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话题 > 全球视野

美《纽约时报》独家披露萨达姆被绞死现场纪实

时间:2007-01-22 04:04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044次
 
 
 
         美《纽约时报》独家披露萨达姆被绞死现场纪实
 
        见证者描述说,萨达姆上了绞刑台后“就颤抖着,脸色苍白。我认为直到他们把绳索套在他的脖子上时。他都不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纽约时报》驻巴格达的记者们凭着特殊的人脉关系。于1月6日和7日以《绞萨画面使其变成一个烈士》和《绞萨前伊美官员争斗内幕》为题。独家披露了萨达姆走上绞刑架的全过程。以及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
 
老萨向看守他的美国大兵一一道别
        2006年12月30日凌晨,在克鲁伯兵营内,萨达姆“X小时”死亡倒计时已进入第二夜,数架直升机奉命就位,直升机飞行的特别安保措施已经启动。美军派出的特种部队携嗅弹犬沿着克鲁伯兵营至行刑室的路线勘查了一遍,而这也是美军惟一一次踏入萨达姆的绞刑现场。
        在被带离克鲁伯兵营前,萨达姆向负责看守他的美国大兵一一道别,用他的话说,他已经在那里呆了lll0天。
        凌晨5时l5分,直升机降落在巴格达北部卡迪米亚区的正义兵营,在步向伊斯蒂克巴克特监狱之前,萨达姆再度向美军入员一一道谢,感谢美国人在“最后的旅程”中悉心地照料他。
       凌晨5时21分,萨达姆被带进了伊斯蒂克巴克特监狱。这是一幢4层小楼,是萨达姆当政时的军事情报局总部,现在是伊拉克一个陆军旅的旅部。美军将萨达姆带人客厅,然后与伊拉克军官交换文件,以示正式移交。据美国军官透露:“萨达姆仍然是一副很有尊严的样子。他向翻译道别,感谢美军宪兵、宪兵队长、照料他的医生和在场的美军上校。”
        凌晨5时30分,伊拉克人接管了萨达姆。一名在场的美国军官说:“萨达姆的态度立即发生了变化。他仍然是充满尊严的样子,却面带嘲讽。”萨达姆曾经对美国人说,他相信美国人,但不相信伊拉克人。
        在萨达姆被带入行刑室之前,他还跟伊拉克人开了几个玩笑。
   
“选择走这条路的人不应该害怕
       在绞刑台上,一名伊拉克官员问萨达姆是否害怕,萨达姆回答说:“我不怕,我选择了这条路。”
        随后,绞刑执行负责人把一个黑色的面罩递给萨达姆,要求他把面罩戴在头上,却遭到了萨达姆的拒绝。于是,这位在录像中出现在萨达姆右侧的绞刑执行者,开始进行绞刑的“现场解释”。据现场的目击者称,呲人告诉萨达姆,死亡可能会非常痛苦,还是戴上面罩的好。这再次遭到了萨达姆的拒绝。
       有目击者向《纽约时报》介绍说,当时负责执行绞刑的人向萨达姆解释了“绳索可能会扯断脖子”,随后,这位执行者把黑色的面罩折叠起来,然后把它像围巾一样包在萨达姆的脖子上。这个镜头后来出现在官方公开的录像中。
        美国媒体起初报道的萨达姆临死前表现出来的“恐惧”,引发了网友的争议。就连目睹了绞刑过程的见证人,在事后的介绍中也出现了各不相同的表述,有些甚至充满了“矛盾”。
        一名由于担心遭到报复而要求不要提及名字的见证者描述说,萨达姆上了绞刑台后“就颤抖着,脸色苍白。我认为直到那时,当他们把绳索套在他的脖子上时,他都不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不过,担任萨达姆一案公诉人的检察宫法鲁恩,对临死前的萨达姆有着截然不同的描述。法鲁恩说:“他很好地控制着自己,并不害怕被绞死。”
        在绞刑执行者的帮助下,萨达姆站到了绞刑台上,他的脚下就是那块即将落下的木板,以及那个又大又深的坑。这时,绞刑架下传来了人们的呼喊声,他们大声喊着效忠萨德尔的口号。一名伊拉克官员很不高兴地说:“发生了这样的事,我们怎么弄?紧接着,又有卫兵愤怒地指责萨达姆毁掉了伊拉克,萨达姆反唇相讥。卫兵又骂道:“你这该死的。”萨达姆也回敬了同样的话。此后,负责执行绞刑的检察官法鲁恩痛骂了卫兵们一顿,他说:“我不会接受任何对他(萨达姆)的直接冒犯。”
        负责执行绞刑的官员要求“肃静”之后,萨达姆开始背诵祷告经文。当绞刑室恢复平静后,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在祷告:“愿先知穆罕默德安息。”不过,两名绞刑手在祷告后补充道:“支持他(穆罕默德)的儿子默克塔达,默克塔达,默克塔达。”目击者回忆说,闻听此言的萨达姆看起来愣了一下,然后把头转向两名绞刑手。这两名绞刑手呼喊的默克塔达指的就是默克塔达·萨德尔。“默克塔达?”萨达姆带着明显嘲笑的口气回敬道。   
        这时,伊拉克国家安全顾问鲁巴伊问萨达姆,是否有任何忏悔或害怕。“没有,”萨达姆态度强硬地答道,“我是一名军人,我从不为自己担惊受怕。我已经把我的一生献给了圣战以及与侵略者的战斗,选择走这条路的人不应该害怕。”
        萨达姆最后的言语很是激烈:“打倒卖国贼!打倒美国人!打倒间谍和波斯人!”完成祷告后,萨达姆睁大了眼睛,直直地瞪着前面,甚至喉结都没有动一下。这时,他脚下的木板门打开了。
        当地时间l2月30日晨6时10分,萨达姆在十分之一秒内死去,用在场的人的话说:“他的腿和脚都没有动一下”。
 
遗体悬空数分钟眼睛仍睁着
        一名目击者说,萨达姆被绞死后,他的遗体在空中悬挂了大约5分钟,他的眼睛仍然睁着。尽管脖子上缠着那个黑色的面罩,绳索依然勒进了他的脖子。
        此后,一些人开始呼喊,一些人在祷告。过了一会儿,萨达姆的遗体“才被放下来,他们把一块白布铺在地上,然后把遗体放在上面”。
        随后,一名医生开始检查萨达姆的遗体,接着他转过身,对l4位见证者说:“他完蛋了。”
        卫兵们把萨达姆的遗体用白布包起来,抬出了绞刑室,送上一架直升机,直接飞往巴格达的“绿区”。抵达“绿区”后,萨达姆的遗体又被装进一辆救护车,送往一个无法知晓的目的地。
        美联社和路透社曾报道说,萨达姆的遗体被送到“绿区”数小时后,美军和伊拉克政府官员就将其交给了逊尼派人士和当地的政府官员。此后,萨达姆的遗体被送到他的老家埋葬。
        几乎在萨达姆被绞死的同时,伊拉克电视台对外宣布了萨达姆已被绞死的消息。
   
亲吻萨达姆带伤的面颊
        伊拉克政府和美国都曾对如何处理萨达姆的遗体“一筹莫展”。
        一开始,伊拉克总理马利基想把萨达姆的遗体秘密埋葬了事,因为他担心,如果公开埋葬的话,其墓地可能会成为追随者们的朝拜地。不过,在美方施压后,马利基同意把萨达姆的遗体交给逊尼派。
        在移交萨达姆的遗体时,萨达姆宗族的几位长老向马利基和美国官员承诺:立即将萨达姆埋葬;不举行大规模的葬礼。随后,这些人检查了用白布包着的萨达姆的遗体,然后将遗体放入简易的木制棺材,将其抬上一辆白色的车,开向一架已等待多时的美军直升机。在附近的另一个美军基地,棺材被装上另一辆卡车。在30多辆警车的护送下.卡车开往萨达姆出生的小乡村奥贾。一名伊拉克官员称,萨达姆的遗体已被清洗过,并已按照习俗更换了服装。
        当长长的车队驶进奥贾时,数百名送葬者立即围聚在装着萨达姆棺材的卡车旁。伴随着一阵阵枪声,几名男子把棺材抬进了一座带有拱顶的清真寺,有人呼喊着“真主伟大”,也有人喊着“萨达姆,我们愿意为你奉献灵魂和鲜血”。送葬的女人们则在一旁哭泣着、呼喊着。
        萨达姆的几名亲属是从邻国叙利亚赶到奥贾村的。一名记者也参加了萨达姆简单的葬礼。萨达姆的表兄弟们打开了棺材,去掉覆盖在萨达姆脸上的白布,一群人开始围着萨达姆的遗体观看,亲属们亲吻着他受伤的脸颊。遗体脖子上的血迹已渗透了周围的白布。此后,萨达姆的一名表兄开始为遗体脱掉衣服。
        一位看过萨达姆遗体的送葬者说:“萨达姆的右脸上出现了两处带着血迹的伤痕。”另一名送葬者说,绞刑执行者用来围在萨达姆脖子上的那个黑色面罩仍然缠在原处,上面有已经干了的血迹。
        萨达姆的葬礼是在去年l2月31日凌晨3时左右举行的,历时约半个小时。萨达姆的坟墓上盖着一面伊拉克国旗,墓前的一把椅子上放着一本《古兰经》,还有一张大大的萨达姆画像。
        萨达姆最后的安身之地是他家族的墓地,他那两个被美军打死的儿子——乌代和库塞也埋葬在那里。萨达姆的一位表兄弟在葬礼后,把绞死萨达姆称为“美国犯下的一个罪行”——妄图消除伊拉克的阿拉伯象征。他还说,伊拉克总理马利基“不尊重伊拉克人民,只是一个小宗派的派系总理”。随后,这位表兄弟发誓:“我们应该拿起武器,进行复仇!他们绞死萨达姆,已经越过了‘红线’。他现在埋葬在这里,奥贾将成为伊斯兰圣战和一个烈士的象征。”  
 
                                    摘自《青年参考》文/张竹力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