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年青一代风采

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追求知识

时间:2015-03-14 12:21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499次
马克思22岁时就获得了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到底研究了什么呢?那就是: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追求知识?

 


 

 
       韩毓海教授带你重上马克思课


      北京大学中文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双聘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韩毓海擅长把马克思这样一位崇高伟人的浩瀚思想通俗化、生平亲近化,在一种轻松愉悦、趣味横生的氛围下,以一种贴心交谈的方式,为广大学生呈现出一位真实而又有趣、熟悉却又陌生的马克思。其著作不但被中纪委推荐,也成为市场畅销书。


      韩毓海教授最新作品《伟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读马克思》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马克思的个人成长轨迹,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代表性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等的主要观点,恩格斯、黑格尔等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关于人类劳动、现代文明、资本与金融、马克思对中国的意义等重要论述,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所展示的哲学、经济学思想,以及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尤其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北京晚报选摘《伟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读马克思》中的一节。马克思22岁时就获得了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到底研究了什么呢?那就是: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追求知识?马克思既不同意德谟克利特的怀疑论,也不同意伊壁鸠鲁的独断论,他开创了自己的“批判理论”。22岁的马克思思考的这个问题通向后来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说,当牙疼发作的时候,

      你的世界里也只剩下了那颗蛀牙


      马克思22岁时获得了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堪称特立独行、博大精深。马克思为自己的论文起了一个非常学术化的题目,叫作《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他追溯了西方文明的起源,论文首先面对的问题是: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追求知识?马克思说,古希腊有两种对待知识的方式:第一种是德谟克利特式的,德谟克利特认为感性知识靠不住,感觉的世界是假的。


      以观察太阳为例,有人看太阳是红的,有人看太阳是黄的,有人看太阳是鸡蛋黄那么大,我看到的太阳就从来没超过车轮那么大,但实际上,太阳不是车轮那么大,太阳很大。所以,感觉的世界是假的。


      那么,什么东西是真的呢?德谟克利特说,感觉世界背后的逻辑、规律才是真的。

 


 


      但伊壁鸠鲁的看法则不一样,他代表了第二种对待知识的方式。伊壁鸠鲁认为感觉世界是真的,你看太阳像鸡蛋黄一样大是真的,你用天文望远镜看到的太阳浩瀚无边也是真的,这是因为采用的工具和所处角度不同,没有绝对的“真的”。表象不同,只是因为我们站的角度不同、我们所采用的认识工具不同而已。


      马克思是从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之间的对立展开自己的思考的,他通过这个例子,来讲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差别。他说:“因此,我们看到这两个人在每个步骤上都是互相对立的,一个是怀疑论者,另一个是独断论者。”


      德谟克利特怀疑和否定眼睛里的表象,他的一生是个悲剧,他到处求知、不断自我怀疑,最后把自己的眼睛刺瞎了,因为他认为感性经验只会骗他。


      我们在求知的过程中,无一例外都会遇到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提出的问题。而老师们往往会告诉我们说,世界是客观的,客观的知识是不以我们的感觉为转移的。但是,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如果丧失了感觉和感觉器官——特别是如果丧失了眼睛,我们究竟怎样才能获得知识呢?

 


 


      丧失了感觉和认识工具、刺瞎了自己的眼睛,那么世界就会陷入黑暗和虚无,而我们所获得的知识也不过就是黑暗和虚无而已。


      让我们再来看看伊壁鸠鲁。在伊壁鸠鲁看来,大千世界是瞬息万变的,因而没有什么万古不变的规律,也没有脱离现象独立存在的“本质”;实际上,如果没有偶然性,如果没有奇迹,如果没有表象给我们带来的昙花一现的感官快乐,那么这个世界就真的太乏味了!


      马克思说:


      另一个(伊壁鸠鲁)把现象世界看作真实的人,则轻视经验,在他身上体现了自我满足的思想的平静和从内在原则汲取自己的知识的独立性。但是他从必然性的观点来考察自然,并力求解释和理解事物的真实存在,他的解释方法更倾向于否定自然的一切客观存在性。【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07.】


      马克思22岁时思考的问题非常了不起,它通向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后来说:人们的认识是从哪里来的呢?每个人的认识可能都对。这就是“人的社会存在”——你所处的阶级位置——决定人的意识。客观、中立的知识是不存在的。

 


 


      这样的看法,奠定了他后来写《资本论》的一个基本态度,这种态度就是“批判”。他说,世界上最广大、最深不可测的东西,就是人的眼睛,因为眼睛可以装得下整个世界,人总是通过自己的眼睛来认识世界的。但是,人们眼睛里的世界只是表象,表象世界只是一个经过我们的眼睛整理、加工过的世界,正如热恋者眼里只有他的情人,而对整个世界视而不见那样,当牙疼发作的时候,你的世界里也只剩下了那颗蛀牙。从这个意义上说,眼睛总是会欺骗我们,我们所见者,往往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东西。


      包纳他人视野的态度,就是马克思所谓的“批判”


      那么,这是不是说“客观的知识”是不可能的呢?当然不是的。恰恰相反,客观的知识,是由无数双眼睛里的世界共同构成的,于是,当你专注于自己眼睛里的世界的同时,必须知道:世界在别人的眼睛中是不同的,是另外一种样子。

 


 


      因此,在注视世界的时候,就必须注视他人的眼睛和目光,就必须知道,你对世界的认识绝不是唯一的。


      马克思后来这样总结道:


      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


      这种包纳他人视野的态度,就是马克思所谓的“批判”。马克思著作中最常见的两个字就是“批判”,连《资本论》的副标题也是“政治经济学批判”。

 


 


      “批判理论”是马克思开创的,“批判”是马克思对待知识的基本态度,正是通过这样的态度,马克思和恩格斯方才跨越了他们自己所处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从而能够虚心而真诚地倾听别人的声音,特别是这个世界上沉默的大多数——无产者和劳动者的声音。正是通过这样的态度,马克思才因为包纳了无数众生渴望的眼睛,而变得目光如炬。


      批判,首先是自我批判,是战胜自我。批判,也就是正视他人的眼睛,倾听他人的呼吁,并立志为别人做些什么。毛泽东所说的“为人民服务”的人生态度,就是从这样的认识论起点上建立起来的。


      “批判”也决定了马克思的写作方式和表述方式:马克思从来不是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在尽可能占有已有研究成果和他人观点的基础上,把自己的观点融入到对这些成果和观点的分析和批判之中。

 


 
 

韩毓海著作


      《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名列2010年度全国优秀图书排行榜总榜第一名,并收入《中国高层领导荐书集萃》。


      《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名列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大众好书榜”榜首,中纪委推荐书目,中央国家机关读书活动推荐图书。


      《马克思的事业:从布鲁塞尔到北京》:获评“2012至2013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书”,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迎接十八大重点出版物。


      《伟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读马克思》:2015年1月上市,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中国好书”及《光明日报》“光明书榜”。


      文图选自《伟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读马克思》(韩毓海著 中少总社)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