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书刊

超越“知青文学”---评韩少功 的《日夜书》

时间:2013-05-31 11:24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832次
小说所写的内容是“知青”,但韩少功并非将目光局限于 “知青生活”,而是在四十余年的宏大视野中,描述知青在时间中的流变与命运的波折。

 


 

 

  《日夜书》是一部值得重视的长篇小说,它与韩少功此前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暗示》不同,是一部更“像小说”的小说。在《马桥词典》、《暗示》中,我们看到作者以词条的形式组织叙述,在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中探寻语言之外的语言,世界之外的世界,而在《日夜书》中,我们看到韩少功回归“传统”,小说中出现了贯穿全书的人物、故事、情节。但这又不是简单的“回归”,在这部新作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马桥词典》、《暗示》中常见的对某一经验与命题的深入思索,但是这样的思考更多地融入到了小说的叙述性因素之中,不那么突兀,也不那么零散。可以说,在这部小说中,韩少功在感性与理性之间达到了一种新的平衡。

 


 

  小说所写的内容是“知青”,但韩少功并非将目光局限于 “知青生活”,而是在四十余年的宏大视野中,描述知青在时间中的流变与命运的波折。小说所写的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之一,从“文革”到“新时期”,到90年代,再到新世纪,中国仿佛处于一股激流之中,社会结构与精神氛围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知青们置身于这一剧烈的变化之中,他们怎样走向了各不相同的人生,他们的内心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这部小说中,韩少功通过他与知青朋友们的人生历程,为我们呈现出了这一代人的精神面貌及其在历史中的变化。小说在叙述方式上虽然回归“传统”,但并不注重故事,而是以五六个主要人物为中心,以“列传”的方式描述这些“典型人物”各自的命运与生活故事,他们的命运也并非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交织,在时代大潮中沉浮与漂移。

  在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韩少功厚重的“历史感”,正是对时间变化的敏感,让他可以站在今日的视角重新审视知青一代的命运,或许这也是此书命名为“日夜书”的原因。如果从韩少功的创作历程来看,他最早写作的便是《西望茅草地》等“知青文学”,其后是以《爸爸爸》为代表的“寻根文学”作品,在经历了《马桥词典》等实验性的阶段之后,现在他又重新关注“知青”,但无论在题材还是写法上,都已超越了原先“知青文学”的范围,这可以说是当代文学的最新进展之一。

 

  《收获》2013年第2期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