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就是一个社会管理者的意识形态。依照此理推论,如果在中国执政党的最高决策层(即领导集体)存在这样一批有过类似上山下乡经历的领导人,就不难想见,无论岁月如何变幻,在人的世界观形成阶段留下的“知青”情结,必然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也就会或隐或显地影响到一系列的政策走向,甚至未来中国的社会发展。由此,人们突然发现,“知青”这个看似久远的社会学、历史名词以及它所涵盖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情感和那些精神,不但依然存在于今天的中国,而且还会影响到中国的未来,这当然也包括对未来政治可能产生的影响。
那么具体地说,又会是哪些“知青”情结能在中国未来发展进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呢?又有哪些“知青”生活的精神烙印,会在一些社会管理者做决策的过程中成为强有力的心理暗示呢?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诸点甚为重要,值得提及。
首先是“知青”情结中始终存在一种对基层百姓和底层疾苦的关注,换句话就是人们常说且难能可贵的“接地气”。众所周知,上世纪60年代末的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无论决策者的目的如何,在客观上形成了1600多万(一说为2000万)城市学生被“压缩”到了中国社会的最基层。让这些年轻的“城市娃”、“学生仔”看到了一个最真实的中国:严重的贫困、极度的落后,以及生活在这种物质与精神状况中的亿万父老乡亲。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上存在的一切悲情与悲剧,对千百万城市青年是一种锥刺般的震撼。这种震撼是终生难忘的,因为这也是知识青年与老百姓之间的命运共振,一种同样忍受着物质匮乏与精神饥渴的共振。与此同时,无论这些知识青年有什么样的家庭背景,他们当年都置身于社会边缘,茫然不知前路。此时中国老百姓的怜恤、宽厚、朴实与善良就成了他们唯一可以仰赖与寄托的精神家园。对这份弥足珍贵的感情,所有知青都会没齿不忘。这种“接”上“地气”的感觉与感恩,如果没有亲历亲为,没有人生的遭际和命运的起伏跌宕,恐怕任谁都不会产生,也不会理解。
在可能对中国未来产生影响的“知青”情结中,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甚至至关重要的,那就是他们在人生夹缝里自谋出路的奋争中,学会了“非正规出牌”的逾矩本领,增长了生存的智慧和敢冒风险闯荡人生的胆魄与勇气。我亲眼见过一位当年靠收捡破旧乐器,如今成为国际小提琴制作大师的老知青;也接触过一位当年在县城浴池(俗称“澡堂子”)给人搓背修脚,如今成为名震四方的大律师的老知青……中规中矩的“出牌”,对当时许多家庭出身于所谓“黑五类”、 “黑帮”、“走资派”的青年来说,意味着饥饿凌辱甚至死亡,只有另辟蹊径才是活路。而农民兄弟在各种政治高压下依旧竭力保存一点点个人生存空间(属所谓“资本主义尾巴”的小本经商小副业等)的机巧,也使知青学到了不少生存的智慧。千万不要小觑这种“本本”上学不到的“非正规出牌”,这种常规之外的技能。它们小则可视作生存本领,大则可称为制胜的奇兵。不要忘了,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和敌后游击战方针,邓小平的经济特区思想和“一国两制”设想,都曾是不逾矩的大忌,但却成为改写历史的战略杰作。谁又能说,中国在未来世界大格局中的折冲樽俎,不需要这种务实的智慧和大气的胆魄呢?“非正规出牌”的逾矩本领,从本质上说,就是创造的冲动与创新的本领,更是绝处逢生的血脉贲张。要解决未来中国的问题,要在改革的关键时刻杀出一条血路,要跳出“中等收入陷阱”,要打破国际经贸外交军事上的围追堵截,没有这等本领,岂能奏效?中规中矩的治世之道,在特殊时期,就是不作为、没出息的代名词。
乱世也出英雄。在“文革”十年动乱中初见世面栉风沐雨的中国知识青年,早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就曾痛定思痛、革除旧物、勇立潮头。今天他们中的多数虽已趋老矣,但“知青”情结依然存在,可谓心火不灭。如今他们之中的佼佼者依然活跃于中国的政坛,这团不灭的心火会给处于大变局的中国带来什么?人们期待着,世界也在观察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