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岁月

感叹知青岁月---河塘救人与马车翻塘

时间:2013-06-14 05:06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070次
那些事情和经历早已过去,重要的是今天。如今,我们遇到事情还能不能挺身而出,能不能不顾自己、见义勇为?我想:能。因为,这就是我们知青用青春换回来的精神。

 


 

       1974年4月,126名来自北京市四个城区的初、高中毕业生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来到了北京市郊区的大兴县红星公社和义农场插场。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同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生活。这期间的点点滴滴都让我回味,同时也给自己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记得那是1975的年初春,早春二月的天气,寒气袭人。这天早上,我刚刚从北京的家里回到农场。到农场时已经8点多了,同宿舍的知青已经下地了,我扛起铁锹心急火燎的往地里赶。天气阴沉沉的,初春的雾气笼罩着天空,在我前边还有一个知青也在急急忙忙的往前走。透过雾气,隐隐约约看好像是田辰,长发披肩、腰板挺直是她显著的特点。人长得虽不是很漂亮,但在知青中还是很抢眼的,特别是她那高傲的气质,让人近而远之。我们虽然同是知青,但平时说话不多。看到她扛着铁锹走得很快,我没有叫她,只是远远地跟在后头。


      这时,不远处传来凄惨沙哑的声音:“来人呐,救命啊!”一声又一声从前边的河塘传来,而且一声比一声沙哑,一声比一声小。顺着声音,我和田辰同时急忙奔跑起来,我俩前后脚到了河塘边。


      这是一个三米多宽的河塘,河塘那边是农场的猪场,这边是通往农场的公路。也许,落水者她是为了抄近路,想从冰面上走过来到农场里。但因为冰面很薄,当她走到中间的时候,冰面一下子破碎了,于是掉到了冰水里;又由于被冰水下面的渍泥紧紧撮住了双腿,因此身子在逐渐下沉。这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女子,身子全部掉进河塘里。此时,泥水已经淹过了她的胸脯,她的嗓子已经喊哑了,双眼饱含着泪水。


      我和田辰跑到河塘边,二话没说马上救人。我们同时伸出铁锹,奋力往上拽。但是跟前的冰面也化成了碎块,用铁锹根本拉不动,她的体重足足够上我们两个人。田辰的劲儿比我大,她拉着我,我拉着河塘里的人,经过将近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俩终于把她从河塘里拉了上来。她浑身发着抖,嗓子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但还是用微弱的声音说谢谢我们,还问我们是哪个队的,叫什么名字。一听她问我们这个,我们俩也没顾得身上的泥水,只跟她说了一句:你快到场里去洗洗吧,就急急忙忙的下地去了。

 

      我和田辰不是一个小队的知青,我们就此分手各自找自己的小队去了。到了地里干活现场,队长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我也没做申辩,只是拼命地干活,把我拉下的活都给补上了。我想,田辰肯定也会挨批评的。中午收工后,在回宿舍的路上,听到大喇叭里播送着好人好事,“下面播送舍己救人、不留姓名的好人好事,今天在农场连接猪场的河塘里,上演了一幕惊心动魄的救人场景。救人的是两个北京女知青,她们救了人连名字也没留下,被救的人只记得有一个女知青的眼眉边有一个黑痣……”出卖我的是我的黑痣,可是我和田辰都没有当回事。人家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事儿很自然的就过去了。虽然田辰还是那样清高,还是经常迟到,有时还不出工,但她是个好人,我心里暗暗敬佩她。

 


 

      一晃儿,这事儿已经过去了半年。半年后的一天,天气非常炎热,下午更让人感到疲惫,人人都无精打采的。那天,我被安排跟马车干活,三匹军马也是懒洋洋的没有精神。赶马车的师傅让我在马车上待一会儿,他要去维修组拿个穿钉,说马上就回来。师傅走后,我在马车上坐了不到五分钟,就从马车上下来了。刚刚下来后,三匹军马不知什么原因,好像受到了惊吓,向前狂奔了起来。我眼睁睁的看见它们狂奔着,一头栽进了一个很深的河塘里。附近干活正在打歇的人们都跑到了河塘边,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时,赶马车的师傅边跑边喊着我的名字,脸色煞白。我被眼前突然发生的事儿吓懵了,两腿发软,只是远远地看着,已经没有力气跑过去。看到我安然无恙,赶车的师傅流下了眼泪,激动得差点把我抱起来。他也许以为我随着马车掉到了河塘里,已经命悬一线了。马和马车被吊上来了,可怜的三匹军马都受了重伤。

 


 

      此时,我想起半年前的池塘救人,也许是那次举动让我躲过了今天的一劫。田辰也很幸运,她在农场只呆了两年,第一批就被分回了北京工作。那时候,我正在上学,她分回北京后做什么,现在过得如何我不得而知,但我衷心希望她平安快乐!

 

       30多年过去了,真是弹指一挥间。知青岁月的一段段情景,似乎还历历在目。那时候,我们做的任何事情都很正常,也很平常,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炫耀,也没有什么光荣的感觉什么的。现在回想起来,在那时候,我们还真是做了一些好事,不过那也是很早以前的事情。


      那些事情和经历早已过去,重要的是今天。如今,我们遇到事情还能不能挺身而出,能不能不顾自己、见义勇为?我想:能。因为,这就是我们知青用青春换回来的精神。

 


 


        作者曹秀华,女,是北京郊区下乡插队的北京知青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