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岁月 > 回忆往昔

依靠组织下了乡

时间:2007-10-14 10:54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753次
 

    哥哥下乡之后,妈妈整天惶惶不可终日的等待着。每天,学校都有人来催促要我下乡。大院里的孩子象我这样的很多,妈妈总是在打听,能不能身边留下一个,但是,毛主席的号召谁也不能打破。

    就在这个时候,大院组织了去""五七""干校。听说总参的孩子都去了他们自己的干校,大院的孩子是不是能够组织起来一起去干校?这样,一来不会离家太远,二来是有组织的生活,父母亲能够放心一些。那年我15岁,哥哥1月份去了陕西农村,我就跟着大院的组织去了""5.7""干校,在天津附近。

    离开家的时候,妈妈为我准备了行李。家里最有用的就是战争时期爸爸用的马达子,就是能够放在马背上拖着那种帆布做的袋子,可结实了。妈妈把棉被放进去,还把衣服也放进去了。另外,还有一个钢纸箱子,这就是我的全部行头。那时,我的心情很激动,感觉到我也离开家了,终于可以自己一个人出门了,因为之前我连大院的门都很少出去。

    大院派了几辆大解放,就在礼堂前面集合。家里只有妈妈来送我,爸爸还关在牛棚里。我在车上冲着妈妈挥手,那感觉及其兴奋。就在汽车要开的一霎那,我看到妈妈的眼泪流下来了。因为,就在这一年,我和哥哥同时离开了家,妈妈心里面一下子就空了。这点我当时没有什么体会,就是觉得我比哥哥好点,好在都是组织在照应着我们。一路上,我们对着旁边其自行车的大喊大叫,觉得我们成人了,离开家了,那个高兴劲一直持续到了天津。

    现在北京到天津很近,路程很方便。但是那个时候很难,没有现在的高速公路。辗转一天的时间,我们到了天津西北角金钟河边的赤土村。下车后,要拉着绳索过河,过了河要走三里路。路是在芦苇荡里面修出来的,三里路走到了,看到了我们住的房子,部队搭的那种活动房子,就是一块块板拼接的。

   放下行李,赶紧抢到了自己的床铺。我刚刚把行李放到了一个靠窗的下铺,就有人告诉我,这里已经有人了,是我们的指导员(也是大院下放的干部)。我生气的说:""谁规定的指导员就要先占位置?我就要在这里睡!""结果指导员就在旁边,赶紧把自己的行李拿到对面的一个床铺,说:""那你就睡在这里吧,我睡你对面.""这样一来我到有点不好意思了。

    吃饭了,一天的路程累了,但是吃不下。这个时候想家了,知道这回是真的离开家了,坐在那里发呆。吃不下去,喝不下去,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从来没有离开过大院,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这回……黑暗中我哭了,指导员醒了,问我,是不是想家了?她陪着我聊了一会儿,知道了我的爸爸在大院是谁,还有,又聊了一些家常,慢慢的我睡了。后来才知道,指导员是文工团的徐俊,歌曲<红旗飘飘>的作者.那年她被下放到干校,也因为是女干部,因此成了我们的指导员.

      那一年,我15岁。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