,北半球早就过了水果丰收的季节,但刘志峰的冷库里依然储存着近40种进口水果。刘志峰无论什么季节都必须穿着冲锋衣,但热带水果并不能长期保存在低温中,他必须尽快消化掉库里的存货。过去几年,刘志峰每年大约会有1亿到2亿人民币的交易量。他有些羞涩地说,这在新发地不算什么。
智利,作为APEC成员之一,因为身处南美大陆,其反季节水果的优势,在中国寒冷的冬春体现出优势来。李君虎说,近些年,智利的大樱桃,也就是车厘子,在中国市场很受欢迎,尤其在春节前后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就在几天前,新发地刚到了一批直接从智利空运来的樱桃,价格不菲,“一件”5公斤,批发价1200元,但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据了解,在这个季节空运来的樱桃是智利大樱桃上市的第一批,主要是满足一些电商促销活动,“这不是双11到了嘛”。 而大批成熟的智利樱桃会在春节前通过海运抵达中国。“12月智利樱桃大量上市,再用一个月运过来,正好赶上春节。”
对此,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信息部主任陈磊做了详尽的补充,APEC是个大的合作平台,以这个合作平台为基础,2002年1月1日,中国又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接着,据此协议,开始实施了“早期收获计划”。 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组成部分,“早期收获计划”涉及的主要是农产品,涵盖600种之多,包括肉及食用杂碎、鱼、乳品、其他动物产品、食用蔬菜、食用水果及坚果等。 在“早期收获计划”内,中国与东盟制定了实施时间表,关税逐年降低,从2004年起, 中国与东盟老六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进出口的农产品关税逐步减少,至2006年降为零;与东盟新四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进出口的农产品关税也在2010年降至零。 除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种多边协定,中国还与部分国家展开更深层次合作,比如泰国,2003年,《中泰两国政府关于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内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签署,两国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提前实现中泰之间188种水果和蔬菜产品的零关税。这一安排主要包括食用蔬菜和木薯等植物块茎,以及榴莲、柑橘、龙眼、荔枝等食用水果和坚果类产品。
就两天 越南火龙果运抵北京
数据显示,2013年1月到12月,中国从越南进口火龙果538492吨,超过同期从菲律宾进口香蕉,从泰国进口榴莲、山竹,从智利进口葡萄、苹果、樱桃,从新西兰进口猕猴桃等水果的数量。2013年1月到12月,我国进口水果总量是315.6万吨,其中从越南进口105.4万吨,占33.4%。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信息部主任陈磊告诉记者,中国进口的鲜火龙果几乎全部来自于越南,中国与越南水果贸易如此发达有很多原因,比如越南气候温暖,适宜水果生长;中越接壤等。但最主要的还是中国与东盟、中国与越南之间畅通的贸易渠道。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没有进口水果这一概念,甚至连国内水果贸易都缺乏。进入上世纪80年代之后,因为不是生活必需品,区别于粮油棉花等作物,水果实现了完全市场化,完全由市场供求做主。最早的进口水果由海外通过货轮运抵香港,然后从深圳入关,再往全国各地分销,费时费事费钱。 “所以,我们以前要吃到一个进口水果是一件代价很大的事情”,陈磊说,我们国家在先后加入APEC、WTO之后,贸易壁垒逐渐打破,亚太区域经济升温,国内老百姓消费水平提高,水果进口呈现出逐年稳定增长的局面,“进入21世纪,中国与东盟又签订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其中的‘早期收获计划’,中国与东盟之间包括水果在内的农产品,渐渐降低并最终取消了关税,完全打通了流通渠道。” 就拿菲菲在家门口水果店挑选的火龙果来说。清晨,火龙果从越南平顺省的种植园采摘,被简单包装送往中越边境的广西凭祥口岸。这里是中国最大的水果进出口口岸,有专门为进口水果设置的“绿色通道”,检验检疫部门按照两国签署的有关协议和我国有关规定进行检验检疫和放行。通关后2个小时,火龙果就从凭祥运抵南宁。这样,从采摘到抵达新发地市场只需要48小时。
陈磊告诉记者,越南等东盟国家的水果,因为零关税和流通便利,已经与中国市场供求高度融合,“在国内,由于信息不对称,经常会出现市场的波动,比如今年蓝莓价格高、销售火热,果农大面积种植蓝莓,但到了来年,因为蓝莓产量暴涨,价格反而下跌,出现滞销。现在东盟国家的水果市场也会遇到类似问题。” 新发地市场统计师刘通表示,商品从产地向销地、从低价向高价流通是符合市场规律的现象。市场内一名商贩讲了个小故事,有一年二三月份,中国的金丝南瓜售价达到两三元钱一斤时,缅甸的金丝南瓜才卖几角钱一斤。于是中国的商人大量涌向缅甸,进口金丝南瓜,一时间抬高了售价,这让当地的农民看到赚钱的机会,于是扩大面积。但到了第二年,金丝南瓜由于产量提升,价格下跌,反而出现了滞销。 2012年11月,台风“海燕”侵袭海南岛,原本应该在当年12月上市的海南西瓜遭到打击,大量减产,批发价达到6元钱一斤。北京市场上的海南西瓜随之严重缺货,价格高昂,无人问津。此时,精明的商人又把目光投向东南亚,从越南等地进口西瓜。供应充足后,西瓜价格也得到稳定,销售也重新旺盛起来。 陈磊透露,不只是东盟国家,在APEC成员中,智利的樱桃、美国的脐橙都会参考中国的市场需求,调整种植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