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文学的真实书写 知青一代已经进入了中老年,还会有真实的知青文学吗?以往知青文学的欠缺和谬误,还能得到弥补、纠正吗?知青文学是已经终结,还是刚刚起步,这是新世纪向人们提出的疑问。 在今年一月举办的全国图书定货会上,中国工人出版社隆重推出了一套六卷本的长篇纪实文学《中国知青民间备忘文本》。该书以“还原本真、还原本质”为初衷,从拒绝表述记忆的僵化、矫饰、轻浅和圆通到鼓励将记忆靠近良知的自我解剖与灵魂的酷审,精心荟萃散失在民间的有生命血脉、精神容量和历史价值的文本,从风雨剥蚀的记忆世界里,抢救出一批精神文物。首期出版的这六本书分别是《落荒》、《泣红传》、《无人部落》、《狼性高原》、《羊油灯》、《审问灵魂》。这套丛书出版还不到一个月,已经两次加印。跨入新世纪,这本书的畅销,是否意味着“知青情结”的回返?意味着“知青文学”新世纪的再度崛起呢?就此现象,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和这套书的编者。 还原本真、还原本质 岳建一:(中国工人出版社编辑,编辑出版过《血色黄昏》、《青春的浩劫》、《中国知青诗抄》、《中国知青情恋报告》等图书。) 其实,《中国知青民间备忘文本》的筹划已经有很多年了,这套书春节前刚刚上市便立刻两次加印达两万套。我想,它们这样地受欢迎,大概是因为这套书拒绝虚饰和浮嚣、拜金和拜权,注重长篇纪实文学、长篇非虚构文本及长篇纪实小说还原真实世界的广度与深度,提倡记忆的自尊、自主、自立、自强和记忆的精神品性、灵性、个性及血性,鼓励将记忆靠近良知的自我解剖与灵魂酷审。作者们的写作过程与作品的内容一样,使我深受感动,有的精心写作了20年,有的在极其艰难甚至下岗后的困境中数易其稿,反复修改达12年…… 知青历史的精魂在于民间记忆和民间记忆不可以失去的秉赋、质朴、尊严、生动和不可替代性。民间记忆是生命与精神的原生状态,恢复民间记忆的伦理,爱护和呵护比灵魂更精致的民间记忆,是本丛书必须努力与将要继续努力做下去的事情。 这套书对知青文学是一次超越 刘小萌:(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撰有《中国知青史——大潮》等多部知青史研究著作。) 最近几天,我都在读这套书,深受震动,甚至有一天一直读到了凌晨4点,这套书的出版,对知青文学是一次超越。 从20世纪80年代算起,知青文学走过了20年历程。最初的知青文学虽然风靡一时,但展示给世人的很难说是上山下乡运动的真貌,那一时期成名的知青作家,他们的创作大多都脱胎或起步于“文革”中创作的主流文学,由于自身条件与历史条件限制,注定了先天不足。以后,虽然出现了老鬼的《血色黄昏》和邓贤的《中国知青梦》这样的力作,但司空见惯的仍是一些削足适履与似是而非的东西。特别是近年来,知青回忆文章中田园牧歌式的太多,惟独缺少沉甸甸的历史的真实,甚至造成了一种误导——这似乎就是真实的历史。 这套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以真为本,还原真实的视觉、痛觉。真实的渗透到血液中的生命体验与耻感,使这套书与一切浮浅、苍白、矫饰、平庸的知青文学作品区别开来。《无人部落》、《狼性高原》中的河南知青、青岛知青史实,可能在档案中已经消失了,我也一直毫无所知,十分珍贵,读了惊心动魄而又催人泪下。《羊油灯》文字从容而又凄美,具有相当的深度,堪称精神史记。 民间书写是知青文学的希望 杨健:(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著有《文革中的地下文学》、《无罪流放》、《桑树坪记事》〈与人合作〉。) 告别80年代后,“知青文化热”开始持续升温,席卷全国;90年代初期,“悲壮的青春”的叙事迅速发展成“青春无悔”的文学叙事;90年代中期,“青春无悔”又逻辑性地发展为“劫后辉煌”,出现了反映返城知青成功奋斗、知青海外创业的长篇小说;90年代后期以后,又有了晚生代制造的知青传说。之后,“劫后辉煌”的主题开始衰落,知青文学开始全面退潮,作品数量也开始锐减。 “中国知青民间备忘文本”丛书,强调要把历史真相保留下来,《羊油灯》真实记述了内蒙古牧区知青群体的日常生活,揭示了牧区知青群体内部冲突的复杂性,如知青参与牧区阶级斗争、揪“内人党”的情况。 “文革”运动对于知青群体造成非常剧烈的冲击,政治迫害下互相出卖,幸存者分抢落难者的财物,一些知青积极分子监视被迫害的另一些知青……读了这套书,看到还原的真相,十分震撼,我不能不为这种巨大的忏悔精神所感动。走过“文革”那个时代的一群青年人,终于带着血污站立起来。 这套书对现实,既有时代警示作用,也有情操示范作用。 民间的书写,不仅是新文学的希望,也是知青文学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