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话题

看中国需保持多元视角避免极端

时间:2012-10-09 01:37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430次
单纯用“好”或“坏”来评判中国这样复杂的国家是件很不确切的事,种种数据和各地的景象都在证明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希望,这也是中国绝大多数人的直觉。发展就是有问题,并且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硬说“有问题”就是坏,这是对发展的误读,也是对这个时代的断章取

 


 

  中国过一个国庆长假,光交通事故就造成794人死亡,这个数字听上去实在太多了。公安部的另一个数据是,今年国庆长假的交通死亡人数比去年同期下降46.4%。但即使这样,794人这个数字依然惊人。

  这就是当下的中国。中国2011年交通死亡总人数为6万多,这相当于欧洲一个中小城市的人口。管交通的人强调,这是有1亿多辆机动车的中国一年交通死亡人数;1998年只有1000万多辆汽车的中国,一年交通死亡人数是近8万。但也有人提供了另一角度的另一组对比:在有2亿多辆汽车的美国,一年交通死亡人数只有约4万。

  前者强调中国是“快速进步的”,后者则强调这个国家是“糟糕的”。或许把这两组对比合在一起,能把中国描述得更加准确:贫穷的中国带有某种“原罪”,但这个国家的确在“快速进步”。

  中国舆论场每天都在发生数不清的争论,而辩论的核心逻辑似乎只有一个:是从纵向的发展看中国,还是现在就把中国的一切同世界最好的水平比。前一个视角带来乐观和信心,后一个视角让人沮丧并愤怒。

  我们的主张是两个视角应同时存在,后一个为我们提供视野和目标,而前一个是我们实现进步的真实轨迹。

  用这两个视角相互打架是愚蠢的,将两个视角分别政治化是将这个国家推向低能和混乱的不负责任。前一个视角对舆论的垄断会导致国家政治上的自满和妄自尊大,而后一个视角一旦主导舆论,很容易形成对中国进步的全盘否定,把这个前进中的国家说成一团黑。

  应当指出的是,过去的中国舆论常被第一个视角主导,国家有没有问题,都会被描述成高歌猛进的样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冲刷,也由于全球化带来了舆论的多元化,这个问题渐渐不再突出,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知道了这个国家在世界的大体位置。

  第二个视角近年在舆论场上快速蔓延,正逐渐确立其前所未有的“权势地位”。这个视角几乎很自然地抹掉了中国人这几十年取得的成就,在所有事情上都把这个国家呈现得一无是处。

  发展的中国辫子一抓一大把,即使中国的好事,也有足够多的负面因素。因为中国的发展仍是低水平上的,从高处很容易看到它“丑”的一面。这么大的国家不发展就是穷,一发展就会有些乱,一治乱就会导致一些局部的不自在。中国处在必须平衡又很难平衡的尴尬时期。

  中国就应不断纵向横向地自我审视,像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既很快乐又“乱糟糟”的,它的“乱”是中国快速发展的写照,又在世界先进管理水平面前暴露了中国现代化的脆弱。中国的发展没有错,但既然我们出发了,就必须处理迎面扑来的种种问题。

  有一些牢骚是正常的,但对中国出现这么多问题表现出“诧异”和“不理解”就是装蒜。有少数几个人装也就算了,而如果很多人一起装,就是中国社会的悲哀。

  单纯用“好”或“坏”来评判中国这样复杂的国家是件很不确切的事,种种数据和各地的景象都在证明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希望,这也是中国绝大多数人的直觉。发展就是有问题,并且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硬说“有问题”就是坏,这是对发展的误读,也是对这个时代的断章取义。

 


 

 

胡锡进:微博时代的环球时报社评

 

  《环球时报》新的社评集出版,我期待社会的批评和接纳。

  2011年2月份我开了微博,这次重新结集出版的社评,很多都是在那之后写成的。微博上的互动像是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中国最活跃、也最复杂的一些部位。这些信息经常很强烈,对我和同事们观察、思考世界的角度会产生一定影响。

  《环球时报》社评触及国内话题的时候越来越多,与我每天上微博不能说没有关系。我本人经常把社评的内容摘几句放到微博上,或者以一条微博为基础,将它扩展成一篇社评。《环球时报》与互联网舆论场扭得很紧,微博是个重要原因。

  《环球时报》社评同我的微博因此形成了较大程度的一致性。然而,我们不会让自己的工作被微博主导,尤其是,我们不会为了在微博上获得大量转发和好评,就刻意设计社评的话题和写作方向。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关系是反过来的。微博的内容服从社评,即使那条微博受冷落,或者受到一些网民的批评。

  我对《环球时报》社评受到大多数读者的欢迎很有信心。事实上,最近两年社评已经成了《环球时报》新的核心竞争力,社评吸引的关注开始与《环球时报》头版的内容并驾齐驱,社会上的大量反馈都是关于《环球时报》社评的,外电转引《环球时报》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是摘引我们的社评,从影响力的角度看,《环球时报》社评已经成功。

  就社评的内容来说,我也很有信心。我本人是《环球时报》社评的主笔,但每一篇社评都吸纳了中国一流专家学者的意见,有《环球时报》团队的精心操作,很极端、荒谬的观点不可能走进《环球时报》社评。在很多时候,我们的社评反映了社会主流情绪及各种其他情绪的“最大公约数”。

  微博上有人攻击我和《环球时报》“自相矛盾”,是“墙头草”。我在微博上的自定义就是“复杂中国的报道者”,“报道多元世界,解读复杂中国”写在每天《环球时报》的报头下面。我想说,矛盾性是认识今日中国的基础。我不认为一些人只选择批评或只选择赞扬这个国家是不可以的,但我认为他们那样做肯定是不全面的。他们那样做有他们的道理,但我们揭示中国真实的复杂性,这样做的道德理由和依据至少不比他们那样更少。

  有人认为中国社会在分裂,能不能这样下结论另说,但舆论的分裂的确相当明显。在这种情况下,《环球时报》的社评总是触及尖锐问题,反过来这些社评引起争议就十分自然了。我们并不愿意坐到被争议的风口浪尖上,但如果我们说自己的真心话,并且把实事求是放在写作社评的首要原则上,还是会引起一些争议的话,那也只能随它去了。

  最近一两年,国内新闻的受关注度持续上升,国际新闻影响力下降。这是中国国内新闻越来越开放的必然结果。然而中国所处的国际竞争大环境没有变,其严峻性反而越来越紧迫。中国国内的事态环境与世界大格局只能越来越息息相关。这要求中国公众在沉浸于身边事的同时,一定要有抬起头来的时间和兴趣,“重新”看这个世界。否则我们好像把国内的事情越掰越清楚,实际上我们却可能在陷入大的迷失。

  站在世界第二位置上的中国,未来的战略环境有可能变得很凶险。这些凶险将通过互联网及各种渠道“润物细无声”般融化在中国社会最较劲的那些节点上。《环球时报》首先要原汁原味地呈现世界的复杂和各种战略雄心之间的竞争,我们还试图抚着自己的良心,以自己未必全面的见识,对这场关涉中华民族命运的复杂博弈,做力所能及的疏理。

  我相信中国的前进是由合力推动的。希望中国走向光明的未来,回放舆论的交响乐时,其中有《环球时报》的那声呐喊。我总是对同事们说:让我们与中国崛起共荣辱。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