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捐款物帮内蒙古“乡亲”
百余知青39年再相会
当年同在内蒙古插队,聚餐时为第二故乡捐款捐物
地点:顺义龙湾屯
新京报讯 (记者李天宇 实习生牛福莲)“以为今生不能再见了。”在歌曲“英雄儿女”的旋律中,五位近40年未见的当年知青,重聚时相拥而泣。前日,曾在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插队的110余名北京知青相聚在顺义区龙湾屯大北坞村,共话今昔。
重相逢 有人专程从国外赶回
“老了、胖了,有变化了,可当年的印象,仍然没变。”前日10时,知青支健琦和李汉昌刚下车门,一眼便认出了同队三位姐妹,36年未见,语未出,泪先流,年过半百的五个人,喜极而泣,紧紧相拥。1968年9月8日,他们同坐一趟火车下乡。 李汉昌说,1971年分离后失去联系,接到队友电话时,就像从天而降的惊喜,他赶忙从国外赶回。“期待相见,一宿未眠。” 支健琦形容,他甚至动用了“警方的力量”才联络上当年睡同炕的“炕友”和照顾他的姐姐们。 上午11时,知青们陆续赶到,白庙子公社、三两公社、哈素公社……饭店大厅里,l0个餐桌上摆着写有公社名字的红牌,ll0多位知青对号入座。老姐妹们挽臂交谈,兄弟们推杯换盏。“一个炕的照二个!一个队的来一张!”大家聚在一起,相机留影中有微笑,也有眼泪。 “在国外经常参加各种聚会,可我就想着,要是能和插队的队友们聚一次,那多好啊!”李汉昌感慨,回忆把大家拉回了39年前,就好像上个星期发生的事。
谈过去 知青岁月影响几代人
“老家也来人了。”内蒙古土默特左旗驻京办的赵卫华也来到现场,“他小名二子,我下乡那年,他才8岁。”58岁的知青陈晓田说。 赵卫华对很多新事物的认知源于知青,“刷牙的习惯是从知青那学到的。”他说,当年,当地极少有那样的卫生习惯。赵卫华说,知青们每天下工,常常看书学习,随着高考恢复,他们纷纷考上大学离去。“没有知青,我都不知道高考是什么。”赵卫华和当地的村民也认识到,读书考学,走出村子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知青吴彦平认为,插队生活在一些影视作品或书本中,色调总是“灰色和苦难”,他不敢苟同,插队的收获,在城市永远学不到。 “村东头的那口井还在吗?二蛋跟谁结婚了?”几个知青围着一个年轻小伙子问东问西。小伙子赵亚琴来自知青们插队的村子,来北京已5年。 “当时我和队友睡在亚琴奶奶家的炕上,难忘老人对我们的照顾。”郭敏勇说。前几年他得知赵亚琴家生活艰难,就把赵亚琴带到北京,在他公司学汽车修理。 大家说,知青们的进驻,改变了当地的几代人。
激爱心 2000件衣物捐第二故乡
离开插队地近40年,知青们都考虑,为第二故乡做点什么。组织者马克印说,一个月前他回到曾插队的村子,那里的老乡生活仍不富裕。 知青聚会的组织者马克印说,虽然知青们现在也有不少下岗职工,但大家仍主动地捐钱捐物。 徐宗铭从家里带来近60件冬衣,有的上面还挂着新标签。北京知青网站长姜成武拿出1000元,张渭民递上500元……80余名知青为土默特左旗的老乡捐衣物近2000件,捐款4500元。 16时,聚会结束,很多人仍依依不舍,大家相约彻夜叙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