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上午,位居广安门内大街的报国寺里人流熙攘,遍布院内的古玩市场的摊位前,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与古玩收藏爱好者们纷纷驻足,挑选自己中意的藏品,显的分热闹。而在院内西北侧一处雅致的内院里,则是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中国古陶瓷馆”的所在之地。今天,北京知青网的五十多位知青朋友,顶着寒风齐聚于此,以极大的兴趣前来参观由原在内蒙古下乡插队的北京知青李有臣(网名“翠花哥”)投资主办的“中国古陶瓷馆”。
李有臣是原北京第68中学67届初中毕业生。1968年8月10日,随着上山下乡的滚滚洪流离开了北京,来到了内蒙古哲里木盟通辽地区的科左中旗舍伯吐公社苏木大队东毛都嘎喳林村插队。1972年,和同在科左中旗大伙房公社巴图白牙尔大队下乡的热情漂亮的北京女知青刘茹凤在相识热恋后结婚。之后,经过十年顽强坎坷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知青生活之后,在1979年,他们两人带着三个在内蒙出生的孩子,终于又返回了北京。
回京后,李有臣面对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压力,以在内蒙大草原闯荡过的十年知青经历为底蕴,始终以一个乐观豪放的男子汉的精神和斗志迎接生存、生活乃至创业过程中一个又一个新的挑战。
在国企里工作,他兢兢业业,以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出色的业务业绩,赢得了上下一致的好评;为了缓解生活巨大的压力,他在工作之余,还挤出时间,曾批发“倒卖”过东西,以资家用;还曾干过挖沟挖河道等“苦力”活,以此来努力承担一家之主的责任,维持家里的艰辛生活。
在经过“夜大”的刻苦学习之后,1982年,他看准市场商机,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学习掌握的知识,到处搜集和购买电子元件自己“攒电视”,一炮打响;之后,他相继承包过电子原件厂,投资创办过玩具厂和餐厅等许多实业。最终,他经过认真调研和思考,于1997年,决定把投资方向放在了主攻古玩收藏这一项。从此,他用自己在81年开始接触古瓷器片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专心致志地潜心钻研,并以超凡刻苦的韧劲和毅力投入到这一事业中,在短短的几年中,终于从众多的行家中脱颖而出;之后,他的事业的发展就如同江河日下,一发就再也不可收拾。如今,他己成为了国内赫赫有名“古玩收藏家”;尤其是在中国古瓷器方面,更是成为了在全国古瓷器行内无人不晓、屈指可数的著名专家学者。现在,他的学术著作成为考古学科的必修教材,他的崇拜者和弟子与学生遍布国内外,每天慕名来访的客人络绎不绝,全国各地包括央视等媒体的邀请函应接不遐。
尽管他早己成为了全国古瓷器业内和古玩收藏家行列中的“大款”与“大腕儿”,但他的知青本色却丝毫未改。1998年,当他听说他插队过的内蒙科左旗遭受洪灾,还立即与夫人亲自去内蒙探望慰问。除了捐款捐物外,他还把二十多个老乡家的孩子接到北京,亲自帮助这些孩子安排吃住和找工作,先后三批共六十多个孩子,他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大爱之心,感动乡亲;方圆百里,无不感激他的北京知青义举!
在温暖如春、宽敞明亮而又典雅的中国古陶瓷馆会客厅内,李有臣的知青夫人刘茹凤与玫瑰坊、茭面鱼鱼等人热情地招呼所有的知青朋友入座。几十名知青欢聚一堂,喝着泌香的茶水,吃着水果和瓜子,兴趣盎然地倾听着李有臣详细地介绍着中国古陶瓷方面的知识及中国古陶瓷馆的由来,以及他妙语横生的知青经历故事。
听着讲着,在欢快的气氛中,李有臣又亲自带领知青们一一详细参观了盛满了古陶瓷精品的各个展厅,让知青们不仅初步了解了古陶瓷等古玩收藏各方面的知识,开阔了眼界,也大饱了眼福,连称“太好了”,“真是不虚此行”!
在欢声笑语的交流中,不知不觉己到了中午时分。在玫瑰坊等人的提议下,于院内合影后,几十人又移到不远处的牛街一家著名的餐厅内,吃着热气腾腾、鲜嫩可口的涮羊肉,觥筹交错中,热闹气氛更加热烈,知青情谊与知青话题愈发的浓厚、绵延不断……
此次的内蒙绿草原版块的聚会活动是由网友们提议的,经版主玖瑰坊的精心策划和安排,并经大家的热烈响应,以及山友队与游园队光前、草原等人的积极协调,才有了这次别开生面而又极富意义的版聚活动。因此,尽管天气寒冷,但大家的热情却十分高涨。正可谓“知青情聚绿草原,寒风岂能把路拦?”尤其是通过这次活动,大家不仅又一次结识了新朋友,增进了相互之间知青的友谊和情结,而且,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寒中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新的认识。
因此,参加这次活动的知青们,对下一次的内蒙绿草原版块的聚会活动于何时再次进行,莫不在寄托着热切的关注与渴望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