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话题 > 社会广角

中国人是不是变刻薄了

时间:2007-01-30 02:19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942次
 
                           中国人是不是变刻薄了
 
                                 郭之纯
 
        ●随着与世界在诸多层面“磨合”的加剧,一些中国人的性情似乎由传统的包容性很强,而变得相对浮躁、肤浅、脆弱、狭隘、偏激和刻薄
        ●在这种心理氛围中,但凡有“事”,便肯定有各路人马义愤填膺,上纲上线,报以汹涌口水
        ●在这种偏激、浮躁的心态下,一些真问题、真讨论很可能会被口水遮蔽。进而影响到作出理性的判断
   
一起小题大做的事件
        最近,在故宫内已经开了6年的星巴克咖啡店遭到质疑。有评论说“故宫里的星巴克糟蹋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的确赢得了广泛支持:从知名文化学者到普通网友.许多人都认为星巴克开进故宫“侵犯了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是“两种文化的对抗”。
        星巴克开进故宫.确令人有“佛头着粪”之感。故宫是一个独特且具有唯一性的空间.是让人们回归历史感悟文化的地方,应该保持一定氛围,尽力维护其统一协调感。而星巴克是西方俗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与故宫找不到任何可以互为补充或互为诠释之处。在一片古香古色中,这个“洋符号”是那样刺眼.的确是视觉污染。可以说,  “故宫里的星巴克”如同古典音乐会上不合时宜的掌声,所谓“煞风景”莫过于此。但“驱逐”归“驱逐”.要说这就“侵犯了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未免帽子过大了些——中国文化有这么脆弱吗?故宫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主体”吗?一爿小小的咖啡店又如何担当得了“文化对抗”的重任?所以充其量,这只不过是一次蹩脚的商业行为(从纯商业的角度,也许并不蹩脚)而已,远不必悲情地将此上升到“主体文化遭侵犯”的高度.由此而意识到“两种文化的对抗”更是太过小题大做了些。
中国人的性情变了
        这起事件虽然不算太大,却意味深长。随着与世界在诸多层面“磨合”的加剧.一些中国人的性情似乎也在发生一些明显且快速的变化。概而言之,即由传统的包容性很强,而变得相对浮躁、肤浅、脆弱、狭隘、偏激和刻薄。具体表现,就是特别在意他人的做法和评价.但这种“在意”并不是一种谦虚和理性的态度.尤其面对一些批评或被误解的意见时,疏于思考却敏感易怒,如同斗鸡般把一切都看作挑衅,不惜小题大做.过度诠释,甚至无事生非,没来由地“很受伤”。
        当然.如果得到的是一些正面的肯定,往往也就分不清对方是外交辞令还是真心称赞,马上就变得非常“灿烂”,飘飘然忘乎所以。
        这还有很多种表现。比如,前年某畅销杂志转载了一篇《中国人比韩国人少什么》的文章,结果险些为此吃一场官司.因为有读者认为文章“贬损中国人”.声称要将杂志社告上法庭并索赔。还有,我们都非常乐意看李小龙、成龙和霍元甲等在电影中将其他肤色的人打得屁滚尿流鬼哭狼嚎,却容不得在某则商业广告中“中国武林高手”被打败。
        在这种心理氛围中,近年来小到某些中国演员去国外影视中扮演了“不那么体面”的角色,或运动员输掉了一场“或许不应输”的比赛:大到某些外国显要人物、媒体机构等讲出了对中国不怎么有利的话语:中到一些外国企业销到中国的产品有瑕疵或商业举措失当……但凡有“事”,便肯定有各路人马义愤填膺,上纲上线.报以汹涌口水’。
        这不是中国人本来的性格。由于受到儒家文化的长期濡染,在中国人所崇尚的“君子气度”中,本来是非常强调“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特别拒斥无益的口水仗,一直有着很强的包容性和内省精神。这正是各大宗教基本都能在中国随意传播(当然,一些特殊时期除外),各少数民族都保持自己的独特特征.多元宗教和文化在中国能各行其道、平安相处的根本原因;同样,这也正是鲁迅、柏杨等对中国传统和人性毫不避忌地揭短反倒赢得不菲名望的重要原因。
        联想到他们的时代.或许不得不这么认为:我们有许多人变得狭隘、脆弱,没有包容性了,在胸怀方面反倒退步了。
 
为什么中国人少了包容精神
        中国经济日新月异,国力日渐强大.在世界上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按理说.生活于此一时期的中国人应该更加自信乐观,具有更强的包容精神。为什么国民性格的成长会如此恰恰相反?
        虽然看起来很矛盾.但这种心理现象之所以形成也并不是特别难以理解的。这有着正反两方面原因。从正面看,这与人们对世事越来越关心.面对全球化态势越来越意识到国际间竞争的激烈,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保护意识有关。其表现是,试图不遗余力地维护民族尊严,维护中国文化的纯洁,维护中国经济不受伤害……但问题是,一些人虽然忧虑于国事,遇事却又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和充分的信息渠道——抑或是无暇进行深入的思考.于是便“跟着感觉走”,从而意气用事,导致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言论出现。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意借题发挥。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社会的经济、文化和道德秩序都被打乱,许多人的生活节奏也被打乱,既得利益受到损害,有人便将此归罪于外来资本和文化的过快进入(应该承认.这种“归罪”并非毫无根据).开始对外来的一切怀有警惕乃至恐惧,表现就是对外来的一切无论善意还是恶意的作为都持抵触心理.一遇机会,但不惜小题大做甚至无事生非,试图借以强化自己的立场和声音。
        在那些浮躁、偏激而刻薄的言论中,还有一定的传统劣根。l900年,梁启超先生便曾经发表过一篇《呵旁观者文》,直斥某些国人“以咨嗟太息、痛哭流涕为独一无二之事业。其面常有忧国之容,其口不少哀时之语”,以及“既骂守旧,亦骂维新;既骂小人,亦骂君子;对老辈则骂其暮气已沉,对青年则骂其躁进喜事;事之成也则日:竖子何名,事之败也则日:吾早料及……”之劣根性。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其实也是这批人。在梁启超和鲁迅的时代,由于没有网络,许多“旁观者”或日“看客”往往只能做些消极的应对。而在今天,“看客们”手中有了鼠标,  “咨嗟叹息、痛哭流涕”或“乱骂”的声势当然会大增,这是当前一些非理性的口水言论泛滥的另一个原因。换言之,这些人所表现出的情感虽然有时也很激烈,但其实却很虚伪。
        其次一个重要的负面诱因,是某些媒体的误导。国内一些媒体在报道别国事件时往往喜欢选择自己看中的角度,先入为主.以偏概全,渲染和夸大其词,将自己的理解或意愿牵强地加在别国民众身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行万里路”亲自体察世事的机会,许多人接受远方的信息只能依靠媒体。因此如果媒体对外界信息也“选择自己看中的角度”,以偏概全,渲染夸大,肆意煽情,公众受到误导、产生一些过激反应几乎就是必然的。在这种偏激、浮躁的心态下,一些真问题、真讨论很可能会被口水遮蔽,这种异化的情感很可能会影响到作出理性的判断。
        所以.虽然保持多样化的声音和充沛的参与激情是必要的,但在全球化进程加速以及大国崛起的背景下,这种心态却又是必须予以充分警惕,乃至是需要加以改造的。
 
                                             ▲作者是河北学者
                                                 Hq07-01-23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