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德国汉学家顾彬对中国当代文学“垃圾论”的批评引起广泛争议,近日他在接受采访时再发尖锐之声。这次,这个德国老头将矛头对准了中国文坛的普遍现象——作家写剧本。
顾彬发炮 剧本不是文学是垃圾 关于中国文坛的现状,顾彬此番又提出了诸多批评意见,其中“作家写剧本”的现象让顾彬非常不解。顾彬坦言,作家马原转投编剧的事让他非常失望,“我在柏林举办文学活动的时候,马原公开对我说他不写作了,要写电视剧。但剧本不是文学,那是垃圾,马原在出卖自己,一个严肃的作家不应该这样。”在顾彬眼里,创作剧本限制了作家的发挥,因为作家在剧本中表达的根本就不是自己的意愿,中国很多作家一陷入剧本创作便丧失了对文学的崇敬之情、丧失了作家最起码的尊严。然而就普遍穷困的作家而言,创作剧本无疑给自己带来了一笔客观的财富,对此问题,顾彬表示理解,但决不赞成,“生活确实是一个障碍,但他为什么不在上午写他自己真正要写的作品,下午、晚上写剧本?” 除了“作家写剧本”一点,顾彬还公开指出了他眼中的中国作家的诸多陋习,诸如不学外语、不搞翻译,不关心前途等等,指责中国作家有空就喝酒、吃饭。 业内回应 ○正方 格非:顾彬说得在理 “作为一个著名的汉学家,顾彬既然这样说,肯定有他的道理。”著名作家格非表示,他还没看过这番言论,对于顾彬的“中国作家不关心前途,有空便喝酒吃饭”一说他不便回应,但“作家写剧本”一事,他认为顾彬的观点是正确的。“我始终认为,为电视剧编剧也是一种创作,但是这种创作所受限制太多,要受制于导演、观众甚至演员,要更多地考虑他们的想法。”格非表示写小说和写剧本完全是两个行当,“有人要影视版权,我卖了就得,决不参与编剧。” ○反方 王海鸰:契诃夫丧失尊严了吗? 著名作家、曾为《牵手》《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大校的女儿》担任编剧的王海鸰,算是作家当编剧的典型代表了。虽坦言创作剧本对作家创作是有影响,但王海鸰认为顾彬的观点比较草率,“我是无名小辈便不提了,但老舍、张爱玲名气够了吧,而且话剧剧本比电视剧剧本受限制更多,如果老舍、张爱玲名气还不够,契诃夫够了吧,这些前辈都是既写小说又写剧本,也没见得影响他们成为著名的作家。”王海鸰称小说和剧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关键是作者如何调整自己,说什么“写剧本就丧失尊严”其实是那些所谓捍卫纯文学的人多虑了。 何三坡:顾彬是“盲人摸象” 相比王海鸰还算客气的反对声,文化批评家何三坡则丝毫没有给这位著名的汉学家留情面。“顾彬就是一个摸象的盲人,而他的诚实让他显得更加有趣。老实说,我非常喜欢这个有趣的德国人,他向往中国文化这头大象,但很遗憾,他摸到的是这头大象的蹄子,他还一直在积极举手发言,他的声音尖锐刺耳,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