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下乡当农民的时候,唯一的一点好处就是在当地私下能够买到国家紧俏商品的凭证布票。
在计划经济年代里,布票是多么的重要!是多么的期盼!我记得那时候国家发给市民布票是一年一人一丈多。买针织商品要用布票,就是买个背心,裤衩,毛巾都离不开布票,所供应的这点布票根本不够用,所以那个时候人们穿戴很简单,穿补丁衣服那很平常,没人笑话。因为没有布票,我还买红领巾偷偷摸摸做游泳裤衩呢,因为买红领巾不要布票。
我插队的地方在山西临猗县,是一个盆地,地势平坦,适合种植小麦和棉花。正是这较好的条件和特点,当地人用棉花纺线、织布,俗称叫土布。你看吧,无论是大人和孩子穿的几乎都是土布衣服,加之当地人的经济也很拮据,国家发给布票能卖掉就尽量把它卖掉贴补家用。在我村也能买到布票,就是稍贵些;一角五分,在集市上也就是一角二分和一角的样子,最便宜时还卖到八分呢;可见当地农民的生活是很困难的的。
有一次,正是逢集赶会的日子,我和当地老乡搭讪;他们知道我要买布票,便很快的把我围了起来,争先恐后地都要把自己的布票卖给我。很快,我要买的布票就买够了。因为我们买布票是自己用和给朋友捎,也不是贩卖,所以买的布票总是有限。使我印象很深,令我至今难忘。布票买够之后,我就不想再买了。这时,一位当地中年妇女说把我的布票也收下吧!我说不买了,够了;那位妇女哀求的对我说:把我的布票收下吧!收下吧!这时,我看见哪位妇女眼眶里已经含有泪水了。看到这种情景,我没有任何理由拒收她的布票了。
我每年都要买些山西布票带回天津,再凭天津的副食本到大些商场兑换成当地的布票使用,有时候干脆就在山西买上白布做被里带回天津。
能办到的事当然不能忘记朋友,我有两位朋友是天津的老乡,他们在太原上班。我每次回津探亲往返,都要在他们这里驻足。他们得知我能买到便宜的布票,朋友传朋友,一来二去需要量就大了,我简直快成“布票贩子”了。但是,这样一来他们使用就更方便了,不用兑换直接使用就行了,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现在回想起来,在那困难的年代,能够帮助朋友解决紧俏商品,我还有些骄傲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