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岁月 > 回忆往昔

1977:个人和民族的“诺曼底登陆” 郭 方

时间:2007-01-03 05:59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790次
 
                    1977:个人和民族的“诺曼底登陆”
 
                                     郭  方
 
        我知道自己能参加高考时,离考试只有25天了。
        1966年6月的一个早晨,第一节课在哄闹中散去。接着又是锣鼓喧天地废除了高考。我的大学梦在一片嘈杂中灰飞烟灭。第二年,父亲被打成“反革命”,造反派成天上门抄家,为了躲避迫害.我扒上了开往北大荒的火车。当时和我经常在一起的,还有四个同时插队、同样出身不好的同学,我们五个人一起发过誓:“读书是我们人生的义务和寄托.越不让我学,越要学。”喝酒打牌,我们会,就是迷不上,我们迷的是好学不倦。
        我的一位好友边看水闸,边背中国历代年表。还有学英文的、学语文的、学俄文的。怎么学?撕字典。背下一页,撕下一页,不留退路,背水一战。直到把一本字典撕完。
        读书,对那个时代的人来说,真可谓是一种信仰。我之所以从北大荒转插到内蒙古,很大程度是为了能在草原上收听英语广播。在极“左”的高压之下,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确实需要具备一点“地下工作者”的勇气、智慧、毅力和信念。
        1977年,我以375.4分考入北京大学世界历史专业。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自己当年是北京高考总分第一。这是20年之后,《北京日报》记者采访我之前,在市高招办查阅档案才知道的。  .
        我这样的人是比较“书呆子”的。书呆子有几种:第一种是把学问当成职业,工具型的:还有一种把读书作为进身之阶:再有就是像我这样的北京一些老高中生,这类人受过三种文化的熏陶: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苏俄文化。譬如我这人,从小读过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写一些古文,填一些诗词;西方古典文化、伦理道德、人的尊严与价值观对我们也有影响;俄罗斯文化中特别受普希金、托尔斯泰,包括屠格涅夫的那种民主主义、反抗沙皇压迫的精神的影响,也喜欢他们那种浪漫主义情调,包括后来苏联文学中的理想主义。后来上山下乡,我们这类人的精神支柱就多一些。不为生活苦乐浮沉荣辱所左右,反而以能多读些书来自得其乐,出身不好受打击也不自认卑贱。说句不客气的话,我们影响了一批当时没有多少文化、现在比我们有出息的人。
        当时我这样处境的人,要争得求知的权利,则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我不能当第二,也不允许我当第二。具体说.家庭出身是那个年代强加给我的包袱,它令我要么被淘汰,要么就必须拿第一。小学考四中、初中毕业考师大附中,是第一:1977年考北大,文科第一,作为北大当年“超龄”的老高中生破格录取:在北大上了一年又想考研,北大说,那你就先把这四年的课程给我考一下看,通过考试后,又以第一名考进了中国社科院,社科院也无先例录取大学一年级学生,又复试还是第一;后来考博士,仍然第一。我这一辈子有“五个第一”.几乎都是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去拼,只要是第二,就不行,早就完蛋了。
        所以我并非超前,我的选择可以说是悲剧的命运逼出来的。
        1977年的确值得我们珍惜。恢复高考.打破了十多年无视公正、无视科学地将“推荐选拔”视为正统的局面.统治了将近20年的“左”的思想体系是首先从恢复高考开始冲破的。邓小平起了决定性作用,也有一些高级干部、高级知识分子积极支持,一代知识青年积极响应。
        那是一个黄金时代。包括港台和西方在内的很多学者,公认那时的社会风气是正派、公正、民主、透明。l984年我在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时,一个英国的左派朋友就说:“中国是穷了点,但它到处充满了机会和希望。”
        如若仅仅把邓小平当成挽救了一批人才的“大救星”就失之浅薄了。相当多的国际舆论界人士认为中国改革始于农村,我却毫不怀疑地认为.改革开放的“预演”早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出台之前就开始了——这正是震惊全国的“恢复高考”。
        “恢复”不是复制。它包含了对“文革”的批判,对十七年教育的大胆的扬弃.所谓事关“阶级路线”的那个“政审”,邓小平亲笔改为“主要看本人表现”。七个字,字字千钧!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实际由此发端。应当说.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此一重大举措,具有否定过去、开拓未来的双重含义。所以,不论你是不是参加了高考,考试的结果又如何,总之,1977年的中国,整整一代人都在蓦然警醒:应该换个活法儿了!
        当我们这些幸运儿跨进大学校园时,已经意识到中华民族开始了她的“诺曼底登陆”。
 
 
 
         《我的1977))  陈建功周国平等著    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1977年冬天.500多万从18岁到30多岁、年龄不等的人从农村、工厂、牧区、学校、机关和部队涌向考场,业已中断10年的高考终于恢复了。1978年7月.又有600多万人参加高考。
        1978年的春天和秋天.两级学生先后迈向象牙塔.千百万被剥夺了受教育机会的青年看到了希望。被改变的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命运.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它意味着更深远意义的复苏和新生。
        为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本书编者约请20位有着77/78高等教育经历的当代作家学者撰写回忆文章,结集出版。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