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纵横

周南感怀:香港回归,博浪方知沧海阔

时间:2016-12-13 04:11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2594次
即将到来的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回归过程一波三折。处在风口浪尖上的周南,在邓小平的领导下,面对尖锐复杂的斗争,历经22轮艰难谈判,一直保持着平静的心态,以静制动,泰然处之。

 

   新华社香港分社原社长、中英谈判中方代表团团长周南

 

 《诗经•国风》第一篇即为《周南》,其中有著名佳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眼前的周南却是一位温文尔雅,庄重练达的外交家,是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和香港回归的主要参与和执行者。

 

19464月,不满19周岁的周南,正在燕京大学就学。当时加入党组织要用假名,周南想起《诗经》中的《周南》,遂将原名改称“周南”。两年后,他进入解放区,后来进入外交战线,这个名字最终被写进了新中国的外交历史。

 

2014年,香港回归17年之际,记者和周南在北京朝阳门外的寓所中见面时,努力在这位老人身上,寻觅着《诗经》中有关周南的描述。周南却说,那时是带着“美好而朦胧”的感情入党的。“我们都不是了解了《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和科学社会主义,只是觉得国民党乌烟瘴气,共产党能带来新的风气。”

 

周南与子周元,女周弘
 

1945年初,在燕京大学第一学期后的寒假,周南约上一位同学去解放区的张家口。在那里,他们作为访问解放区的蒋管区大学生代表,被送到晋察冀边区招待所,看了《白毛女》《血泪仇》等进步歌剧,参加了为他俩组织的座谈会。几天的解放区之行,促成了他人生的一个转折。

 

1987年周南在《六十抒怀》中忆及此段经历:“投身激流内,同列尽豪英。昂首斥民贼,倜傥少年行。狂歌过燕市,枕地数繁星。未明湖畔月,玉泉山后坪。相对输肝胆,飞腾热血凝。”

 

周南的外交生涯实际上始于朝鲜战场,因为他负责管理美军战俘,归后来任外交部副部长的韩念龙领导。

 

新中国成立初期,驻外大使主要来自老红军,以及一些在解放区和白区从事党政工作的领导同志,韩念龙被派往巴基斯坦任大使时,点名带周南同去。在那里周南做了5年的“外交学徒”。他曾在1961年,随陈毅副总理出席解决老挝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与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展开外交斗争,并写诗为证:“寒雨连朝霰未收,万国宫里议春秋。迷蒙勃朗峰头雪,出没莱蒙水上舟。”

 

19623月,周南离京到坦桑尼亚赴任,5年后奉调回国。他亦曾赋诗记载当时的生活:“朔雪炎风俱是家,中华儿女自天涯。三分宇内终为主,一片丹心久著花。烽火千山繁鼓角,波涛百丈起龙蛇。椰林处处殷于血,无赖西风逐晚霞。”

 

 

在后来经过十年零一天的常驻联合国生涯后,周南回国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开始接触香港问题。1982923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首次访华。是时,号称“铁娘子”的撒切尔刚打赢马岛战争,想以主权换治权,继续由英国管治香港。撒切尔访华的第二天,邓小平对她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针锋相对地强调:主权问题不是可以讨论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

 

当时在场的周南回忆说:“那是一次非常精彩的谈话,后来解决香港问题的基调就是那次谈话定下的。”

 

 

1984125日,中英开始第二阶段第8轮会谈。周南从幕后走上前台,出任中方代表团团长。面对英方仍不断挑战中国主权问题,周南唇枪舌剑,丝毫不让。终于在1984926日,周南作为中方代表,与英方草签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同年12月,撒切尔夫人再次访华,中英两国政府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周南兴奋之余,写下一首七绝《香港回归日近》:“乾坤旋转瑞珠还,五世英灵尽解颜。莫道神州豪气减,看将挥写好江山。”

 

19904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同年,周南出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说:我访问马来西亚时,当地的新闻部长出来接待我,头一句话就问我,新华社香港分社每天发多少条新闻,我说对不起,一条没发。只是在特殊的情况下,用这样一个特殊的名称。

 

周南履新之际,以“春在枝头”四个字赠予港人。港媒纷纷寻查这四个字的出处,最后一位大学教授查出,出自一首宋诗绝句:“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暗示香港大好春光的到来。

 

 

过渡时期的香港,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暗潮汹涌,各种力量错综复杂。特别是199210月彭定康出任港督以后,单方抛出违反中英联合声明、违反基本法、违反中英已达成关于选举问题协议的方案,形势异常严峻。周南请示邓小平,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英国人想从所谓的“民主”入手,来损害我们的主权,继续由他们的力量来管治香港,这个问题不能让步。这不是简单的多几个或少几个议席的问题,这只是表面现象,看不清就上当了。

 

 

香港回归,一波三折。处在风口浪尖上的周南,面对尖锐复杂的斗争,历经22轮艰难谈判,一直保持着平静的心态,以静制动,泰然处之。自1991年起,撒切尔夫人数次来港,均约见周南。周南则在新华社香港分社赤柱别墅设宴款待。开始几次还谈及香港问题,后来相见时在政治上已无共同语言,乃即兴谈风花雪月、文化和音乐等话题。

 

谈及今日香港的情势,周南回忆说,小平同志在香港回归中英协议达成之际,就曾指出“总会有人不愿意彻底执行中英的协议”,这正是我们今天面对的现实。要保持香港持续稳定和繁荣,就要减少和抑制不稳定与不和谐的因素,增加稳定与和谐的因素。

 

 

1951年派驻巴基斯坦,到1997年从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位置上退休,周南外交生涯长达46年,他的名字和香港回归的传奇联在一起,也同夫人黄过的名字如影随形。黄过与周南是燕大同学,一起参加地下党,一起奉派国外,一起进驻香港,共同经历60年风雨。黄过原名黄敏琪。后来,进入解放区工作时,组织上为安全要她取个假名,她说,我刚过来,就叫“黄过”吧,遂沿用至今。

 

周南和黄过于195010月结婚。婚后第二天,周南要求参加抗美援朝的报告被外交部批准,次日他就作为领队,被编入“总政工作队”出发赴朝。20096月,黄过在京病逝,周南怀念不已,为夫人写了多篇悼亡诗,思念之情跃然纸上。如《记梦》:“朔风呼啸掠窗前,寒夜孤衾未晓天。恍见亡人门外入,悄然加盖一床棉。”

 

  1961年参加老挝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时在湖滨别墅外合影,号称“四美图”。右起:韩叙(后任外交部副部长)、冀朝铸(后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周南、钱嘉东(后任周恩来秘书,现任外交部长王毅父)。

 

周南对外交事业殚精竭虑,对文学和古籍,则终生陶醉,两者并驾同驱,使紧张的外交工作和悠然自得的静读,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他说,1948年燕京大学毕业时,他曾一心想从文;1981年结束10年常驻联合国的工作回到北京时,最想做的事情也是研究古籍。19849月,周南就任外交部副部长,在办公室里,也常常放几本古书,午休时间忍不住翻一翻。而在“文革”中,他被下放到外交部江西干校时,每天自得其乐地翻《后汉书》,当时还有人向上级反映他“思想空虚,觉悟不高”。

 

周南对莎士比亚、汤显祖的许多作品倒背如流,不时引经据典。1986年中葡两国关于澳门问题谈判取得重大进展后,记者们蜂拥而至,周南则咏诵了刘禹锡的诗句作答:“睛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从此,有些记者来访周南时,常在行囊中带几本唐诗宋词。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中有些人组成了“香草诗社”,并向委员们征稿。周南写了一首《咏香草》作为纪念:“四载辛勤业,雄文铸九章。美人还迟暮,香草自芬芳。天漏终能补,国魂势可张。百年颠沛裹,世事几沧桑。”香港高级公务员协会特意给周南送来一块银牌,上书“举重若轻,好整以暇”八个字,概括为周南之风。

 

 

退休后的周南,“息影林泉下,时还读我书”。每天拿着线装书手不释卷,几乎到了“夜不读书难自眠”的状态。他还先后出版了《诗歌与外交》《周南诗词》《遥想当年羽扇纶巾》《身在疾风骤雨中》等多部著作。他的诗因有感外交事件而发,因闲情逸致所至,其中,围绕香港回归事件的诗作有《香港回归日近》、《甲申感事》、《遣怀》等数十篇。

 

很多从事外交工作的人,都对诗词有很深造诣,陈毅、韩念龙都如此。外交工作需要理性,但干巴巴的理性就没意思了,应该融合一些感性。在中英谈判进行到第20轮时,重大障碍已经一一扫除。周南想请英方代表团团长伊文思大使去三峡旅游,并引用了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伊文思紧张地问:“你说的‘两岸猿声’是不是指英国和香港那些反对回归的人?他们听了会不高兴吧?”周南说:“这不要紧,我讲的是‘猿’,没有讲‘人’,谁承认自己是‘猴子’呢?”

 

 

在港期间,周南喜欢考问一些年轻记者,让他们背一背中国各个朝代的名字,很多人答不上来。周南不满地说,他们可以把维多利亚、伊丽莎白女王说上老半天,却把自己的祖宗忘了,唐宗宋祖、秦皇汉武都想不起来了。他们不懂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只会几句洋泾浜的英文,“言必称希腊”。说到此处,坐在沙发上的周南向记者翻开《周南诗词》,读起《江南行》中的诗句:“悠悠五千载,风流孰与伦。浅人轻弃掷,何处立本根。要当承伟业,舍陈焉出新。我需宁作我,不羡域外民”。

 

 

“博浪方知沧海阔,攀峰又见碧山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并继续繁荣发展,周南作为国之重臣,完成了国家和历史的使命,在北京的家中,开始了“无案牍之劳形”的读书生活。尘封的往事从他平和的语调中娓娓道来,却尽是当年的惊心动魄,疾风暴雨。遥想当年羽扇纶巾,历史的风云犹在眼前。

 

(作者罗海岩瞭望周刊社副总编辑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