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文苑 > 文学园地

朋友纪实(连载十)

时间:2010-04-10 06:32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546次
 
                                                                 朋友纪实 二十八
 
 
    俺在所里有两位要好的朋友,全是男士,虽然俺们不在一个研究室,但是为了课题研究要经常到外地出差搞调研,有时会碰上俺们三个在一列车上,俺们经常会跟列车员要求调到一起。俺们三个虽然专业不同,他俩一个搞冷工的,就是冷加工的、用机械加工的;另一个是搞热工的,就是热加工、热处理的;俺是搞质控的,但是俺们三个年龄相近、个性也非常相似,坐在一起可以天南海北地聊上几个通宵,说的事可以把周围的人全给吸引住。
    俺们三个外出,喜欢给人家出点点子、支点招数,还特爱管闲事,记得有一次在西安的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个小偷正要偷一位女士包里的东西,俺那位热工朋友在小偷背后说了一句“还伸呐!有人看见你了”,把个小偷吓的浑身一颤,差点没坐在地上;热工朋友笑着说,怎么样?俺一嗓子能化解一切是非,你们二位行吗?
    俺们走过一个茶摊,看见一帮车老板光着膀子在树荫下棋,在双方进入残局难解难分时,俺这位冷工朋友跟哥几个说了一句:该看俺的功夫了。他在外圈冲着人家就喊了一嗓子:“马八进九!”,那帮子爷们一看棋盘,嗬!马上见了分晓,当大家回过头再找支招人时,俺们已经走出很远了,只听到一位扯着铜钟的嗓音喊着:“爷们!谢啦!”。
    等俺们走到目的地时,已经晌午了,进了一家小饭馆,一看:没人!一问:敢情厨子病了。俺问老板娘,俺自己做饭行不?老板娘乐了:你要做得好,俺就让你们白吃一顿,俺们哥仨一听有如此好事,何乐而不为呢,俺们到厨房换了围裙,就动手洗菜、切肉、蒸米饭,全是家常细菜,做得香味四溢,许多过路客全进来问老板娘,是不是换厨子了,坐在那非要俺们给他们做吃的。冷工和热工看了看俺,好像再说,“就是你多事,这下子可是好吃不好做喽!”
    回到所里,跟大家一说,大家全乐了,说俺们三个真是“一路货色”。
 
 
              朋友纪实 二十九
 
 
    朋友喜欢园艺,这在俺们的圈子里可谓是出了名的,但朋友是学工科的,他的园艺兴趣源自祖辈的影响,他爷爷家远在昆明郊区的花乡,当地农民自古就有种树、种花的传统,那里每年都有各种名贵花草、树木运往世界各地。
    他父母进城后落户在西河沿的一座大四合院里,父亲把前院的天井改成了玻璃暖房,客人进院子绕过影壁,首先看到是横贯前院的花房,从花丛中穿过才能到正房,那里一年四季如春,各种鲜花争奇斗艳,偶尔能在花簇中看到蝴蝶和蜜蜂,给人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客人喜欢坐在花房里的藤椅上,品尝着淡淡的香茗,与主人谈笑风声,高兴之余免不了要对老爷子的园艺赞誉一番,言语中不时流露出一种恋恋不舍的意念,老爷子每次都会让客人或朋友从花草中挑一盆最中意的,作为礼品拿走,并谆谆教诲人家如何浇水、施肥,就好像要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出去一样。
    俺朋友离开了爷爷的故乡、离开了父母的四合院,但他始终没有离开自己心爱的园艺,他在自己的公寓式住宅的向阳晾台中也开辟了一处暖房,他也像父母那样伺候起园艺生活,所不同的,他喜欢的全是无土栽培的水果、蔬菜,时不时还有各种时令菜果下架,端上餐桌招待亲朋好友;朋友的岳父岳母特别器重的就是小伙子的这种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生活乐趣,他爱人一家是真正的书香门第,能与他结为百年之好,据说就是与朋友一家的“花香门第”,门当户对了!
 
               朋友纪实 三十
 
    朋友常驻在非洲多年,他是一家中资机构驻外总代表。虽然他经常是孤身一人,但统领着集团公司在非洲所有的业务。
    朋友是学外贸英语的。但是大家都知道,他还会法语和非洲许多地区的土著语言。拿朋友的话说,这是工作需要,多掌握一门语言对开拓市场有很大的方便,就是在生活中跟非洲的朋友们交往也是很有帮助的。如果在生意上你不懂人家的语言,就不懂人家的文化和历史,就连人家的礼节、风俗习惯、风土人情都不了解,就根本无法在那里生活,更不要说开展工作了。朋友就是靠着精到娴熟的语言功底打通了非洲所有能到的国家和地区。朋友说自己贸易上的伙伴几乎到处都是,高到人家国家的元首、低到一般的部落酋长,就连战乱中的地方军阀有的也是他的挚交好友。记得有一年,一个中部非洲的国家发生动乱,当地的叛军在四处追杀着前政府的要员,其中就有一位被逼到绝处的要员躲到了朋友的住处。朋友把这个要员打扮成家里的雇工,躲过了生死一劫。后来政府军平叛成功,一切恢复正常了,政府军派车来接朋友去总统府,朋友才知道自己保护的是人家的总统。朋友在非洲大陆生意做的很好,全靠着非洲朋友们的帮助,有些人都是朋友的患难朋友。无论是公司的领导还是非洲的贸易伙伴们大家都在关心着俺朋友的对象问题,朋友每次都说,不太好找,要找也得找一个跟俺志同道合,能在非洲生活的人。
    说起朋友的对象,可是费了大家的心思。俺知道很多女性都有才能、也很贤惠,但是要陪着老公长期工作非洲大陆确实是很难接受的一件人生大事。可是天下就是无巧不成书,就有一位女性成了朋友的伴侣。记得是在朋友回国体检时,他在体检中心遇到的一位在毕业实习中的女医生。当时人家注意到他的体检登记表上工作单位,随便问了一句:经常在哪里工作?朋友说“在非洲”。女医生突然很感兴趣地说自己看过“嫁到非洲”这部电影,说她对非洲很感兴趣。朋友说,想去玩玩可以联系旅行社,要想去那里工作和生活就要有思想准备。朋友当时只是随口说说,没当回事。可是他女友不知是怎样了解到朋友的全部底细,非要跟他交往。短短的一个月回国休假,全成了他和女友的交往了。他们似乎是真有缘份,闪电式地办了结婚手续。这让整个公司集团都产生了震动,大家以各种方式来祝福他们。
    在非洲,朋友安了家,给心上人找了一份当地医院的工作,让爱人也为非洲人民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俺问过朋友,这中间发生过摩擦吗?一直就这么顺顺当当过来的吗?朋友深深地品了一口茶水说,俺们曾经打过“离婚”;俺知道朋友说的是指,在他爱人来非洲的第二年曾经感染上了疟疾,非常严重,是找的法国医疗队给救过来的。后来,他爱人怀孕回国生孩子。朋友为了爱人、为了孩子,给爱人写过一份感情至深的“情书”,劝爱人离开非洲、离开疟疾、离开他,重新再找一个人家好好生活,把孩子带大。他爱人看了这封信后痛哭了好几天,也给朋友发了一封长长的“情书”,当朋友接到这封信时,他爱人已经飞到了非洲,回到了他的身边。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