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文苑 > 文学园地

朋友纪实(连载十一)

时间:2010-04-14 01:03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561次
               朋友纪实 三十一
 
  俺与朋友的友谊是不会因为任何事故而停止的,也不会因为彼此由于一些不情愿的事而被断送的,因为俺们之间太了解彼此了,俺们的友谊永远共存!
  俺的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拿老话儿说就是能过心的朋友,是一名在事业上非常有成就的工程师,而且已经作为“二梯队”在重点培养了。但是他在计划生育问题上犯了一个让人非议而不可解释的错误:他爱人又怀孕了,第二胎!他是农村来的大学生,家里祖辈就是缺男不缺女,家里总指望他多生几个男孩。但是在城市里、在研究所里,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是有碍“国策天条”的。从室计划委员、工会主席、支部书记到党委书记全找他谈过,并给他讲了利害得失,讲了所里对他的器重和期望,讲了他未来的位置和作用,讲了党员的责任和义务,讲了所里的荣誉和职工的年度奖励与职工行为的关系等等。俺朋友他徘徊于决策的十字路口,俺看着他那清瘦的脸似乎变了一个人,俺都快认不出来了。他过去是那样开朗、奋进,现在每天都在吸烟、喝酒、睡大觉。俺曾约过几个要好的哥们与他聊过了过去的美好时光,大家都劝他从长计议,不要与组织作对,否则……。后来,俺最不愿看到的还是发生了,朋友坚持要第二胎,他受到了所里的严厉处分,夫妇两个开除所籍,党内记大过。
    朋友到离开所里时,俺们都到他们那个小家去送他,他非常不好意思地跟俺们告别,他说他在河对面的村里乡办企业找了个工作,是所长帮忙找的,他会回来看大家的,俺们此时此景全都哭了。
 
              朋友纪实 三十二
 
 
    杏儿是俺至今仍交往甚密的书友之一。杏儿不是她的小名,而是俺们圈子里一位老先生给她起的绰号,缘由是因为她酷爱吃山杏。
    俺和杏儿不在一个单位,但是俺们相识还应当说是在北京图书馆看书时结交的。记得当时,俺常去坐的阅览室靠窗的那个位置,有一天居然有人先于俺坐在那里,俺只好坐在她的对面;杏儿好像没有感到别人的存在,只是专心致志地看她的书。而俺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俺很在意地观察了她一下,发现杏儿长得很不起眼,放在人群里你几乎认不出她来,但穿戴很整洁。从她的着装上,俺终于悟出了一个谜底,她穿了一件馆员的深蓝色大褂。
    午间休息,在楼下饭厅,她居然又坐在俺的对面,吃着一份泡好的方便面。她不经意间发现俺在看她,就很不自在地问俺:您吃了吗?俺知道自己有点不太礼貌,就非常尴尬地说,俺们在哪见过吗?杏儿很狐疑地问,您不就是坐在俺对面那位吗?杏儿的回答让俺吃了一惊,她居然在看书时已经把俺观察过了,俺成了被告;俺又回答说,你坐的那个位置阳光明媚、视野开阔,杏儿突然乐了,俺知道这里是您常来坐的宝座,俺更是感到她不可预测,越发引起俺的好奇:你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啊?杏儿又乐了:俺就在这工作!
    俺知道杏儿不在图书馆工作,是因为后来,俺在超市里看到过她,俺曾经主动上去打招呼,就跟熟人见面一样。但杏儿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傻乎乎地问俺:大叔,您买什么啊?俺说啥也不买,就想问问你怎么在这卖东西?杏儿又一乐:俺就在这工作!又有一次,俺在医院里看病,俺看见一个护士的身影很像杏儿,就跑过去一看,还真是她,但人家又是故伎重演,说不认识俺,还很热情地问俺看哪科?俺也不管那么多了,还是问人家为啥在这?杏儿还是一乐,俺就在这里工作。俺似乎明白了什么?俺把杏儿的事说给了圈子里的朋友们,大家东拉西扯地说,这女孩八成是作家,在体验生活;也有的说,她不会是便衣吧?在执行任务吧;还有的居然说出更离谱的:她是在物色对象吧?
    俺不想去搞清楚杏儿的身份,总觉得生活中如果有这样一位神神秘秘的女友还真是很有趣的,干嘛非要把窗户纸捅破啊!俺最欣赏的,也是记忆最深的就是她的口头禅:俺就在这工作!俺希望杏儿能在更多的地方,俺最意想不到的时间里出现在俺的面前,那情景会是多么奇妙啊!
 
               朋友纪实  三十三
 
 
    朋友是以一个普普通通的秘书身份走进俺的视野的,但俺居然认定眼前的这位很不起眼的小伙子,以后的人生一定会很精彩,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眼神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温和、那么亲近、那么随缘。
    朋友是个技术干部出身,但组织部门偏偏把他调到厂长办公室,给厂长当秘书。朋友认为自己不是当秘书的那块料,几次三番跟人事部门,厂办主任说自己的不是,想回车间还去当他的工艺员。这件美差第一次遇到了不领情的“刺头”,着实让厂里费了点劲。倒是厂长认真了,专门找俺朋友谈了一次。厂长说,看不起秘书这差事吗?你小子傻啊?人家满大街挑灯说情,托关系就是要到俺这里当差,你好嘛,摆起架子了,还请不来了;你是哪路神仙啊?这么大谱啊!俺还就看上你了!你不来也得来!明天就得来!不来就纪律处分。  
    朋友倒不是被厂长一席话给镇住了,他是非常稀罕厂长这个人的人品,正直,正派,跟着他干肯定有出息;可是朋友没有想到他的选择从此与他的专业分道扬镳了整整四十年。他跟着厂长东奔西跑、上串下跳,简直一年时间有八个月吃住在生产一线。厂子大,几十个车间、上万人,辛辛苦苦跑一天才转了个九牛一毛;听汇报,写发言稿、打电话找人、给厂长拿药、联系出差的火车票、开会前的通知,没有他不能干的,累死、忙死、乱死、气死都得认,谁让他选择了这行呢?但朋友说,那段时光对他来说,真是人生之难得的历练,不光工作经验,就说人情世故,方方面面都让他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朋友有个好习惯,就是喜欢写日记,他有两本日记,一本是写厂长的流水账,另一本就是留存自己的美好感受,俺看过他的日记,写的内容和方式跟俺的差不多,就是纪实加体会。  
   俺跟朋友探讨过人生的选择和意义。他说他能阴差阳错的跟着厂长干秘书这差事,真是三生有幸,让他捡了个大便宜,人家都夸他命好,命大福大,有贵人相助。他说那是瞎话,他出身贫贱、家在湖里农场,是靠亲戚的资助上的大学。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技术员,啥狗屁关系也没有。厂长能从上万人中,矬子拔尖把他挑出来,真是不知道厂长那根神经有了毛病。但说回来,他很感激厂长给了他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仕途机会,他不会使厂长失望的。 
    朋友跟着厂长车前马后地跑了两个年头,厂长对他身边这位胖胖的小秘书已经喜欢的不得了,尤其是厂长的老伴更是离不开小秘书了,她们家有什么事都会想到叫秘书去给操办。在夫人眼里,秘书就是他们家的保姆、司机、大师傅、花匠、保健医生、律师、保镖,就连女儿谈恋爱、买汽车、买房子、结婚、生孩子、家务事,都得找小秘书来管,谁让小秘书是她们家倒插门的小女婿呢!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