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洪章老师告别仪式在北京举行 长城肃穆祭英灵,黄河哽咽诉苍穹。2025年1月24日上午,“新中国知青工作第一人”顾洪章老师的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殡仪馆隆重举行。 庄重肃穆的吊唁大厅里鲜花锦簇,顾洪章老师生前和蔼可亲的大幅照片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大屏幕上。大厅两侧摆满了社会各界人士敬献给顾洪章老师的花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王晓平部长、李忠副部长,以及原副部长、现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报社社长书记谢瑗,报社原社长王程,国务院原知青办成员沈宝英、柏莉、李容京、郑小光等人都敬献了花圈。北京知青网与北京知青文化研究会、上海知青文化研究会与上海知青网、广东湛江知青文化研究会、广西柳州知青文化研究会、国家方志馆知青分馆与黑龙江黑河知青博物馆等及全国各地的知青代表董家耕、侯隽、张韧、杨永青、薛喜梅、柴春泽、姜成武、张刚、周秉和、靳建疆、李素梅、朱克家、王农、程约汉、王茂久等人也都敬献了花圈。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王晓平部长、李忠副部长等领导,原定要亲自参加顾洪章老师的告别仪式,但由于上午国务院要召开工作汇报会议而未能到场。除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报社领导与国务院原知青办成员和顾洪章老师的家人与亲朋好友之外,北京知青网管理团队成员以及在京的部分北京知青代表和各界人士均参加了这次难忘的告别仪式。于昨天(23日)下午特地专程从成都赶来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党委副书记、著名学者孙为民携夫人李莉等四川知青代表也参加了告别仪式。根据顾洪章老师生前的“简约”遗愿,在告别仪式上,顾洪章老师的家人代表向前来参加告别仪式的各界朋友们致以简单扼要的悼词。随即,参加告别仪式的各界领导与朋友们在简短的默哀之后,缓缓步入大厅瞻仰顾洪章老师的遗容,并向顾洪章老师的家人表示了诚挚的哀悼与慰问之情。 顾洪章老师是一位在国内外史学界影响极大并德高望重的学者型老干部,他对新中国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杰出贡献。对此,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著名学者孙为民感触颇深。他说,顾老是全国少有的全程参与新中国建立后党领导的知青上山下乡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探索实践的直接参与者、重要见证人,是党和国家在特殊时期开展这项特定工作的坚强维护者、坚定执行者,为党和国家这项工作的开展、推进和结束作出了重大贡献。顾洪章老师在离休后亲自担任主编编纂出版的《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未》《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两部知青史书,可以说是中国当代史研究上第一次最全面、最客观、最权威地展现知青上山下乡历史全过程的开山之著、奠基之作。党和国家不会忘记他,广大知青不会忘记他,历史不会忘记他(全文另行发表)。 北京知青网总编姜成武与顾洪章老师的交往长达几十年,感情与体会更为深刻。他说,顾洪章老师自1948年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自此开启了他光明磊落、胸怀大局、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却是功勋卓著、名留史册的光辉一生。建国初期,顾洪章老师相继在国家内务部、农垦部专门从事救灾、移民和支援边疆的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作为国务院直属局级的知青办负责人之一,顾洪章老师对党始终忠心耿耿,对全国知青怀有异常强烈的真挚感情。尤其是对这段直接关系到新中国发展,起到极其特殊关键作用并异常珍贵的历史,更是超乎寻常的关心与关注。1992年顾洪章老师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报社党委书记岗位上离休后,断然放弃了安逸舒适的离休生活,毅然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如何组织这段极其珍贵历史的资料整理、研究与撰写并出版的工作之中。为此,他不辞辛苦地组织原国务院知青办所有成员,召开无数次会议,从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领导,到各省区市原知青办的成员,直至各地的知青代表人物等等,上下遍访无数;资料查访核实付出的心血,更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形容。在顾洪章老师呕心沥血的主持与编委会大量同志的辛勤付出下,1996年,《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和《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这两部内容详实、客观中肯、内涵丰富的“压舱石”知青权威史书巨著终于问世了。经典之作影响之大,一时轰动全国。由此,顾洪章老师也成为被史学家和全国几千万知青一致认可的“把一生都全部奉献给了涌动新中国波澜壮阔的知青工作”、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是中国知青史料搜集、整理和研究的开创者和拓荒人(全文另行发表)。 斯人已去,长歌当哭;但青山永在,英名长留。让我们永远怀念顾洪章老师,永远学习他那高贵的做人品质! 姜成武 2025年1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