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话题 > 社会广角

人民为何批评杨振宁

时间:2006-11-08 10:33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456次
  杨振宁,这位美籍华人,因为获得过诺贝尔奖多年来一直是让华人引以为傲的杰出科学家。然而,自从2004年回国定居后,杨振宁却因为他的举止言行招致人民诸多的批评。
前两天,杨振宁在东南大学演讲时指出:“我一直坚信,中国高校对中国发展做出的贡献远远要比美国最好的高校对美国做出的贡献大。”这一席话同样又引起强烈的反应,从各大网站网友发表的大量评论看,依旧是对杨振宁教授的批评占了绝对多数,有人甚至对他进行了堪称恶毒的人身攻击。
按理,一个已经八十多岁的老人,一个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的科学家,他理应得到人们特别是中国人由衷的尊重,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杨振宁回国以后饱受人民的批评呢?
起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他与翁帆的婚姻让人民感觉不那么好接受,一个八十多岁结发妻子刚刚去世不久的老人,如此迅速地再婚,而再婚的对象居然是一个足以当她孙女的妙龄女子,无论如何,这是中国传统的伦理思维所无法接受的。在这件事情上,去讨论杨振宁和翁帆在性方面如何和谐是不道德的而且侵犯别人隐私,但因为如此“不伦不类”的再婚,人民由此而对杨振宁的人格品行产生了疑问,后来杨振宁和翁帆撰文说他们的婚姻生活很浪漫时,同样招来人民许多的口水与板砖。因为对杨振宁的品行有怀疑,当年他没有像他的同学邓稼先那样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选择回国,在他耄之年才回国并表示“继续努力为中华民族做出更大贡献”时,也成了人民对他诟病的把柄,毕竟对于中国人来说,一万次的锦上添花,也远比不上一次的雪中送炭可以让人刻骨铭心地感动。
如果说人民批评杨振宁和翁帆的婚姻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接下来人民对杨振宁教授一些言论的批评,则是因为他所说的话与人民的感受完全大相径庭,先是杨振宁在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做评论时说:“从教育年轻人的角度讲,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非常成功。”他还在另一场合表示:“清华的本科教育是世界一流的。清华本科生的平均程度比哈佛高。”这样的言论,被广大的人民批评为是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歌功颂德,而此时,举国上下正在对中国的教育产业化进行着口诛笔伐的声讨,在人民看来,中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因为产业化的缘故被普遍认为是不成功的,至少没有像杨振宁教授所说的非常成功甚至比哈佛大学高。
同时,杨振宁教授还对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什么时候得诺贝尔奖以及中国需不需要诺贝尔奖等进行了评论,每一次的评论,都引发了人民很大的争论和批评。他还在一次文化高峰论坛上指出“《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中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杨振宁炮轰易经引发的争论是学术界的事,是有关科学与玄学之争的高端课题,基本与人民无关。
不难看出,人民对杨振宁的批评,不能说是他做了不该做的事,或者说了不该说的话,而是作为一个知名科学家,他的所做所言,与人民对杰出的社会贤达所应承载的道义期望大相径庭。
在人民看来,真正的社会贤达,必须为人师表,以为天下百姓言为己任,而在与翁帆的婚姻和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评价,杨振宁恰恰严重地破坏了人民在这两点上对他的期望。
人民是挑剔的,这样的挑剔往往约制着社会贤达必须在许多方面不得不做出牺牲,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除非他不想树立自己在人民心中的完美形象,比如对于杨振宁,在中国高等教育问题上,哪怕他无关痛痒地提一句“中国高等教育应更多地向低收入者倾斜”之类的话,那么,他所得到的就不是如今满天飞的批评,而会是如雪片飞来的颂扬。
当然,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网上对杨振宁的批评多数都带有胡闹的起哄色彩,中国人的看客本性以及凑热闹心理在互联网这片广阔无边的世界早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但无论如何,广大人民对杨振宁的批评也许难免流于片面或跟风叫嚷,而杨振宁同样流于表面的言论即使没有为中国教育歌功颂德的嫌疑,也因为论据的不充分而理应受到批评。
所以,杨振宁尽管配得上是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如果他的某些不当言论让人民无法接受打煞他在人民心中的德高望重,人民批评他,即使往往都是只批不评,杨振宁也应该适时地有所反醒——当然这对一个耄耋之年的老者有点残酷——既然他要在祖国的怀抱中“继续努力为中华民族做出更大贡献”,他应该知道,如果人民对他这个人不认可,那做再多的事情,人民也不可能肯定他,更何况在人民看来,他不是在为人民做贡献,他只是在为某些已经活得很好奢望活得更好的机构服务罢了,不是为人民雪中送炭,依旧是没有和人民有直接关联的锦上添花。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