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话题 > 社会广角

质疑央企“盛宴”

时间:2007-01-25 11:13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524次
                    
                                  质疑央企“盛宴
 
                                          李 松
   
      近年来.一些央企老总的“大方”,及其员工的高收入、高福利,始终处在舆论的“风暴眼”。记者了解到,这些企业主要是石油石化、冶金、通信、煤炭、交通运输和电力系统。
   
豪华“央企
        客观地说,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普通员工正渐渐淡出高收入、高福利的“双高”光环,但电力、电信、烟草及能源等垄断央企的高收入仍遭社会广泛质疑。
        某些央企的“豪华”特色在于,一方面上报国家亏损,另一方面花起钱来却又大手大脚。
        2006年8月22日,南航正式推出第四套空姐制服,近6000名空姐统一换新装。据透露,每位空姐的整套“行头”造价近万元人民币,粗略计算花费将达6000万元人民币。
        而同月上旬,据南航发布的半年公报,2006年上半年南航亏损总额达8.35亿元。
        2006年3月,中国联通大动作更换司标,对于联通这样一个营业网点遍布各地的全国性大公司来说.据业内人士透露:“此次更换司标,中国联通砸进数亿!”
        央企内部高层高薪、高职务消费以及员工高收入高福利,同样遭到社会的质疑。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一些央企负责人年薪平均是职工的l3.5倍,如果加上职务消费、公款消费、无偿配备的轿车等消费部分,是一个巨大的“黑漏”!
        除央企高层外,普通职工也拿高于社会一般水平的高收入。数据显示,在国资委监管的l69家央企中,内部职工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的员工,特别是央企“十二强”员工的平均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倍一4倍,是中部地区平均工资水平的l0倍。
        “单位不是没钱发,而是愁于找不到名目。”一次朋友聚会上,在某央企工作的一位朋友趁着酒性发表了一番“即席演说”,令在座的人大开眼界:“我们单位员工每月都有报销任务,即l500元的超市购物和1000元的汽车油票,完成任务就等于报销了2500元。超市小票好弄,但油票对于没开车的员工来说,就不是那么好办了。所以领导经常批评,说连钱都不会花,你还有什么本事?”
“只比薪水.不比水平”
        某些央企何以处处显示出如此“大方”?有专家坦言,关键在于央企独享国有资本收益,缺乏约束机制,“只比薪水,不比水平”的观念盛行。
        记者了解到,按照现行的政策,央企的税后利润归其所有。这就是说.所有央企名义上归全民所有,但公众并不享有收益权,央企赚再多的钱,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成为它自己的“家庭盛宴”。
        “一些央企奢侈之风盛行,主要是当前国有资产管理缺乏必要的监控手段。”有关专家告诉记者,“这些央企亏了要国家补,赚了自己用,老总的收入动辄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
        “不少央企靠拥有国有资产和对国家权力的垄断,不仅占据着国家的土地、资产、机器和装备,而且占据国家对产品经营的垄断权、定价权、进口权以及巨额利润的分配权。”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成言教授认为,“由于监管制度的长期缺失.一些央企负责人的职务消费项目杂乱、支出随意、管理失控。另外,央企负责人的职务消费.包括业务招待、差旅、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等,也普遍存在‘暗箱操作’的问题。”
        “有的央企负责人‘薪酬向上攀,贡献向下比”’,北京一位公务员认为,不应该“只比薪水,不七水平”,以外国企业、非公有企业作参照系,变着法子制定自己的“高薪”政策,却不看人家的经济效益、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
   
全民的钱要全民用
        有研究显示,我国目前基尼系数为0.46.收入分配已相当不均,对此。垄断央企难辞其咎。
        “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很多,但垄断造成的机会不平等无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电信、石油、金融等垄断行业收入偏高直接拉大了全社会居民收入的差距。”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国资委代表全民履行出资人的职责。
        “国资委应切实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对国有资产进行全程监管,不断完善管理制度,采取得力措施对垄断央企的高额利润进行收缴和平衡,以此充实国库,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将央企一家之私转化为全社会的福利。”北京中盛律师事务所杜立元律师认为,“监管不严,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滋生腐败,导致收入差距过大,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垄断央企高利润和高福利容易产生两个经济代价:一是投资回报率低,生产效率低下。企业亏损了,国家来买单补贴:企业盈利了,企业就发放高工资和高福利。
        有专家指出,早在十六大报告中,我国就提出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但在实际操作中.相应的决策仍嫌缓慢。
        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资委,近3年来不断出台国有资产管理政策。2006年6月22日,国资委又公布《关于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的指导意见》,要求央企在2006年年底前把规范职务消费的制度规章建立起来,从2007年起严格实施。
        但是,  “国资委最大的权没有落实,就是收益权。”2005年底.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因为出资人最重要的权是收益权。”
        这实质性的一步即将迈出。据悉,财政部和国资委已达成一致.由财政部负责编制总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资委负责编制l66户中央企业国有咨本经营预算。
        “这将使得央企将不再能独享一年6000多亿元的利润.而要开始向国家这个出资人上缴收益。”
        同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近期发出通知,要求对工资增长过快、工资水平过高的企业,从严审核其挂钩经济效益基数、工资总额基数,将其浮动比例由0.75下调至0.6以下,并严格执行新增效益工资分档计提办法。这一通知被媒体称为“限薪令”。
        实际上,各种改革措施在很早就有人提出,但落实甚微。
拿谁的钱“修复形象”?
        在饱受社会一系列关于行业垄断的指责后,首先,发起“减薪风暴”。在各种压力下,电力行业率先喊出了“减薪”的口号。有报道指出,电力部门将掀起减薪风暴,幅度高达30%至50%,以舒缓垄断行业收入过高引发的不满情绪。
        但有专家质疑,当国企盈利还未能向国家分红时,“减薪”风暴只是一种姿态。
        其次,慈善捐助。2006年10月30目.在希望工程实施17周年之际.一家央企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2亿元。据悉,这是17年来国有企业捐赠给希望工程的最大一笔资金。
        就在2006年10月25日。同一家央企也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6000万元人民币。
        短短六天之内。这家央企就向社会捐赠l.8亿元!
        “如此‘豪捐’的目的,很大一部分跟急于改善自身的企业形象有关。”
        第三.发布形象广告。金黄色的沙漠.渺无人烟的旷野,一位员工站在火红的加油站大厅下,热情地等待着每一个有可能路过此地的过客……2006年3月,这条以“不仅着眼于企业利益”为主题的形象广告,频频出现在央视晚7时的《新闻联播》之后的黄金时段上。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杨钟红副教授认为,“央企不应该砸巨资做形象广告,央企高额利润的一部分是以消费者的福利为代价的。换句话说,它付给央视巨额广告费中的一部分,怎么能由普通民众来埋单呢?”
        第四.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据了解,中海油集团正在编制2005年的社会责任报告.很快会对全社会公布。在此之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经率先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这也是国有大企业第一次就社会责任发布专门的报告。
        记者了解到,社会责任是涉及企业、民众、社区等多方行为主体的一个框架与概念,其标准的制定以及绩效的评估,自然离不开这些主体的共同参与,否则.“自己评自己”的报告很难客观、真切。
        美国《财富》杂志最新公布的“2006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排名,对64家世界级的企业在管理和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考量。排名显示,中石化集团名列第57位;在榜单中分居倒数第二、第一的也均为中国央企。
        无论是减薪、做形象广告,还是捐助慈善和公布社会责任报告,这些举措就能够重树央企的形象吗?
   
《嘹望新闻周刊))2006年第50期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