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识之窗

在古诗词中追寻清明文化

时间:2017-04-03 11:07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989次
时代发展到今天,放眼四野,春光明媚,春和景明,我们应当在清明节礼感恩尽孝,增进亲情,缅怀先贤先烈的功绩,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前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里人们除了扫墓,还有很多民俗习惯。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每到清明节,多数人都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名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这一天,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细雨纷纷。诗人在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这种景象不仅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更是表达了世人清明时节的思想情感,因而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使这首《清明》诗流传甚广,成为清明诗的代表作。其实,古时描绘清明节的诗歌不仅只有这首《清明》,还有很多名篇佳作,就让我们一起在古诗中追寻清明文化,一窥古人在清明时节的生活习俗。
 
 
  作为节日,清明节的形成与“寒食”密不可分。在古时,清明节亦被称为寒食节,即禁火吃冷食,“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诗人卢象的这首《寒食》所讲述的即是寒食节的来历。相传,介子推乃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献公二儿子重耳的门客。后来在重耳成为霸主的时候,介子推却偕同老母隐居山林,不要封赏。重耳寻他的时候放火烧山逼他出来做官,他宁死也不出来,后来在他死去的柳树洞里,发现他留下的劝重耳勤政廉政的一首诗,后人感其大义,设寒食节,并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寒食节与清明节并举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由此也让清明节成为一个寄托哀思的节日。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在这一天,都要扶老携幼来到墓地,将酒食果品供祭亲人墓前,然后焚化纸钱进行祭拜。白居易有《寒食野望吟》诗:“乌啼鹊躁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写的正是清明节扫墓祭祀,缅怀先人,追悼亡灵的凄惨情景。写哀思逝者悲痛心情的,似乎要数高翥《清明》一诗最为著名,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日暮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苏轼的《江城子》词是清明悼亡词中的杰作,“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情感真挚,催人泪下,一代豪放派词人竟能写出如此缠绵婉约的词句,可见其对亡妻的思念之深。陆游也有“犹及清明可到家”的哀婉诗句,道出了千万游子清明盼归与亲人团聚的心声,流露出淡淡的无奈和惆怅……
 
  清明节是一个感怀人生、激浊扬清的节日。苏轼的《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表达了对人生几何的无限感叹,人生的无常,生命的短暂,倒不如清贫一点,简单一点,快乐一点,更有价值。黄庭坚的《清明》诗别具一格:“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诗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他感慨地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蓬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清明节还是世人结伴出游、野外寻春的时节。“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智慧的古人,对清明节不仅注进了厚重孝道的传统习俗,还加入了踏青赏春的浪漫元素。他们在寒食禁火、清明祭祖的同时,创造性地成就和沿袭了插柳、射柳、戴柳、蹴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荡秋千、放风筝等古老习俗。骆宾王的《镂鸡子》是较早记录唐人清明节活动的五律诗歌:“幸遇清明节,欣逢旧练人。刻花争脸态,写月竞眉新。晕罢空余月,诗成并道春。谁知怀玉者,含响未吟晨。”所谓“镂鸡子”,即指在鸡蛋上刻画花纹,是那时流行于清明时节的一种风俗。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宋人程颢在《郊行即事》中记述了郊外原野披上绿装,山花点缀其间之时,踏青的人们穿过柳荫,在春意盎然中尽情游玩的情景。
 
  时代发展到今天,放眼四野,春光明媚,春和景明,我们应当在清明节礼感恩尽孝,增进亲情,缅怀先贤先烈的功绩,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同时,无论喜与忧,乐与愁,两者兼容,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盛世清明,维护当下“清明复清明”的局面。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走向大自然,感受“清洁和明净”,不负大好春光,这才是弘扬清明节文化的意义所在。
 
 
 
 
 
 

解读清明节的历史

王学泰

 

  清明将至,现代人对清明节的印象除了放假和扫墓,能够讲出清明节的历史沿革的人恐怕不多,这篇著名文化学者王学泰的读史小文为我们讲述了清明节的历史变化。王学泰潜心研究历史几十年,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笔下生风,兼有文化的深度和历史的纵深感。

 

  “水至美则曰清”,“日月双悬曰明”,清、明二字叠加在一起,给人的感觉是天地之间,纤云四卷,清风吹空,光影四射,温暖晴和。这真是一个很美的形容词。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大多记物候,如芒种、小暑、霜降、大寒等,用形容词来定义节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一个。

 

  清明这个节气,按照时序,已属季春,江南已经是“拆桐开尽莺声老”了,为什么还用如此光鲜亮丽的词形容它呢?我想这与二十四节气是生活在北方的周人定下来的有关。《逸周书·周月》已经标明“清明”,《逸周书·时训解》也说“清明之日,萍始生”,春天带来了一片生机。清明在阳历的四月初(二十四节气现在虽属“阴历”一部分,但它的设立、推算是按照地球围绕太阳节律的),在北方,此时尚属春初,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气候开始稳定,天空一派澄明,上古先民逐渐把生活重心从室内搬到室外。

 

  《诗经·绵》写周族祖先“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这诗是写周人如何艰辛地建造家园的。顾炎武《日知录》中解释“陶复陶穴”引《易传》“上古穴居而野处”,并指出“陶复陶穴”是周人建造穴居或打窑洞。那时人们或住窑洞或住半地下室,没有采光,室内即使白昼,也是迷蒙一片,虽有窗户,但还没有发明纸糊窗户,更遑论玻璃。平常用木板或瓦牖挡着窗户,只有天暖和时,才能打开,放些阳光进来。

 

  入秋转冬之后,人要“冬藏”了(简直像熊在树洞中冬眠),把朝北的窗户用木板挡住,再用泥巴糊严,不使漏风(即“塞向墐户”),尽量防风保暖,可是光亮也没有了。整个一冬天,人们就生活在黑暗之中。春天来了,当它稳定下来之时,人们便从室内移居于室外,恢复“野处”,其心情可以想见,这一声“清明”道出他们对大自然、对春天由衷的赞美,也抒发出百十天里“冬藏”的郁闷。

 

 

  后世医家倡导的,春天早晨起来,“披发跣足,缓步广庭”,也是学习先民对“清明”的享受。因此,“清明”来了,也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此后的二百多天里,除了下雨刮风和睡觉大多时间都是过露天生活了,先民与大自然关系的密切和对大自然的依赖,是把大多时间放在室内生活的“文明人”不能理解的。

 

  清明节是一年中重要的节日,它的习俗都与先民从“穴居”到“野处”有关,如钻燧改火、淘井插柳、踏青、挑荠菜等。新春来了,三阳开泰,万象更新。冬天用于取暖、照明和烹饪的火种,不再使了换新的,于是有重新钻燧取火。唐宋两代,宫廷还以新取出来火,分赠予贵官豪门,唐诗名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就描写此事。淘井,也是除旧布新,淘出旧水,取用新水。插柳其意也在于迎接新春,留住春光,因为“柳者,留也”。辛弃疾的名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人们到郊野挑荠菜是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也带上一点绿色、春色,沾一点野味。

 

  唯独自宋代以来特别看重的扫墓,这倒不是上古所遗的习俗。孔子说“古也墓而不坟”,墓地没有隆起的标志,当然就不可能有扫墓祭祀之事。清初博学的毛奇龄在《辨定祭礼通俗谱》卷二《清明日、霜降日行墓祭礼》中指出,到墓上祭祀亡灵的习俗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孟子》中讲述的“齐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那位吃得满嘴流油的“良人”就是在坟墓间乞求祭祀之余的,可见当时就有了墓祭。

 

  宋代中叶以后,经济文化逐渐南移。形诸诗文的清明祭扫活动以写在南方者为多,而南方此时,桃李花期已过,苦多风雨,再加上祭扫活动就会给人以凄凉之感。晚唐杜牧那首“清明时节雨纷纷”本来只是写春雨之中路人的感受,与祭扫无关,但后人读此诗,那凄迷的境界,淡淡哀愁总会把它与清明时节对逝者的怀念联系起来。杜牧这首小诗影响极大(通俗诗歌选本如《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大多选此诗,明清时调还把它写入歌词),几乎为以后诗人歌咏清明节定了格。特别经典的一首是南宋吴文英怀念离去姬人的《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上阕)不仅怀念离人,更哀叹转瞬即逝的春华,词人把残花落蕊收集起来埋掉,还写篇墓铭,名之曰《瘗花铭》,以志悼念。大约《红楼梦》写林黛玉葬花就受到吴文英启发罢!很少再有人问一下这个节气为什么叫清明了。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