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精品文摘

张立:未来30年中国文化重归中道

时间:2012-09-18 02:08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118次
文化的形成,甚至跟国家民族的形成是同步的,但是文化的形成通常是非常长远的,不是说可以在短期造成的,这是长期的积聚、培育、萌芽。中国人能看懂一千多年前的东西,全世界没几个国家能做到。

  主题: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与竞争力

  时间:2012年9月8日

  地点:岭南文化讲坛

  演讲人:张立

  演讲人小传:张立,文人,金融投资家,商人。现任香港亚洲电视《平常谈》节目主持人。上世纪80年代从大陆去香港,90年代初应《信报》邀请开设《商心国是》专栏,一时间成为香港精英阶层广受追捧的专栏作家和时事评论员。在90年代末开办一档收视率很高的电视节目《张立平常谈》。

 


 

  主持人语:

  文化似乎从来没有如此被关注过。放眼全球,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已经从政治的竞争、经济的竞争、国防的竞争上升到了文化的竞争,并带有文化定输赢的探视。今天,在全球的大背景下,对中国文化提出了许许多多的要求。那么,中国文化将会以怎样的面貌去回应这个时代的提问呢?这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课题。

  中国人能看懂一千多年前的东西,全世界没几个国家能做到。一千年前的人跟我们,都能明白“低头思故乡”。

 

  文化的延续性,就是民族的生命力

 

  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它有延续性。如同长江大河一样,滚滚而来。四大文明古国,三个都“死”掉了,就留下了一个中国。有些朋友可能觉得我在老生常谈。

  我举一个例子,前几天广东遭遇一场大台风,台风过处很多树木都被连根拔起。尤其是那些用于挡风的树、高大的树。目前广州市树龄在100岁的大树有多少棵?很少。为什么少?城市规划时被砍掉了,被台风刮倒了……所以,一棵树能生长100年,这棵树就了不得。一棵树若能存活200年、300年,我们就要膜拜它了。这就是生命力!百岁老人为什么不简单呢?战争时没被打死,困难时没被饿死。100年里可以死很多人。这就是福气。

  推而广之,一个民族能够几千年不亡,第一,它不“树大招风”;第二,它躲得过;第三,有优质的土壤。如果有500年、1000年的大树,这里面一定蕴藏了天地的精华,自有它的道理和原因。中华民族几千年之中,经历了多少次外族的入侵,想灭掉它,灭不了。

  今天的印度人讲英语,他们已经看不懂一两千年前的文字了。古巴比伦在哪里呢?大概就是现在伊拉克那边,如今已经分裂了。古埃及也是经过很多朝代,由于外族的入侵等原因,本来的东西已经没有了。

  那天我看见一位妈妈对抱在怀里的小孩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她讲的就是一千多年前的东西,中国现在能看一千多年前的东西,全世界没几个国家能够做到。而一千年前的人跟我们,都能明白“低头思故乡”的含义。这就叫做传承。这种文化的延续性,就是民族的生命力,是一代一代人积累下来的。

  一位美国朋友很高兴地说,他爸爸还活着。原来,他大学毕业就没再见过父亲……这就是文化差异带来的震撼。

 

  财富的积累和运用同样取决于民族文化

 

  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我们说中国是一个“中”的民族,西方人是一个“横”的民族。相对而言,“中”的民族是不断积累。所以,中国人对上一代人慎终追远,对下一代人特别爱护。中国的父母,儿子都三四十岁了,还想着给他娶老婆,想着买屋,这就是传承。外国人把孩子养到18岁就不管了。

  我的一个美国朋友有一天忽然间很高兴地说,他爸爸还没有死。我不解。他说大学毕业就没再见过父亲,10多年了,他原来还活着。这就是文化差异带来的震撼,中国人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

  “中”发展下去会怎么样?就是中国外汇储备最多,因为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横”的东西发展下去,就是美国借钱越来越多。其实“中”和“横”是由文化的力量决定的。

  农村妇女供四五个小孩念书,孩子们有出息了,母亲仍过着最普通的生活,但她很开心,她的任务完成了。急功近利的民族做不到。

 

  被忽略的特色竞争力:勤劳、抱团和牺牲精神

 

  下面我讲讲竞争力。中国的竞争力在哪里?人人讲的东西我不讲,我们讲中国的特色。中国人最勤劳。

  如果到了南欧,你就会知道什么叫“懒”。那里的人天生不爱干活,其中也有环境的因素,比如天气热。他们天天弹琴、唱歌。他们不会存钱,不会想将来怎么样。他们就是这种思维方式。南欧人约你12点钟见面,下午3点他能到就不错了。他已经习惯了,他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所以,相比之下,中国人最勤劳。

  中国人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团体竞争。中国人喜欢抱团。抱团的意思是,人以团体的形式求生存、求发展。比如北方人来到广东,他想的第一个问题是看看有没有同乡、同学或战友,找到了就能结成了一张有形无形的关系网。

  中国同姓也很重要,同姓、同乡、同龄、同学、同事,有“五同”关系,许多话就好说了。为什么这样呢?也有它的原因,因为中国人口10多亿,个体去争夺势单力孤,如果抱团,就比较容易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中国有几个地方的人很厉害,温州人、潮州人、福建泉州人。这里面也有文化因素。他们都居住在近海。海洋民族和农耕民族有很大的不同,农耕民族,一块田,我的就是我的,你的就是你的;海洋民族则不同,鱼是大家的,鱼跑了谁都抓不到。所以,他们捕鱼的时候,一定叫上同乡一起,这就形成了“团结”。另外,科技不发达的时候做渔民风险很大,所以,他们不仅团结,而且富于冒险精神。

  第二个特点是,中国人有一种特有的竞争思路——“无成有终”。做一件事情不一定立刻成功,也不一定由一个人完成,但是这件事最终是有结果的,可以是子孙后代把它做成。这跟西方人有很大的不同。

  举一个例子,中国很多农村妇女,做保姆、打工,养大了四五个小孩,供他们念书。这四五个孩子可能当教授了、当医生了、当律师了、当老师了,这个母亲还是过普通的生活,但是她的心里面很高兴。这个就叫做“无成有终”。

  “无成有终”本身就是一种牺牲精神。这种精神在家族里、在小团体里是很普遍的。母亲没有学过什么高深的学问,但是她觉得应该完成她的任务,这就叫做“无成有终”。她觉得这个事情是可以完成的,甚至自己已经不在了,也觉得安慰。

  所以,我们要挖掘中华文化里面深层次的东西,这些不是一般急功近利的民族能够做到的。

  我刚才讲的这些是很平常的东西,但实际上在很多人的心里面都会存在。这些可能是平常被大家忽略的——勤劳、抱团和牺牲精神。

  我们知道一个民族和一个家庭其实是一样的,夫妻俩吵架,摔东西,摔完之后又清扫干净,一个民族也是这样的。

 

  落后的生产力导致中国进入低谷100年

 

  可能有朋友要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生命力、竞争力那么强,怎么这100多年又给人家打得这么惨呢?为什么中国人又会崇洋媚外呢?这要用历史的眼光从长计议。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进入了历史的低潮期。从鸦片战争一直到1949年,100多年来中国人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呢?

  到乾隆皇帝的时候,当时的中国达到了农耕文明的巅峰。这个时候西方产生了工业文明。而当时中国的统治者“放眼四海,唯我独尊”。他们并不知道有一个西方国家在搞工业革命。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封建统治宣告失败。

  我插一句话,19世纪末英国有最好的马车公司。只有英国贵族才坐马车,汽车出现之前它是独霸道路的。但是当汽车一出现,马车再改革也没用了,因为新生事物出来了。

  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出现,这个世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由于生产力的落后而导致的失败是必然的,而且一败就败了100多年。这100多年来,农业文明土崩瓦解,所以就“兵败如山倒”了。

  当衰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中国没有用”的思想就很容易产生。为什么会爆发“五四运动”呢?当时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觉得中国太古老了,他们把这归结为中国文化的落伍。运动是在一种非常激愤的状态下爆发的。

  我们知道一个民族和一个家庭其实是一样的,夫妻俩吵架,摔东西,摔完之后再清扫干净。一个民族也是这样的,文化不好,把它扫掉,全部学外国的东西,甚至连文字都不要,要搞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爆发的。但是中国某些人的崇洋媚外和排外也是从“五四运动”之后开始的。所以,很多事情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160年来,发生了太多事情,喜怒哀乐,好好坏坏,它们都不及这两大步:第一步,不被人欺负;第二步,发展壮大自己。

 

  游戏规则由西方人制定,中国处于竞争劣势

 

  一个大时代动荡是会有余震的。从推翻了清朝,到1949年的余震,一直到邓小平重新出来,余震慢慢结束了。这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就是这么发展的。

  这时候中国又重新开始参与竞争。大家有没有留心,现在的中国,处于竞争的劣势。游戏规则是由西方人制定的。1979年的事情有很多朋友知道,开始没有人相信中国会成功。

  那时候怎么样呢?霍英东从深圳来广州,我们坐车坐了12个小时。那时候要过河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从深圳到广州要过几条河,汽车去了之后要上船,船装满了过对面的河,汽车再下来。没有桥,因为修一座桥需要很多钱,那时候很穷,没有人看得起你。

  中国真正发力是2000年。GDP超过了意大利,后来又超过了法国、德国、日本、英国。中国目前的竞争力之大、之快、之强,在历史上从未有过。

  对于后人,我们就是历史,对于古人,我们就是将来。什么叫做历史观?任何一个东西都有它的孕育期、修炼期、成长期、发展期、收获期。

  我们经常说,小孩子1岁时给他烧鸡吃是不行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事情。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起步期,如同小孩子。

  人的生命是以“年”来计算,而国家的历史是以几十年、上百年来计算。人只能活在历史的某一时段,无法纵观历史变革的全过程。

  从鸦片战争到现在,我认为中国人其实就是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不要给人家欺负。强盗来抢东西,首先不要被强盗欺负。第二步开始把自己发展壮大。这就是中国历史。160年来,发生了太多事情,喜怒哀乐,好好坏坏,它们都不及这两大步,终有一天会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在历史变革这两大步中,一定有得益者,也一定有无辜的受害者,历来如此,这是历史的大潮流。

  但是我们中国总的来讲,还是向上的。中国人的生命力是最强的,你到东南亚去看看,到美国的唐人街看看,华人摩肩接踵,这就是生命力。竞争力是什么呢?我们刚才讲的,以团体为竞争,以无成有终为竞争精神。所以,你去美国唐人街看到,第一代做苦工,在餐厅里去端盘子。第二代开始变化了,儿子念书,现在唐人街的第二代很多成了专业人士。全世界都是这样子,不是说只有哪一个地方是这样的。

  我有的朋友说现在人没有信仰,我不这么看。思想的混乱是正常的,因为我们现在到了文化的新孕育期,在发展期一定是乱的。

 

  中国文化迎来新孕育期

 

  新的时代要出新的人物,中国文化要到大变革的时候了。因为形成中国文化的佛、道、儒这三家,特别是儒家,2500年前基本上是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鸣锣开道的,建立伦理道德的理论学说。当然这个学说有它的优秀部分,但是时代发展到今天,就需要有更多新东西的补充和提升。所以,我有的朋友说现在很乱,人没有信仰,我不是这么看的。思想的混乱,这是正常的,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小事情。因为我们现在到了一个新的孕育期,中国文化的孕育和新的发展的时候,一定是乱的。

  在未来的30年、50年,我估计中国人将重整道德,英雄辈出。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都会涌现出来。我们不能用10年、20年这么短的视野来看。邓小平收回香港,一句话就是50年不变。因为这100多年来中国的变化太大,影响了每个人的生存环境。我们一辈子看到的东西比过去几代人几十代人看到的都多,所以我们思想会比较开放。

  同时,过去的这几十年,中国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从现在开始,未来30年,中国文化一定会走向“中道”。现在很多人讲国学,思想开始集中了。当然在这个时候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也有很多人利用这些事情炒作,但是走向中道是方向。也就是说,重归中道,这个迹象已经出来了。所以,作为中国人的一份子,我们看到了中国很好的时候。

 


现场问答

  

  提问:请您说说中国教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因为这是文化的基础。

  张立:教育问题,其实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要改也难。中国的教育制度其实不是现在的,这是从中国科举制度就开始了,选拔人才,搞一个题目给你做,答对了就可以做官。所以,中国读书做官论影响很大。现在来讲,考中学,考高中,考大学,考名牌大学,通过考试选拔,考试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科举制度也是这样的。

  我这个人就最讨厌考试,但是不用考试怎么来选拔人才?选来选去还是考试。不得已而为之,但是这个事情到了越来越僵化的时候。

  所以,教育制度不是一下子能改得了的。不要迷信西方的教育制度就是好的。有时候颠覆现在的教育制度就是“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提问: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媒体和阅读,我想问一下现在电子时代的阅读让人越来越散乱,您怎么看?

  张立:这个问题很好,文化不可能离开媒体。“名”是什么意思呢?夕阳下一个口。过去没有报纸,农村人在家里吃饭的时候讲什么事、什么人,这个人就是“名”。这是第一点。“口”,每个人的口里都会有不同的评价,没有标准。这是第二点。第三,电脑,现在因为科技发达,它可以储藏非常多的资料或知识,但是电脑缺乏的是判断、思考、组织,这些都是别人的东西。人脑好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它是有生命力的。所以,我重视人脑多于电脑。第四,现在很多人被电脑牵着鼻子走,变成它的灵魂,自己慢慢孤懈。第五,资讯太多等于没有资讯。过去的皇帝吃饭108个菜,其实吃的就是放在前面的三四个,这是老子《道德经》讲的“多则惑”。

  今天电脑信息那么多,你都不知道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我们只能把好的东西、精华的东西拿出来,吸收它,学习它,消化它。人学东西就要消化、顿悟和渐悟。现在比如很多媒体的朋友,一摁电脑就上去了,一看那个东西就抄一段下来,电脑上有些讲我的,我都不知道,其实都是以讹传讹。所以,消化,大而化之,吃古要化,吃洋也要化。

  提问:今天听到了文化有竞争,这个问题我觉得很诧异。什么叫做文化?我想请您解释一下,文化本身,我自己觉得根本就没有竞争。

  张立:文化的形成,甚至跟国家民族的形成是同步的,但是文化的形成通常是非常长远的,不是说可以在短期造成的,这是长期的积聚、培育、萌芽。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文化有它的外层,有它的内层,有它的核心层。通常在内层是很难变动的。当你形成一种文化的时候,它是不容易变动,也不容易解体的。比如说中国打败仗,人家把中国占掉了,中国的政权会瓦解,但是文化很难瓦解。

  第三,在中外的文化交流里,我们通常是在外层的交流,你看佛教就进入了内层。当你有一个观音菩萨的时候,你把它看成自己人,这就深入了内层。哪怕你在陕西的农村里都是接受的,这是内层。中西文化现在还在外层交流,可能慢慢进入到中层。

  第四,我举一个例子,这20年、30年,中国春节联欢晚会最红的是赵本山。他为什么最红?你看很多靓女、靓仔唱歌跳舞,名歌星一年半载、两年三载都没有了,就留下赵本山,这是现象。我们从现象看本质,赵本山触及了中国广大老百姓的一种心态。

  文化有没有竞争?有竞争,但是这个竞争是无意的竞争。比如说我在香港写专栏,没有人跟我竞争,但是有许多人看,人家捧我的场。人家不捧场,这就表现出了竞争,不是我要竞争,而是客观竞争。

 

  本版供图/小艾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