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播完了,我每集不落地都看了。当初前苏联版的电影播出时我就看了不止一次。五位苏联女兵的死真是震撼人心。说实话,前苏联电影的深沉之处在于,它让你看了之后总是捉摸,捉摸之后还想再看。
这不是,经过捉摸之后,我终于觉得,按照剧情来分析,准尉同志其实在这场行动中,存在着可怕的失误。 应当说,少校同志是离不得准尉同志的。尽管上士副排长是上级安排在他身边的眼线,并时时想取他而代之。上士同志也确实利用准尉同志与女房东的关系差一点就真的取代他了。可是一有情况,少校同志马上就用雷霆之怒来对待上士同志的小报告。准尉同志在当地作过战,有丰富的战斗经验,这次行动若是不由他来率领,结果将是可怕的。 但是首先,准尉同志只根据士兵的亲眼所见来判断敌人的数量,全没有从敌人爆破大桥和车站的实际需要来判断敌人应当出现的人数。当他听到士兵报告说发现两名德国伞兵,立即从地图上判断出敌人是冲着铁路车站和桥梁来的。可是针对如此重要的目标,两名伞兵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按照常识,伞兵至少得有两组,一组实施爆破,一组进行掩护才行。尤其是在苏军的后方,所要袭击的目标必有重兵护卫,所以突击队人数应当在十人以上。可是作家先生为了突出剧情的悲壮性,有意回避了现实的常识性。准尉同志按照作家写作的意图立即从敌人只有两名来安排一切,从自己一方人员出动的数量、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到军需品的携带都按敌人只有两名来组织。所以那些女兵就不得不牺牲了。首先在判断上出现了严重失误,士兵们还没出发,就已经处于绝对劣势了。 其次,准尉同志一行六人携带的是六条步骑枪加上他自己的一支手枪,敌人则有十六支冲锋枪。双方的武器各有优劣。 十六支冲锋枪虽然火力强大,但它们是连发武器,那些德国伞兵即使经过严格训练,毕竟连发武器射击时只有头一发子弹是经过精确瞄准的,其余的子弹都只是概略瞄准。连发武器在百米开外对单个目标射击的精度很差,它只对集群目标有效。而步枪在百米开外瞄准射击简直就像在新兵连第一练习打靶一样,何况热妮娅还配有瞄准镜。临出发时,每人携带了五排子弹,即二十五发。那么六个人就有一百五十发子弹。因为敌人数量上和火力上占优势,不能硬打,所以如果在敌人的必经之路采取交替掩护的方式,不断地从百米以外隐蔽伏击对方。敌人就很难对付。在准尉同志十分熟悉的广阔的森林和密草丛中,随便找个地方一趴,敌人不到近前是找不到他们的。只要六个人每一轮射击能击中一个人,十六轮之后即只用九十六发子弹,这股敌人就没有战斗力了。这里应当说明的是,每一轮射击不一定将敌人打死,但一定要打中他。我们可以想见,如果十六名德国伞兵每人身上都中了一枪,那他们在大量失血之后就不可能背着沉重的炸药箱步行几十公里去爆破什么铁路或是桥梁了。目前企业界也有一种论调,说在战争中对敌兵不要打死,但要打中他打伤他。因为你若将敌兵打死了,其余的人将他一埋,又继续前进了,但你若将他打伤起不来了,即使为了维系军心也得有至少两个人来照顾他,即所谓打伤一名敌人等于消灭三个敌人。 如此且战且退,准尉他们甚至可以退到敌人要爆破的目标附近,因为那里必有守备部队,他们听到枪声后也会立即出动的。当然,准尉同志或是热妮娅可能多打几枪,而那位大学生和那位胆怯的小女兵可能免不了要牺牲,因为她们的战斗力几乎为零。 而战斗经验丰富的准尉同志却采取了近距离夺取敌人武器的方式,使敌人目标明确,充分发挥了连发武器近距离射击的优势。未经几轮接触,我方就只剩下准尉同志自己了。若不是援兵及时赶到,连身负重伤的准尉同志自己也性命难保。 好悬呐。 这部作品虽然企图描写那些年轻美丽的女兵对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与残酷战争的强烈对比,但是不应当脱离实际。 本来准尉同志的口头语“在战争中没有女人”以及“根据条例规定”是绝对的真理。不能为了描写人性或是人情味而忽略军队的特殊环境。相比之下,那些年轻活泼充满向往的女兵对于农民出身的准尉同志的刻板常常予以嘲笑,作家先生把市民生活的习惯搬到战时军队这个特殊环境里来了。真可怕,准尉同志也渐渐地有些迁就这些女兵了,难道是因为乡下人面对城里人时的自卑感所致? 在战争中执行任务的时候,“根据条例规定”是嘲笑不得的,嘲笑的结果是那些女兵全部牺牲。 “慈不掌兵”,准尉同志如果不是过份怜爱那些女兵而是严格要求她们,她们之中或许有些人能活下来。 我只是根据剧情来胡乱评论,因为我是个军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