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机构设置方案。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国务院设25个组成部门、一个直属特设机构、15个直属机构、5个办事机构、13个直属事业单位,如果算上分别列入中共中央系列和部委内部系列的机构(即国务院台办和国家预防腐败局),再加上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机构总数达到61个。这61个机构中,除了少量直属机构和直属事业单位是副部级规格外,其他均为部级单位。此外,还有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16个(含刚刚成立的由交通运输部管理的国家铁路局),均为副部级单位。
对照改革开放以来前几次机构改革,这一轮改革虽然没有大刀阔斧地进行机构撤并,原因也是众所周知:本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正值中央领导集体大换届,后者的平稳有序较之前者的稳步推进,现实政治意义无疑更重大。尽管如此,此轮改革的进步意义依然值得嘉许,其主要看点在于其三场战役,即“扫尾战”、“回马枪”和“外围仗”。
所谓“扫尾战”,就是割了上一轮大部制改革遗留的一个小尾巴,同时也啃下了大部制改革若干最难啃骨头中的两块——铁路系统和计生系统,初步完成了“大交通”、“大卫生”的历史重任。
所谓“回马枪”,就是为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国家海洋权益维护和能源安全保障等职责,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被整合后,重新回到正部级直属机构序列,海洋局、能源局两个机构也得以重新组建。
所谓“外围仗”,就是将“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两个文化监管部门合并,为将来进一步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更加坚实有力的体制基础。
企业界流行一句话:三流的企业家做产品做项目,二流的企业家做品牌做资本,一流的企业家做标准做文化,超一流的企业家做趋势。这句话套用到主导行政体制改革领域,则可以说:初级改革是裁减人员,中级改革是撤并机构,高级改革是转变职能,最具智慧和艺术的超高级改革同样是“做趋势”,即引领主导改革的市场化分权化方向,形成职能转变不可逆转的趋势。
对照这一标准不难发现,尽管人们对过去历次机构改革存在着诸如“稍嫌频繁、略有反复、不很彻底、效果不彰”等诸多不满和微词,但从高度集权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不过短短30多年时间,这一系列渐进增量改革业已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不可逆的健康趋势。
在市场化改革基础上形成的“强政府、大社会”总体改革理念不可逆转,凡是市场能够做好的,凡是社会能够做好的,政府决不抱残守缺,而凡是政府分内职责如保护内外安全、保障市场开放有序、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则要让其在履职效能等方面逐步变强;在职能转变基础上实行大部制的总方向不可逆转,在前期努力的基础上,未来“大农业”、“大文化”、“大民政”、“大市场监管”等改革时机呼之欲出,条件也逐步趋于成熟完备,实施起来也一定会更加井然有序;在确保国家统一稳定基础上实现行政分权的大趋势不可逆转,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给予地方、基层更多自主权,在行政系统内部给予一线机构和人员更多执行权力,也是未来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精简瘦身基础上推动政府更加廉洁、廉价、民主、高效的根本目的不可逆转,通过循序渐进的行政改革,未来的政府必定能做到权能配置日趋科学、内外监督日趋严密、预算约束日趋刚性、组织结构日趋扁平。
当然,尽管行政改革的方向已定、趋势已成,但其未来并非坦途,甚至可以说依然荆棘丛生、挑战严峻。最大的挑战是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仍不够健全的背景下利益集团化倾向,即所谓“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的老问题。在大部制改革背景下,这一体制顽疾无疑有愈演愈烈、积重难返的巨大风险。破除长期以来央地关系上“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恶性循环怪圈,则是未来行政改革的另一巨大挑战。
应对挑战、攻坚克难,需要壮士断腕、当断则断的勇气和信心,更需要平衡妥协、稳中求进的智慧和艺术。作为中国改革大棋局中最重要的一手棋,行政改革正考验着这个时代的领袖们!
(作者张智新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