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活动 > 全国知青

邹静之:下过乡 插过队 人生如其“戏”剧

时间:2006-12-22 12:07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906次
         他原本是个诗人。近年来却因写电视剧而大红大紫。《铁齿铜牙纪晓岚》。他是编剧之一,《康熙微服私望记》整整四部全都出自他的笔下。与其聊天,方知于他来说,写作仅仅是其生活中的一部分,他曾下过乡、插过队、当过瓦匠、扛过麻包、做过烧酒、拉过伴奏、唱过独唱……其笔下人物的多彩或许正得益于他丰富的人生经历——
 
        邹静之:下过乡插过队 人生如其“戏”剧
 
                         骆玉兰
 
新派古装戏,关键是观照现实
        记者:从《琉璃厂传奇》到《铁齿铜牙纪晓岚》,再到《康熙微服私访记》,近年来您好像一直忙于创作。特别是《康》剧一连写了四部,开创了中国电视史上“续篇”之最,您笔下哪来那么多故事?都知道续集难拍,因为“续集”创新更难,并且很容易流于模式化,您不怕弄不好会“狗尾续貂”、挨观众骂吗?
        邹静之:我写电视剧可以说都是应“约”而作。我的第一个剧本是《琉璃厂传奇》,由张国立和冯远征主演。那个戏播出后反响不错,找我写本子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康熙微服私访记》第一部热播后,写第2部时我就很有压力,怕费力不讨好。可是《康》剧的市场特好,所以就在市场的“牵引”下一连弄了四部。
       《康》剧的“续写”说实话我是从观众的反馈中借鉴汲取了很多东西。现在这种亦庄亦谐的风格、新派古装戏的路数以及借古喻今、借古讽今、借古批贪的情节,都是逐渐明朗的。也许是我写的戏没赔过钱吧,很多制片人愿意找我写本子。《康》剧之所以市场好在于它能引起观众共鸣。戏播出后好多观众问我怎么会有那么多故事?这故事是不是古书里的?
有谱没有?我觉得任何作品都是艺术创作,比如《康》剧、《铁》剧,故事的大背景包括历史人物乃至贪宫的名字和贪官的某些事儿等,这些都是有历史记载的,但故事情节全是编的。
 
务农做工唱歌,劳动中学会了18般“手艺”
        记者:艺术创作尊重市场实际上是尊重艺术规律、尊重观众的问题,您在这些年的创作实践中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
        邹静之:我认为市场是严酷的,有的编导喜欢迎合观众,我是尊重观众。迎合观众的人往往自以为比观众高明,观众爱看武打就加一点武打,爱看哭的就加一点哭、抽嘴巴,我提出的理论则是尊重观众。哪怕是写古装戏,我也要力求是现代的现实视角,因此,比较有亲切感,既不会太轻薄,又不会太煞有介事扳着面孔,我在这几方面做得比较讨巧。
        我的人生经历挺复杂的,这些年的文学创作,可以说我吃的都是生活的老底儿。我非常感谢那些经历和生活,现在我可以跟不同行当的人说很专业的话,我可以和给我装修的人谈瓦工、木工。我原来曾当过白铁工,干过焊洋铁壶的活儿,我做的壶现在我老丈母娘家还用的好好的,我做的白铁水桶我们家如今还在用着,我有一个朋友家用的沙发是我当年给绑的。我盖过房子,当过装卸工、瓦匠、烧砖的、烧酒的,还拉过伴奏、唱过独唱……我曾对自己说,我是个手艺人,绝对饿不死。
        记者:从您的作品不难看出,您一直对京城文化情有独钟,您的生活经历对您的创作影响是不是很大?
        邹静之:我籍贯是江西南昌,出生在赣州,出生几个月就到北京来了。看家谱明末是山东人“东鲁世家。我十六岁半下乡去北大荒,后来又在河南农村插过队。所我现在可以和以上五个地方的人攀亲戚,套近乎。
        虽说不是纯正的北京人,但我特别喜欢北京文化。北京城自元、明、清到现在,延续下来的都城历史,真是养足了那股劲。正所谓京民三品官呀!呀!举个例子,在官园我见过卖鱼虫的老京城人,扎着架子一坐,这么吆喝“来!来!多给,多给!”不像其他地方卖鱼虫的小贩,跟舍粥的似的。还见过一个冬天卖蝈蝈的,我多了句嘴“您这蝈蝈叫吗”?要是那些外省卖东西的小贩,一定会求您、央告您,让您买东西是目的。那位卖蝈蝈的大爷不这么说,他回了一句:“不叫!?不叫,我摔死它”!让人觉得特有风范。叫“玩儿家”。卖西瓜的吆喝您留神过吗?那年我听过一回卖西瓜的吆喝“蜜蜂搭错了窝哎”!您听,有味吧!西瓜甜不说甜说蜜蜂把窝搭错了,搭我这儿了,把一窝蜜买回家吃去吧,那能不甜吗?多生动啊!我不是纯北京人,甚至是机关大院长大的,但我喜欢北京的那种风范……语言中天生来的机锋、反讽,天生的“后现代”。
        我小学一毕业就赶上了“文革”,后来到了北大荒,再回京城时已然28岁,为了养活自己我放弃了考大学,后来选择了电大。我写的第一篇稿子《盖侠其人》投给了北京晚报一分钟小说,居然刊登了。打那开始精神头来了开始写诗,写了多年,被诗刊、北京文学等多家刊登,还得了北京建国40周年诗人奖,也得过人民文学小说新人奖等。可能是因为我爱讲故事,以前也写诗的唐大年有一天和田壮壮来找我,让我写个电影剧本《吹笛人》。我当时也冲,一个星期就写完了,这和写诗歌的关系很大,因为写诗歌对人的语言锻炼太大了。然后就写了《琉璃厂传奇》,获得了春燕杯最佳编剧奖,之后写了《康熙微服私访记》,从此在编剧圈里越陷越深。
 
学了10年声乐,最大的遗憾是没能成为歌剧演员
        记者:我曾看到过一个l997年到2000年的全国文学排行榜,您的诗、散文、小说三种文体的作品连续三年跻身排行榜上,据说,您还写过一部歌剧是吗?
        邹静之:我很仰慕老舍先生,他是生活的诠释者。他对生活的敏感和体味,既自然深入,又不造作、不矫情。老舍先生一生写过很多文体,据我知道他还写过大鼓词、相声什么的,从来是举重若轻的那种感觉。所以,我尝试用不同文体来创作,是想跟读者能有更多交流的渠道。说到排行榜.可能是我运气好.《诗六首》、《女儿的作业》和《我家房后的月亮》3部作品均上过榜。其中,散文《女儿的作业》可能是当年转载最多的一篇散文,后来还引发了语文教育的争论,再后来新概念作文什么的都出现了。小说《我家房后的月亮》是我去甘南扶贫时写的,北影买走说要拍电影,但现在还没拍。
        我写过一部歌剧叫《夜宴》,郭文景作曲,曾在英、法、比利时、澳洲、美国和我国香港都演过了。几天前我接过一个电话,听说年内有望到国内来演。我自己没看过,听过CD,挺好听的。您不知道我是个男高音吧,只要在座的没搞独唱的,我就敢唱两口,美声《今夜无人人睡》原调的能唱到B,我一生最大的失败是没能在舞台上成为一名歌剧演员……我曾为此而伤过心。我学过十年声乐,那可是十年如一日地学!写歌剧是我失败后的梦寻!
 
到不了“江郎才尽”,早弃笔了
        记者:记得曾有位记者问您什么时候江郎才尽,您听后好像并没生气,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邹静之:说到“江郎才尽”,我觉得没什么可生气的。要是有人现在问我你什么时候死啊?我就说90岁就最好了。即使真的江郎才尽,也没什么可气的,人总有写不出来的那一天。天底下不遂人愿的事儿太多了,写不出来就不写了,晒晒太阳不是很好吗?有时想起北大荒死在那儿、留在那儿的哥们儿,我这是占了多大的便宜啊。我父亲今年(2003年)89岁了,母亲91了都还硬朗。赶上好时候了,比着往l00岁活呢。父亲去年赐我一副大字对联,上联是“功名子弟事”,下联是“天地圣贤心”,这是老爷子教诲我呢!
 
邹静之小传
        邹静之,祖籍江西南昌。1952年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在北京长大。l969年上山下乡,在黑龙江省劳动六年,河南农村插队两年。其间务农,做工,演戏。l977年返京,l984年中文大专毕业。l982年始有作品发表,相继出版过诗集《幡》,散文集《美人与匾》、《酒话》、《一地景象》、《风中沙粒》,小说诗文集《骑马上街的三哥》等。1995年开始影视文学创作,曾改编过电影文学剧本《吹笛人》、《大地》、《呼我》、《因为有爱》、《平原枪声》。l997年创作歌剧脚本《夜宴》,2002年创作话剧《我爱桃花》。创作的电视连续剧有《琉璃厂传奇》、《康熙微服私访记》一、二、三、四部,同时,还是《铁齿铜牙纪晓岚》一、二部编剧之一。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刊》编辑。   
 
                                  《北京晚报》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