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桥畔知青聚 梅花洲头情谊稠 ---记第九届泛长三角知青文化研讨会在嘉兴圆满举行
浙江嘉兴市位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嘉兴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地处钱塘江与东海之会,揽江、海、湖之形胜,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及“衣被天下”之美名,尤以在“人间天堂苏杭”之间而著称。 嘉兴文化深厚,名人辈出。唐代著名诗人顾况、刘禹锡,中国十大名相之一陆贽,晚清大儒沈曾植,国学大师王国维,被周恩来总理赞誉为“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的沈钧儒,文坛巨匠茅盾,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漫画家丰子皑和张乐平,著名物理学家黄昆,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等名人均出于此。《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的全国名人共有1800人,其中仅嘉兴人就占了80余名,可谓了不起的“人杰地灵”之所在。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由此,“南湖红船”更使嘉兴一举再名扬天下,享盛誉于国内外。
金秋时节,桂花飘香。10月16号,风景奇丽的嘉兴市西湖区凤桥镇梅花洲景区大酒店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知青代表纷纷接踵而来,人数最多的当属浙江瑞安120人的知青代表团队。其中,来的最早的是浙江会务组知青代表,如浙江赴大兴安岭地区知青联谊会会长刘立等人;其次,是来自东北沈阳的辽宁知青文化研究会会长于立波和北京知青网站长兼北京知青杂志总编姜成武,他们是在15日下午和晚上分别乘飞机提前来到了嘉兴。而远在黑龙江、四川、重庆、福建、湖北、西昌,乃至香港等地区的知青,都不顾路途遥远,专程派来了代表亲自参加这次盛会,足见知青活动的号召力和吸引力有多么的强大。
这次活动的主办方是浙江嘉兴市知青联谊会,其负责人是曾获浙江公安系统“劳模”称号并担任过嘉兴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队长、治安支队队长、特警支队政委和嘉兴市公安局副调研员的张秋荣。为了把这次知青活动搞好,张秋荣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克服了种种困难,付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心血(在会议活动结束大家离开时,他的嗓子因过度劳累已不能说出话来)……真是一个一心扑在厚重知青情结上、令人无限敬佩的铮铮硬汉!
开幕式在嘉兴市西湖区凤桥镇4A级梅花洲景区异常宽敞的大礼堂里隆重举行。
在组委会副主任王建国等知青代表致辞后,嘉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越强等人,也分别代表嘉兴市委和各级政府在开幕式上讲了话。在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中,泛长三角第二届知青之歌文艺汇演和第九届泛长三角知青文化研讨会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 由各地知青文艺团体举行的四场文艺节目汇演中,精彩节目纷纷呈现,高潮迭起,令人目不暇接。场上场下互动,融汇成一个浩大的歌声海洋和到处欢歌笑舞、令人眼花缭乱情绪飞扬的欢乐大广场,这情景,真是令人无比激动和振奋啊! 在知青文化研讨会上,各地知青代表纷纷发言,认真交流。辽宁知青文化研究会会长于立波,在发言中,谈到了这些年来他对知青文化研究的心得体会与取得的成果;由他主编的《中国知青文化史》一书,已经得到了国家新闻总署的最终审批通过。对此,大家热烈鼓掌,为之祝贺。北京知青网站长兼北京知青杂志总编姜成武,在发言中谈到了他对知青文化研究的深刻认识;他认为,现在知青文化研究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在这些年深入研究与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现在对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作用的争论问题到了应当“拨乱反正、正本溯源”的时候了;同时,他还提出,知青文化的春天已经到来,希望大家共同为之努力,以更好的文化活动和研究成果来迎接知青活动更为广阔的发展新阶段。黑龙江吴定良、苏州范文贤等许多知青代表也分别做了精彩的发言。他们的发言,均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烈鼓掌与强烈的反响。 各地知青代表还相互交流了论文、知青书籍、报刊杂志。浙江瑞安知青代表姚永昌还为与会代表赠送了他们精心制作的以“钓鱼岛”为主题的2013年挂历,表达了中华知青强烈爱国的深厚情怀。之后,来自江苏苏州的知青代表,还强烈表达了他们争做下一届(第十届)知青研讨会东道主的迫切心愿。上海《黑土情》杂志总编翁德坤,武汉的刘晓航教授,嵊泗的邬志林,浙江杭州的刘立,安徽石台的杨在东,哈尔滨的王玉萍、杨在田,宁波知青网站长叶晓龙,重庆的江治国,上海的陈健、张传榜、刘德宝,山东青岛的金红星,宁波知青博物馆馆长叶亦通,香港的夏国基,以及崔永元公益基金“知青口述历史”团队负责人赵一工等共四十多人也都参加了研讨会。热烈发言的氛围,使研讨会一直开到了深夜。 古人云: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今人云:友到聚时方恨少,情到深处才觉浓。欢乐的时光,时间度过的飞快。10月18日,为期三天的活动,终于在大家依依不舍的告别声中落下了帷幕。但是,当张秋荣代表浙江嘉兴知青将“泛长三角知青文化研究会”与“知青之歌文艺汇演”旗帜移交给苏州知青代表的那一时刻,“明年我们苏州见”的欢呼声瞬间又震荡在嘉兴南湖桥畔,久久地廻响在阳光蓝天白云之中…… 正可谓:知青的情感与情深,是现在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和类比的!因为,他们拥有一个别人不曾存在的人生阶段,即:在国家处于极特殊的危难年代里的上山下乡经历;正是这段特殊的人生磨难与坎坷的历练过程,才铸造了这批堪称“共和国脊梁”的整整一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