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无声的群落》
老 鬼
大规模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于l968年底。伴随着毛主席在那年l2月22目的最高指示,在全国形成了一个浩浩荡荡的群众运动。以后的文学影视作品也都以这批老三届知青作为知青的主体表现对象。
而“文革”前上山下乡的那一大批城市知青却被忽视了,遗忘了。我们鲜有发现描写他们的作品。这批人再少也有130万之多。他们大都出身“不好”。在那个强调阶级路线的时代,被变相地发配到荒凉偏僻的地方接受劳动锻炼和改造。
他们下乡的时候,大都十五六岁,初中毕业,最小的竟只有12岁!他们和老三届知青一样年轻,一样稚嫩,一样还是个孩子。
唯一的不同是,“文革”前下乡的这些知青绝大多数都出身“不好”,没有高级干部的小孩。因此他们的社会地位比“文革”后下乡的知青更低下,处境更悲惨,更无助。这群“文革”前下乡的知识青年,他们因为血统“不高贵”,从一出生就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成为最早被从大城市里驱逐的一群。上面对他们说:到农村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这才能把“剥削阶级”的烙印彻底铲除。
下面对他们说:前途是有的,但就是要听党的话,让你去哪就去哪。
他们深信不疑,小小年纪就来到了偏远穷困的山村,去战天斗地,去流血流汗,去改造自己的“小资产阶级”世界观……然而上面却从来没有人真正关心他们,重视他们,爱护他们。因为这些人出身“不好”,太关心他们被认为立场有问题。
几十年过去了,知青小说、知青电视剧、知青电影出了不少,也全没有他们的踪影。
可他们的凄苦遭遇,辛劳、冤屈、凌辱、被残害,绝不比后来的知青少。
自1962年“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成为基本国策后.封建反动的血统论,披上了“阶级路线”的外衣,堂而皇之地被大力宣扬和贯彻。老百姓被人为地分成三六九等,中学生也不例外。出身“不好”的同学无论学习多好,品行多优,都低人一等。入团、入党、评三好生、表扬、当班干部、升学、就业等全受到了歧视和贬抑。他们幼小的心灵还不怎么明白世事,就尝尽了不平等待遇的悲苦。终日生活在出身“红五类”同学的优越目光之下。
“黑五类”成了一个污垢的字眼儿,变成了人人躲避的垃圾,中学、大学的门对他们关闭,好单位对他们关闭,参军入伍对他们关闭……只剩下去农村。
130万朝气勃勃的青少年就这样消失在大城市,星散于穷山野岭,荒原大漠,至今还无声无息,其中很多人已经长眠于九泉之下。
知青的书出了很多,可是却没有人写这批人,去表现他们,为他们说一句话。
邓鹏主编的《无声的群落》一书填补了这个空白。第一次把这些最底层,最卑微的“黑五类”们的知青生活汇集成册。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是个首创。
邓鹏在前言中所说:这么做的初衷只有一个:希望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希望中国不再有残酷的阶级斗争,不再贯彻阶级路线,不再人分九等,不再有“黑五类”。
该书是多人的回忆录,有的非常感人,如《凋谢的青春》、《天生的罪人》、《六娘》等,读后催人泪下。希望这部书稿能带给人们更多的思索和警醒。
《无声的群落》 重庆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