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纵横

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沿革

时间:2012-04-06 02:24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2322次
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最早前身——“中国工农红军总指挥部特务团”,是红军北上抗日,进入陕北根据地,取得直罗镇战斗胜利后,为更好地保卫党中央和红军总部,于1935年12月下旬在陕西省延长县正式成立的。

      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最早前身——“中国工农红军总指挥部特务团”,是红军北上抗日,进入陕北根据地,取得直罗镇战斗胜利后,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需要,加强警卫工作,更好地保卫党中央和红军总部,根据中央军委关于扩建警卫部队的决定,于1935年12月下旬,在陕西省延长县正式成立的。团辖三个步兵连,一个炮兵连和一个工兵排,无营部。以军委警卫营一连,军委教导连(一方面军长征归来的干部组造)和十五军团青年连,依次编为一、二、三连,总部炮兵连(红一、三军团炮兵营长征后缩编而成)和工兵排编为团的炮兵连、工兵排。团机关有参谋、军需员、通讯员数人。全团共600余人。团成立时,在延长县城召开了大会,宣布了干部任职名单,总部授予团旗一面。首任政委邱创成。
      特务团成立后,除炮兵连在瓦窑堡单独执行任务外,其主要任务是警卫毛主席和红军总指挥部。
      组建团的几个连队中,以军委警卫营一连成立最早,是卓有功绩的一个模范连队。军委警卫营的前身是井冈山红军特务营。该营是一九二八年九月,毛主席指挥红二十八团打垮了赣南敌军独立第七旅刘士毅部队后,十月,湘敌驻桂东的阎仲儒部一百二十六人投诚我军,以此为基础编成的。全营辖三个连,约四百余人,营长毕占云。一九二九年春,红军主力转至以瑞金为中心的赣南、闽西根据地后为改变该营成份,除留部分营连干部和骨干外,其余人员全部调出,补入红四军,再由红军中选一批老战士充实连队,改称为“中央军委特务营”。一九三三年第四次反“围剿”后,总部精简,军委特务营取消营部,由三个连缩编为警卫、防空两个连。一九三四年八月,又以军委警卫连和防空连为基础,补入瑞金、兴国新兵,扩编为“中央军委警卫营”,辖三个步兵连,一个防空排、一个工兵排,担任警卫军委的任务。红一连主要是担负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的警卫工作。该连在政指袁宫庭同志的带领下,自一九三四十月随军委从瑞金长征;至一九三五年初到达贵州,部队无一减员,被红军总政冶部《红星报》誉为“巩固部队模范红星警一连”。此时,杨梅生任警卫营营长,赖毅任政委。一九三五年六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军在四川省的理番、懋功会师后,决定分左右两路军继续北进。开始警卫营全部跟随右路军行动,不久,右路军通过马巴雪山下的栈道时,为保障部队安全通过此处,警卫营奉命留下营部和二、三连,防空排但任警戒。营部和二、三连,防空排完成任务后,编入红九军团(后改编为120师718团一部),警卫营红一连和工兵排跟随右路军继续北上,担任毛主席,周副主席和党中央的警卫工作,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十二月编入总部特务团序列。
      一九三六年一月二十六日,毛主席率领红军东渡黄河,抗日讨逆,举行东征。特务团跟随总部参加了东征。红军东征的消息传到瓦窑堡红军医院后,伤病痊愈的红军干部、战士,积极要参加东征战斗。即奉命临时编为一方面军归队的独立团,组成三个连,由同时出院的红一军团一师三团团长曾保堂和总支书记严雄同志带领东进,寻找红军主力。途中,又扩充了三个新兵连,全团共七百余人。一九三六年三月,独立团到达康城镇总部驻地。一九三六年四月,奉总部命令,总部特务团与独立团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特务团”,编有四个步兵连(独立团的一、二连为一、二连,特务团的一、二连为三、四连),一个特务连,一个炮兵连,一个卫生连队,及通讯、骑兵、侦察三个独立排。团机关设参谋处、政治处、供给处。全团共一千余人。团长曾保堂,政委邱创成,参谋长郭斌,总书记严雄。团的主要任务警卫毛主席和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其中三连专门在总部担任内卫(即军委警卫营1连),为总部站岗放哨。五月,特务团随总部回师西渡,进行西征。
      十二月十二日,西安事变后,为执行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援助主张抗日的友军,团随总部由“三边”地区开往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担任西方向的警戒。
      一九三七年二月,团于云阳镇扩编,补入部分总部机关精简、伤愈出院人员和扩红新兵,扩编为三个营,每营三个连。其中,一连编为七连,四连编为五连,二、三连和炮兵连、特务连编制未变,新组建一、四、六、八、九连。团直有特务连(骑兵排、侦察排编入)、通讯连(排扩编)、炮兵连由瓦窑堡归建,团机关设参谋处、政冶处、供给处、卫生队。此时,团长曾保堂调红大学习,由红六团团长朱水秋接任团长。团的任务是:一营担任总部内卫,二、三营和团直担任总部外部警卫。
      五月初,团奉命以一、二连为基础,抽调各连骨干,组创第四营,由一营营长谢周仪、总支书记严雄带领至延安(该营至延安后,九月脱离团的序列,隶属中央警备团,即现八三四一部队前身)。
      第四营调走后,军委警卫营由组织股长肖光明带领补入我团。该营到达后,即打乱建制,充实各营、连。五月下旬,团云阳镇补入部分新兵,为三四制,原七连编为一连,原六连编为三连,原三连编为六连,原四、五、八、九连,团直特务连,炮兵连,通讯连及团参、政、供、卫机关和机枪连,全团近三千人。团长朱水秋,政委邱创成,参谋长刘兴隆,政治处主任肖文玖,供给处主任况开田。全团部队人数多,政冶素质高,武器装备好,基中二营共产党员占百分之八十以上。此时由二营担任总部内卫,六连为总部站岗(即军委警卫营1连)。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爆发,中国人民开始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八月,团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司令部特务团”。其主要任务是警卫朱总司令和八路军总部。九月,团随总部从云阳镇出发,开赴抗日前线五台。到五台后,二营警卫总部,三营到代县的于口镇、峨口镇一带执行侦察警戒任务,阻止日寇对总部的侵犯,其余部队就地开辟群众工作,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发展地方武装。十月中旬,总部命令一一五师副师长聂荣臻同志留守五台山区,创立根据地,坚持敌后游击战争。我团奉命将三营的九、十、十一连和抽调机关熟悉情况的同志,由团长朱水秋、参谋长刘兴隆、主任肖文玖、供给处主任况开田带领留在五台开展敌后根据地工作(仍属团建制)。特务团主力,在政委邱创成带领下随八路军总司令部向晋南转移,由五台返回洪洞。十一月二十一日,团到达洪洞马牧后,补入红四方面军归队人员五、六百人和谢振华带来的新兵,充实部队,编为三三制。一连与五连、二连与七连对调、十二连编为九连。三、四、六、八连及团直机关编制未动。全团共三千余人。此时,政委邱创成调八路军总部,组建炮兵团,团炮兵连亦调临汾,谢振华继任政委,李志明任政治处主任。十二月初,成立了晋察冀二分区,朱水秋团长调二分区任副司令员,我团留守五台的同志也调归二分区制,黄鹄显继任团长,尹先炳任参谋长。一九三八年初政委谢振华调延安学习,李志明继任政委,尹先炳任团长,欧致富任参谋长。从此,团在担任警卫八路军总部的同时,随总部在武乡、辽县、襄垣、屯留、潞城一带,宣传群众,开展太行根据地工作。九、十月,开往襄垣大黄庄进行整训。
      一九三八年起,团曾编有两个五连和两个六连,新五连随总政组织部长周桓到冀中吕正操部队帮助训练干部,老五连随团活动。老六连长期在总部担任内卫,新六连在河南渑池至阳城、高平、襄垣一线保护兵站。
      一九三九年初,团在襄垣县大黄庄整训期间,补入部分新兵,扩编为三四制,即三个营,十三个步兵连(欠十二连),新编九、十连。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连未动,九连编为十一连。团机关、团直除1938年下半年由总部调来一个山炮连外,其余建制未变,全团共三千余人。团长尹先炳,政委李志明,副团长欧致富,参谋长李东潮,主任黄胜明。二月,新建的九、十连奉命与一一五师的两个红军连队对调,以一一五师特务营二连编为九连,以六八六团特务连编为十连。
      一九三九年十月,团奉命将三营和全团以下副职干部由姚敬芳带领开赴太岳,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后奉命以此为基础,补入太岳游击队,成立“特务第二团”,编三个营,一、二营由太岳游击队编成,三营编为“特务第二团”的三营。团长姚敬芳,政委李志明。成立特务二团后,团主力改番号为“特务第一团”,一、二营和团直机关编制未动,缺三营。团长李东潮,政委曹光林。整编后,团驻于襄垣西营附近地区警卫总部。
      一九四0年四月,特务二团于武乡洪水镇归建,特务一、二团合编,番号仍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特务团”。特务二团三营仍编为三营,一、二营拆散,补入各连,干部大部调延安学习,部分回单位。合编后,团仍编为三四制,团、机关编制未变。全团共三千余人。团长欧致富,政委曹光林,副团长陈波,参谋长陈雪道,主任邹开盛。团的主要任务是警卫八路军前方总部。
      一九四0年四、五月,老五连随中央巡视团到敌后活动。同年十月,关家垴战斗后,山炮连调归总部,三营的九、十一连调良沟守卫兵工厂,代号为良沟自卫大队一、二连,新编三、四连。团补入晋察冀新战士五百余名(全是共产党员),编为三三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连未变,十连编为九连(686团特务连),团机关、团直除机枪连改为机炮连外,其余未变。郭林祥任政委,其余首长未动。此时,团部驻扎在武乡寨坪村,主要任务是保卫黄崖洞兵工厂,帮助修筑工事,后参加了保卫黄崖洞水腰兵工厂的战斗。
      黄崖洞保卫战斗后,一九四二年春,为贯彻执行党中央“精兵简政”方针,团奉命由甲种团缩编为丙种团,辖五个步兵连,原一连仍为一连,原二三连编为二连,四连编为三连,五、六连编为四连,七、八连编为五连,原九连(即686团特务连)拆散编入各连。特务连、机炮连制未变,通信连改为通信队。团机关仍设参谋处,政治处,供给处、卫生队,全团共一千余人。团长欧致富,政委邹开盛,副团长赵玉珍,参谋长郭双江。与此同时,总部成立警卫营,辖四个连,以团长期在总部担任内卫的老六连(军委警卫营1连)和随中央巡视团的老五连(即东征时的老1连),调往良沟的老九连(115师特务营2连)以及总后警卫队,依次编为警卫一二三四连。全营约七百余人,由我团六连连长唐万成同志任营长,一营教导员邓家辉同志任政委。(实际上此时前总特务团已经没有老连队了,都调到了总部警卫营)。
      一九四二年至一九四三年间,团于武乡左会,寨坪和辽县千莫川一带地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此期间,全团排以上干部分两批到麻团总部参加了整风学习。一九四四年,团除担任警卫、生产任务外,开展了大练兵运动。
      一九四五年一月,二连调豫西军区。团补入部分新兵新组建了二连。此时,团长欧致富调延安学习,钟明锋任团长。
      一九四五年四月离寨坪村,奉命调移驻左权,并与总部警卫营合编。团命名为“朱德警卫团”,编为三三制。原团的步兵一、二、三、四、五连,依次编为一、二、三、七、九连;原警卫营的一、二、三、四连,依次编为四、五、八、六连。(主力是4、5、8连)团直有特务连、机炮连,原通信队改为通讯连。机关有司令部、政治处、供给处卫生队。命名时,于辽县桐峪镇召开大会,滕代远副参谋长与会宣读了命令,公布了营以上干部任职名单,颁发了团旗、团章。全团二千余人。团长钟明锋,政委陈志彬,参谋长许小达,主任邓家辉,副主任张力行。团的主要任务是警卫八路军前方总部。
      同年七月,为发展革命形势,壮大革命力量,团奉命抽调一营营部和一、二、三、七连,团机关参谋、干事、军需员数人,组建新团,番号为“警备一旅二团”,由政委陈志彬,一营长邹昌茂带领南下(后因日寇投降,改为北上,沿革发展成现在的五十四军四八三团),此时,朱德警卫团团长仍是钟明锋,参谋长许小达,主任邓家辉,副主任张力行。司、政、供、卫机关及特务连、通信连,机炮连、二营全部,三营(欠七连)仍在老团,番号仍为“朱德警卫团”,后调来唐兴盛同志任政委。九月,团在上党战役中,补入辽县、榆社新兵七百余人,补建一、二、三、七连,编为三三制。上党战役结束后,钟明锋调走,唐兴盛任团长,邓家辉任政委。
      一九四五年十月九日,于山西襄垣县亭镇,团奉命编入晋冀鲁豫军区三纵七旅序列,番号为“二十一团”。在旅的领导下,参加了解放战争。
      一九四九年三月,于安徽阜阳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九十三团”。一九五一年三月,部队入朝作战,团随师调归十二军建制,番号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二军三十一师九十三团”。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上甘岭战斗后,六十二军一八六师五五三团九连奉命与我团九连合编(该连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连队,徐向前司令员曾授予“老虎连”光荣称号;并赠给了“老虎连”锦旗)。一九五四年四月,部队从朝鲜凯旋归国,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十三团”番号。一九七0年五月,于安徽省宿县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军三十六师一0八团”。1998年,36师缩编为36旅,108团番号撤销,其团旗由36旅炮兵团继承。
      抗战时期,负责前总指挥作战的彭德怀比较信任的部下主要是作战科长王政柱和警卫连长唐万成。42年反扫荡总部突围,彭德怀就是在唐万成保护下突出去的。
      唐万成(1913-1984), 甘肃省霍州县人。
      1913年6月生于一个贫苦的雇农家庭。1931年12月在中央红军第三次反“围剿”中随二十六路军在江西宁都起义,参加红军。193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前方总部警卫连长、营长,太行第二军分区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太行第四军分区团长,第二野战军第九纵队二十七旅副旅长,十五军四十五师副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四十五师副师长。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守备十九师师长。1963年6月任菏泽军分区司令员,1969年2月兼任菏泽地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0年离休移居河南省焦作市,1984年1月病逝于焦作市。唐万成同志戎马一生,先后参加了第四、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上党、平汉、淮海、两广等重大战役。1951年前后率部参加了江西剿匪。
      在朝鲜战场上指挥了著名的上甘岭战斗,战功卓越,被授予大校军衔。
      离休后,始终保持老红军、老党员的光荣本色,长期担任校外辅导员,焦作市军分区干休所党委副书记等职。1982年焦作市人民政府授予他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光荣称号。1982年享受副军职待遇。1983年6月被原武汉军区通令嘉奖。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