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的内涵和外延 知青是指从城市到农村的读过书上过学的青年。农村也有读了书又回到农村的青年,但他们习惯上被称为返乡青年,不包括在人们认同的“知青”范畴之内。之所以说是“读过书上过学的”,是因为“文革”中68、69年的知青中有不少是一天中学没念过的却又说是初中毕业的“69届”,甚至还有“70届”。应该说,“文革”前下乡的城市读书青年,也是知青的一部分,而且应算是知青的先驱。
知青,按时间分,有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各有特点,各有不同。
第一部分,是“文革”前下乡的,他们是作为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到农村去的,其中一些人成为社会宣传的典型,作为学生的榜样,是改造农村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的城市先行者,起码在政治上是和农民平等的。他们没有回城的希望,是要做“新农村的有知识的新型农民”的。
第二部分,是“文革”开始后,特别是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发表(1968年12月22日)前后下乡的,以66、67、68届初高中毕业生为主,还涵括69、70届的“初中”毕业生。他们与第一部分不同,不是“新农村的有知识的新型农民”,而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广阔天地炼红心”,“改造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世界观”,来一个“脱胎换骨的改造”。从时间上说,他们被要求“扎根农村一辈子”,这与“文革”前下乡的知青有共同之处。
第三部分,是1972年以后下乡的知青,他们在政治地位上,是“再教育”的对象,与第二部分一样。但在时间上,不用担心“扎根农村一辈子”,只是要看“表现”如何,由贫下中农决定何时推荐他们返城。这一点与第二部分不同,前者在下乡时是无盼头的,而他们是有盼头的。
这三部分,构成知青的整体,尽管各有特点,但都有着共同的生活经历和相似的遭遇,也有着共同的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