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文化研究

论后新时期的知青文学(上)

时间:2014-09-10 12:35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2341次
知青文学在90年代持续发展,并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虽然知青群体已经融入城市,特征日渐淡化,但是知青群体作为一种虚拟性存在,仍具有实用价值。他们是习惯于集体生活,精神上依赖于集体主义的一代人。知青文学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精神家园,一种

 


 

后新时期的知青文学(上)

 


      知青文学在90年代经历了由盛至衰的过程。

      90年代前期,“知青文化热”持缓升温,席卷全国。知青文学以通俗文学、电视连续剧的方式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知青文学在90年代持续发展,并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虽然知青群体已经融入城市,特征日渐淡化,但是知青群体作为一种虚拟性存在,仍具有实用价值。他们是习惯于集体生活,精神上依赖于集体主义的一代人。知青文学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精神家园,一种话语权势。

      进入90年后期,知青群体的分流达到极致,他们中既有百万富翁,也有下岗工人,贫富差别十分悬殊。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经济利益,都已经两极化。知青作为一个虚拟的群体继续存在,对于强势群体已经是不必要的了。对于他们而言,昔日的群体话语(知青文学)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这就为知青文学的衰落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一些知青作家声称要告别“知青情结”,走出“老三届”,知青作家作为一个创作群体逐步退出知青文学题材的创作。于此同时,民间写作进入低谷,开始艰难的清理和摸索。

      知青文学在90年代后期,逐渐出现颓势,题材日益泛化,作品数量锐减,终于在世纪末开始全面退潮。

 


 


一、对知青运动的再命名

 

       1.命名,再命名──从“青春无悔”到“劫后辉煌”


       90年代初“知青文化热”开始在全国各地出现。北京的东北知青1990年率先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举办了《魂系黑土地──北大荒知青岁月回顾展》, 参观知青和亲属达15万人次。继"北大荒知青回顾展"之后,各省、市知青纪念活动此起彼伏,天津、成都、昆明、广州、南京、武汉、厦门等地知青先后举办了“青春无悔”、“春华秋实”等知青岁月回顾展,各种知青研究讨会、知青联谊会、老三届同学会、知青返乡会先后成立。[1] 

      北京北大荒支边知青于1990年举办的《黑土地回顾展》和“回顾展”组委会组织编写的《北大荒风云录》,首次提出“青春无悔”的口号,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无形中为各省市的纪念活动和回忆录的编写,提供了思想主题。“青春无悔”是在后新时期,对知青运动史的一次再命名。

      “青春无悔”口号的产生过程,表明了这一重要命名,从一开始便受到主流社会的影响和引导。《黑土地回顾展》在策划、编辑之初,冒有一定风险,必须与主流意识形态寻求某种妥协,达成一种和谐。梁晓声说:《黑土地回顾展》“绝大部分文字出自我笔下。姜昆他们做了局部的删改补充。出自我笔下的文字,总体调子似太沉重和悲怆。姜昆他们加入些轻松的亮色。我认为他们的删改补充是必要的。否则,‘回顾展’也许难以成为事实。”[2]

      现在我们可以知道“青春无悔”的命名,原来是由“悲壮的青春”的命名者梁晓声参与提出的,难怪两者之间如此的水到渠成。梁晓声已经指出,“青春无悔”的提出,是在主流社会无形压力下提出来的,虽然不能说是言不由衷,多少有一点身不由已。在当时不可能有人对此提出反对意见,因为反对“青春无悔”的主题,展览根本就无法举行。

       主流社会不无欣悦的接受了“青春无悔”的口号。虽然相当多的知青在当时就表示不满,但是这种反对的声音没有发表的渠道。

     “青春无悔”成为各地知青回忆录的中心思想,整个群体以“个人方式”将“青春无悔”演化成为一部个人口述历史。这种口述历史,风行了整整十年。

      “青春无悔”作为返城知青的新精神源泉,在90年代的“城市奋斗篇”中被续写下去。梁晓声反映知青返城生活的长篇小说《雪城》、《年轮》,先后被拍摄成电视连续剧,产生广泛影响。按照“青春无悔”的叙述逻辑,必然会推导出返城后的“劫后辉煌”,这是被一种信念(先验理念)所确认的。

      《劫后辉煌──在磨难中崛起的知青、老三届、共和国第三代人》(口述实录体全景式报告文学)一书在1995年出版,以28位知青成功者的奋斗事实,印证了注定的“劫后辉煌”。[3]描写知青到海外“洋插队”,取得劫后辉煌的自传体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周励)、《北京人在纽约》(曹贵林)迅速成为畅销小说,《北京人在纽约》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后,受到社会广泛的欢迎。

     此后“劫后辉煌”成为90年代后期知青群体的新神话,作为新的精神加油站,继续为知青群体提供精神支柱。在纪念知青上山下乡30周年(1998)的纪念活动中,不论是上千的大型聚会,还是几十人的同学聚会,都由“劫后辉煌”的主题来凝聚,被“辉煌”的气氛所笼罩。一些知青聚会,无形中成为集体分享成就与光荣的聚会。

 


 


        3.知青群体内部的话语分歧──“私人叙事”与“宏大叙事”


       (1)主流社会对知青话语权利的控制


       60年代以后,知青上山下乡政策是由文革当局制定的,知青返城后对这段历史的再认识,也是在当时主流话语指导下做出的。知青群体从未对决定自身命运的这场运动,以及自身的性质进行过独立的判断和命名。因为知青在社会上一直属于弱势群体,从未获得过充分的话语权利。

      80-90年代有关知青运动的文学描述,一直受到传媒严格的控制。长期以来,人们可以在电视中看到根据梁晓声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却不会看到另一类知青作品(如《波动》、《血色黄昏》)。所有涉及知青历史和活动的宣传、报道,都被严格限定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框架之内。

       90年代初,重新出版了新时期的知青小说,如《蹉跎小咏叹调――知青小说》(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内收16位知青作家(王安忆、徐乃建、甘铁生、韩少功、陶正、陈村、梁晓声、张承志、张蔓菱、史铁生、乔雪竹、李海音、陆星儿、吴欢、铁凝、阿城)的代表作品。

       中央电视台在1996年前后,曾播出知青回访陕北、内蒙古、东北兵团的采访节目,舆论导向是非常明晰、坚定的,主题基调必须是“青春无悔”、“劫后辉煌”。一个在电视屏幕上谈论回城后如何成功奋斗的知青,受到了许多知青友人的责难,他认为自己被冤枉了,原来“第12演播室”的主持人在采访他时,曾答应完整地进行报道,但在播出时却将有损“辉煌”的部分删节了。

      1993年后,知青研究著作的出版受到限制,直到1996年才逐步开禁。社科出版社经过多方努力,才出版了相关的史料和学术著作。定宜庄、刘小萌的两部《中国知青史》,是近年最为重要的史学著作,但中央电视台图书栏目从未进行介绍。各报刊的舆论导向对有关知青的报道一直施加着影响。知青的社会形象,仍然被意识形态所塑造。“知青”从来不是他们自身,而是主流社会制造出来的一个“它者”。知青一直是话语的缺席者。

      社会的每一点关注都使知青群体受宠若惊。1997年在延安插队某知青的孩子患病得到战友帮助,一度成为传媒炒作的热点,事后被知青们津津乐道了许久。在第12演播室拍摄的知青电视专题报道播出后,部分知青在三味书屋开会座谈,一些从事社科工作的知青,对专题片宣扬“青春无悔”进行批评,一个在座的女知青痛苦的叫道:“不要说下去了,如果这也是错的,那我们还剩下什么呀!”全场一时哑然。

      徐友渔指出:说来可怜,这些从来无缘涉身于社会话语空间的人,一旦听到公共话语提及自己的过去,一旦见到自身的身影掠过历史画面,就喜不自胜,而不去追问自己的形象是否被歪曲。没有人追问,这形形色色的“我们”,这随叫随到的“我们”到底是谁?林春激愤地指出:王小波所说的“沉默的多数”并不存在,“在通常情况下确实受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支配,大多数人是自觉不自觉地跟着走的,而沉默的、清醒的人从来只是少数”。[4] 


 


      (2)知青群体内部的话语分歧


      知青内部被主流社会承认和支持的强势小群体,总是自命为知青的代言人。在文革时代是如此,在文革后仍然如此。事实表明,知青在90年代的话语权力也被内部的小部分人所染指。这些族群实际上参与和协助了主流社会对知青形象的塑造。

      1994年秋,北京举办《共和国的儿女──“老三届”》综艺晚会,由始至终贯穿着“青春无悔”的主题。主持人的朗诵词,引用孟子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主办人显然以“天降将大任于斯人也”而自负,流露出志得意满的情绪。[5]

      金兆钧说:他参与策划《共和国的儿女──老三届》时,提出应以知青创作歌曲为主,在讨论中却有大多数知青没有听过这些歌,“相反,他们对《兵团战士胸有朝阳》等‘宏大叙事’的歌曲如数家珍,感情至深,以至于最后的演出版本我私下认为基本上是一场──红卫兵组歌。其原因我也在争论中才恍然大悟:至少这些老三届们几乎全是在70年代中期就已经上大学或当兵了。”某些人具有特殊社会背景,或是幸运经历,他们不大可能听到平民子弟中流行的知青歌曲。《共和国的儿女──老三届》的演出,“最终拍板取决于可以出资的已经进入新经济权力集团的老三届们,而不是那些为自己下岗着急、为孩子入学而劳碌的老三届们。”[6]


      1998年知青上山下乡30周年纪念活动,不但没有促成群体间的联系,反而打破了知青群体统一的幻象。人们开始注意到知青之间存在的经济、社会地位上的广泛差异性。不同的思想观念在座谈会、纪念会上发生了矛盾;一部分人大谈“青春无悔”、“劫后辉煌”的老调,促使另一部分知青中途借故退场。只是因为知青已经不是一个实存的群体,加之聚会的短暂,避免了双方现场的公开冲突。

       知青群体内部“私人叙事”和“宏大叙事”的话语分歧,实际上是由两部分知青“族群”的思想、文化立场的分歧。多数人的“族群”无职无权,少数人的“族群”具有一定经济、政治上的实力,后者是“宏大叙事”的支持和操纵者。

      “私人叙事”一直处于社会文化的边缘,缺乏传媒支持,大多是以文字的方式进行表述,而“宏大叙事”本身就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一部分,长期占据话语中心位置,可以通过影视、歌舞等大众媒体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商业化推波助澜。少数人握有话语权势的人,动辄站出来代表知青大多数发言。“私人叙事”明显地被“宏大叙事”所掩盖。

     “宏大叙事”的基础是国家主义,“私人叙事”的核心是自由主义。“宏大叙事”是一种重整体轻个人的价值观,“私人叙事”则是一种尊重个人的价值观。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代表了相互冲突的意识形态。

 


 


二、 知青回忆录的出版


        1.90年代前期的回忆录


       (1)基本面貌


      在90年代前期,各省市知青先后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这批回忆录首次全面反映上山下乡运动,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工作。它们集中反映了90年代后知青群体对上山下乡运动的思想认识。它们是历史在知青心灵中的记忆,也是时代对知青心灵的一次检阅。[7]

      在这批回忆录中,《北大荒风云录》(黑龙江生产兵团知青回忆录1990)和《草原启示录》(内蒙古知青回忆录1991)出版较早,质量较高,影响较大。由于内蒙古牧区知青的亚文化背景和民间写作历史,《草原启示录》中有关牧区的篇章,带有更多的民间色彩。这两本书反映出知青群体中已形成的不同文化传承。

      随着回忆录写作的发展,对青春的情感回顾,逐步转向理性的反思,出现了一批知青访谈录,如:《蹉跎与崛起――55位知青的人生道路》(知青文化丛书,何世平主编1992)《苦难与风流――老三届人的道路》(金大陆编1994)、《东方十日谈――老三届人的故事》(金永华主编1995)等,试图对上山下乡的这段人生经历进行理性的归纳、总结。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部分史学作品,如《风潮荡落──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1955-1979》(杜鸿林1993)、《热血冷泪──世纪回顾中的中国知青运动》(费声1993)、《漠南情──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写真》(何岚、史卫民1994)等。除《漠南情》是一部反映地区知青运动的严肃史学著作外,其它的作品都没有超出纪实文学范围。它反映了知青运动史书写的条件尚不够成熟。

      各地知青回忆录的编写,大都是由本地知青作家、知青名人组成编委会,然后刊登征稿启事,最后进行编辑出版。采取非专业化的、粗放的、简单的编写方法。有的作者急于宣泄被压抑的情感,有的想要炫耀神奇经历,生活困窘知青的稿件很少。大多数稿件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叙述缺乏个性。稿件征集上来后,既使编委会不满足于内容的单一、重复,对有尖锐看法和悲观色彩的文章,仍然不能采用。在现实条件下,他们只能采取"青春无悔"的编辑方针。大多数回忆录,能够征上来稿件,顺利出版已属不易,也不再有更高的奢望了。 

 


 


     (2)文学特色


       在前期的回忆录中,出现一批优秀的散文。其中文学成果比较突出的有:《草原启示录》(1992)、《回首黄土地》(1996)、《东方十日谈》(1994)。

     《草原启示录》具有民间的背景,一些散文是内蒙古知青当年支边时创作的生活札记,如李三友《放羊一天》、李大同《雅干锡力日记》等,反映出牧场文化部落的思想面貌。某些文章显露出了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如《额吉淖尔日记》(夏航),真实记述了一个女知青错综细微的情感体验。《想当初》(邢奇)记述了牧区古典诗歌群落的生活,具有史料价值。相关内容在四卷五章已有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回首黄土地》的回忆文章,大多采取了散文形式,带有浓郁的文学色彩,形成一种淳朴、简约的文字风格。许多篇章具有人道主义的情怀。《老善娃》(陆小娅)讲述,陕北老汉想招作者做过继子的婆姨,后来老汉出彩礼讨了婆姨,却在正月初一被拒之门外连个白馍没吃上,跳崖而死。《“来婵儿”》(王小强)讲述,知青教师与农村女学生的“爱情故事”,来婵儿当时只有11岁,“身材瘦小得与年龄不相称。一脑袋乱草似的头发,一身被汗水浸透过不知多少遍的烂衣裳,黑黑的一双小手,十冬腊月还光着脚丫,满山遍里地跑。不同的是,她有一对略微发黄的大眼睛,大得与她那张肮脏稚气的小脸几乎不成比例。”这些文章流露出作者与乡亲的血肉联系,表达了欠疚、痛惜与怜悯之情。 

     《东方十日谈──老三届的故事》是一本故事集,集中了不同类型的散文,其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有很大的差异。

      《我的人生“三大纪录”》(刘宝华)记述东北兵团2师12团5连于1970年冬天,开进荒原的经历,讲述垦荒的苦难和连队干部的腐败。《一场山火》(卢民)讲述东北兵团某连参加救火,由于副连长错误指挥牺牲14名知青的事件。《借书三记》(肖复兴),记述了文化专治时代的个人读书经历。这些文章中没有猎奇和炫耀,文字简朴,叙述客观,富于感情。

      另一些作品,采取了“传奇”的文学样式;赞美的是传统道义和品质,如《“鸡公”斗蟒蛇》、《卢小雪抗婚》(戴周麟)和《“天兵天将”录》(傣金龙)等。《“鸡公”斗蟒蛇》描写贫困的知青孝子,勇斗巨蟒。《卢小雪抗婚记》讲述知青哥用假手榴弹保护山村姑娘。这些知青被描述成具有侠义品格的传奇人物。有的文章(如《“天兵天将”录》)则满足于奇闻逸事。它们明显受到古代笔记小说和唐代传奇的影响。

 


 


       (3)生存主义与人道主义


      知青回忆录虽然都是当事人口述笔录,但是很难说全面客观的反映了上山下乡运动。回忆录的主题思想基本上是“悲壮的青春”、“青春无悔”。内容较为单一,情节大同小异。大多为血泪史、磨练篇、悼念亡友等带有传奇性的故事,越苦越光荣,似乎不悲壮、残酷就不足以向人道,它们被描述成一种生存斗争的胜利。

      许多回忆具有猎奇性,有些故事很像是《天方夜谈》。这些回忆还是一种古代叙事,而不是现代叙事。它忽略了一般性场面的描述,忽略了个人情感的价值,忽略了历史反思。尽管不同省份的回忆可以相互对照,均有史料价值,但是思想内容和观察视角的大多雷同,降低了回忆录的史料价值。

 


 


      A:生存主义与古代叙事


      许多知青回忆录对知青生活的理解,明显带有生存主义的哲学立场。

     《东方十日谈──老三届人的故事》在诸多回忆录中,是比较出色的一本,它开始注意到对回忆内容进行分类,对思想进行归纳总结。它存在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东方十日谈──老三届人的故事》在第三天的前言中说:“大凡有经历的人,在检阅人生时,总能拎出一串串‘天方夜谭’式的故事;或惊险,或怪诞,或荒唐,或惨烈。这并非是做作和编造,也并非是巧合和奇遇,实在是因为人生的经纬被某种犯规性的张力撑开后,生活的跨度和节奏突变了,生命便要承受种种(有天灾也有人祸)的袭击和冲撞。有的因为年轻,因为狂热,因为脆弱,被噩运吞没,成了冤魂;有的因为勇敢,因为机智,因为坚韧,则拥抱了幸运,成了强者。”

     《东方十日谈》的传奇故事令人联想到古代传说和童话。古代童话往往讲述,主人公与神秘莫测的命运进行游戏,反映了古代农民崇拜命运、崇拜狡猾、崇拜胜利者的价值取向。它拒绝的是脆弱和噩运,赞许的是勇敢、机智、坚韧和幸运,服从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当年上山下乡的环境类似于丛林,插队当地家族、派系的复杂性,食物的稀缺,政治运动的冲击和文革政策的多变性,都造成生活的不可预期性,转化为一种莫测的命运感。一些知青把这种社会的古代性和动荡性,当成了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和生存规律;从生存哲学出发,建立自己的人格观、价值观。编者所赞许的品格,实际上来源于生存主义的需要,它们是一种类似于丛林走兽式的品质。

       在许多知青回忆录中,片面地歌颂苦难,缺乏抗争强权的描述,有的甚至流露出对权力的崇拜。显然,不仅掌权者会被权力腐蚀,受压迫者同样被权力腐蚀,压迫也具有腐蚀性。

       有某些回忆录中,知青描写在农村如何偷鸡摸狗,不仅毫无羞愧之感,反而有些洋洋自得。孟子说“无恒产而无恒心,无恒产而有恒心惟士之能”,作为无恒产的下乡知青,特殊的生活环境养成了他们的二流子习气。说得好听是江湖气重,说穿了实际上是流氓无产者的品质。恶劣的文革社会环境,导致知青群体中普遍流行道德相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

 


 


      B:生存主义与人道主义


      许多知青在回忆录中,谈到了他们刻骨铭心的记忆──饥饿的经历。许多文章的主题就是吃,如《鹰汤》、《什么都吃的南蛮子》、《知青生活断忆》等,他们吃死猪、黄鼠狼、猫头鹰,吃一切可以放进嘴里的东西。叶延滨说:我在陕北插队近三年时间,最大的愿望有三个,“第一是吃,第二是吃得饱,第三是能吃到一顿好饭食。”(《黄土塬上的破窑洞》)宋元说:“生存是当时的首要任务。我们第一回明白了吃饭的真正意义。”“如何搞吃,成为知青普遍具备的基本特长。”(《一个巨大的话题》)[8]文章如果仅止于此,就不可能具有严肃意义,它既不属于文学的命题,也不是现代思想的命题,它们甚至不属于人道主义的范畴。
      许多回忆录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这样一类生存主义与人道主义的“二律背反”问题。《青春方程式──50个北京女知青的自述》(1994)是柏林自由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的女知青研究课题,带有妇女研究性质。该研究课题试图对中国女知青的婚姻、生育等女性特有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可是当事人的自述,令人费解的绕开了女性问题,把调研工作引入了怪圈。

      大多数叙述者都忽略了女性对生活的独特视角,重点阐述如何走出农村,幸存下来。作为“女性口述史”,它们毫无特色,编者承认“这纸上的故事,远不是我们心中的故事”。女性立场消失的同时,叙述中大量涉及到自杀、截肢、精神病等,更尖锐、更残酷的生存问题。

      《第一次的茉莉》讲述,女知青插队到一个挣扎在生存线上的贫困村子,当北京来的军代表在知青座谈会上允诺说:谁能扎根农村就给他所在的村子一台拖拉机。这位女知青毅然站起来说:“我。”为了一台拖拉机,为了拯救一个村庄,她舍弃了相爱十年的男友,她的命运也就此被改变了。叙述者的回忆充满了痛苦与矛盾。显然,在生存都成为问题的情境中,谈不上人道主义,也谈不上女权的问题。[9]

      如何将人道主义立场带入历史回忆,对于知青来讲还是一道难题。知青作者横跨古代和现代两种社会,面对着生存和人道两种法则,是承认文革时期农村社会的古代法则,服从它的现实合理性?还是超越历史现实,坚持人道主义的立场呢?这种"二律背反"给回忆者带来了很深的困惑。

 


 


       2.90年代后期的知青回忆录


       90年代后期的回忆录写作,由老三届扩展到小三届(69、70、71届),沿伸到文革前支边知青的回忆,如同大潮由中心波及到边缘。不同城市和地域的各届知青先后发出自己的声音,希望留下自己的青春足迹。


      为纪念知青上山下乡30周年,知青回忆录的出版在1998年达到了顶峰。

      全国各地出版社策划、组织出版了一批知青回忆录,如《老三届著名作家回忆录》丛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中国知青情恋报告》(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8)、《老三届采访手记》(朱文杰,太白文艺出版社1998.9)、《老知青写真》(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0)、《告诉后代──厦门老三届知青人生纪实》(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等,这些回忆录,大量采用照片,并附有对图片的说明性文字。

      各地的报刊杂志也开辟了相关的纪念栏目。《北京文学》1998年6期发表《中国知青专号》。《厦门日报》1998年9月“人生”版推出《老三届故事》特辑。《新创作》(长沙市文联、长沙晚报联合主办)1997-1999开办知青专栏“那年那月”。并出版了《中国知青诗抄》(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

 


 


       (1)写作规模与角度的变化


       1998年前后的知青回忆录书写,其规模、深度较90年代前期有了一定的进步。

      《老知青写真》(裴雨林、黄进基、金大陆、田大卫1998)打破城际界限,对京、津、沪等大中城市的北大荒知青,进行了跨城际的征稿,首次实现了打破城际界限的集体书写。

       长期以来对知青弱势群体的报道一直很少,弱势群体往往回避知青聚会和回忆录的写作,所以很难听到他们的声音。这部分群体恰恰最能体现上山下乡运动的实质,反映这一运动的实际结果。一些回忆录编者,开始注意反映弱势群体的声音。《老知青写真》编者阐述该书的编辑方针说:“本书特点之一正是集中聚焦这些普通人”,“倾听普通人的心声格外重要”,“正是不同的感受,汇成了对那个年代知青生活的客观真实的反映”。

      有的作者开始关注留在乡村的知青。《北大荒羁旅》(朱晓军2001)一书,着眼于仍然留在北大荒的2万知青的生活。作者多次赴北大荒的建三江、红兴隆、宝泉岭、牡丹江等垦区,走了二十多个农场,采访了一批留在当地的知青。

      作者伤感地写道:“他们与曾养育自己的那座城市越来越遥远了。随着父母的相继离去,他们与城市的脐带渐渐萎缩了,枯干了脱落了……当他们回到那座在情感上属于自己的城市,发现那些闭着眼睛都能摸到家门的街道消失了,那座被思念抚摸得铮亮的故居不见了,在那陌生的街道,陌生的楼宇之间,走着陌生的人,蓦地他们感觉到在这座城市已是外乡人了……”[10]

      留在农村当地的少数知青,有的成为当地的骨干,但相当多的人患有多种疾病,无钱就医;有的为了子女的未来,携子女回城就读,两地分居。上山下乡运动不仅进行了十年,它也影响了知青几代人,影响了他们的家族史。这部分知青就像是凝固的历史,将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悲剧持续到世纪末。他们像是一面镜子,从另一个角度映照出了一代人的命运。

 


 


       (2)浓重的自恋情绪


       进入90年代后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到中年的知青一代,难免要依恋青春,并渴望得到肯定。回忆录的编者、作者都把书写这段历史,作为向世人证明的一次难得机会,想为世人和后代,留下一段值得夸耀的悲壮、传奇的故事,一个英雄主义的集体群像。回忆录是他们为青春树立的一座纪念碑。
 
      《武汉知青回忆录》的代序说:“如今,当年的‘知青’们,已经齐齐整整地走进了中年。我们的孩子们,也到了我们上山下乡的年纪,只是比我们那时更高大更健壮更漂亮。”知青一代“他们还会老下去。他们终将告别这个世界。但他们以自己特殊的生命岁月凝成的青春塑像,会站立在这个世界上。”[11]

      《北大荒羁旅》(朱晓军)用北大荒垦区年产90亿公斤的粮食和“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来证明北大荒知青的青春价值。于此同时,作者自相矛盾地介绍了国内媒体报道:北大荒要退垦还荒,北大荒的大面积湿地是自然之肾,大面积开发使其均化洪水的功能下降,洪涝灾害率加大。“青春无悔”的结论,不攻自破。

      吉林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老三届著名作家回忆录》丛书,可以说是主流话语的代表。该丛书,共收了12名著名知青作家(陈建功、高洪波、肖复兴、叶辛、赵丽宏、陆星儿、张抗抗、王小鹰、毕淑敏、范小青、叶广基、贾平凹)对青春时代的回忆录。丛书总序称,这些著名知青作家可以代表整个知青群体,成为评判上山下乡运动的权威代言人。[12]

      丛书高唱“青春无悔”、“劫后辉煌”的颂歌,对老三届充满了溢美之辞:

      作为一代人而言,他们是不可逾越的,无论从政、治学、经商、务农、做工、弄文,还是个体民营,他们在各条战线上都充当着中坚力量,都为共和国的振兴而不懈地在努力奋斗着。历经磨难而无怨无悔是一种人生境界;失于东隅而乐天奋进更是一种时代精神。反思历史砥砺修身而不再做傻事则是一种桑榆智慧。这就是他们的价值所在!   
         ──《老三届著名作家回忆录》 后记1998

       丛书的编者批评了重新书写知青文学的企图,否定了生于60、70年代的晚生代参与知青文学写作的必要性。编者说:近来“颇有一种似乎标新立异的说法,认为‘知青文学’似乎不应只能由知青中的精英来写,或者干脆不应只能由知青来写,或者主张写也只能是大骂一通才算到位,把那个时代再揭个鲜血淋漓才算真实。……知青文学还是由知青们来写最好,只有亲历者才有亲知。……局外人的评价又有多少是中肯有据的呢?”

       同类反映主流话语声音的出版物,还有《老三届采访手记》(太白文艺出版社1998.9)。该书中辑录了著名知青作家53人的语录,这批"知青作家语录"是他们在世纪末对知青运动的一种历史性的总结和反思。

       对一代人的青春价值如何评判,是大多数知青难以解开的心结。急于证明自己的青春价值,证明自己的英雄主义,这种情绪的背后,恰恰掩盖着一种青春丧失的绝望和焦虑。


 


     (3)古代的叙事立场

 

       后期回忆录同前期一样,仍然充满了大量蒙昧的、难以理喻的传奇记录。上山下乡被晚生代视为“天方夜谈”,难以理解和相信,除了历史隔膜之外,这种带有神话色彩的古代叙事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历史上曾发生过类似的历史遗失的可悲情况。希罗多德的《历史》记述了公元前6-5世纪波斯帝国和希腊城邦间的战争,《历史》在书写希腊史时,采用了古代文化的历史叙述,在书写亚细亚落后民族的历史时,则采用了当地上古文化的传奇叙事。如《历史》中记载,埃及小偷偷走了国王的黄金并玩弄了公主,得到了国王的敬佩做了驸马。这种离奇、神话般的故事竟成为埃及的正史。只有脱离了上古叙事的希腊民族才拥有了古代历史记录,而仍处于上古社会文明中的亚细亚民族的历史,则仍然沉沦在“山海经”般的传说之中。[13]

       在现代社会,人掌握了自然和社会的规律,命运不再神秘,人可以把握自己人的命运。现代文学早已超越生存的命题,它侧重表现人们内心思想情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知青回忆录恰恰在这些方面存在着缺失。

       从现代文化体系看来,知青当事人的身份并不能保证叙述的可信性。如果当事人不能找到现代的、人道的价值立场,他们的历史就无法融入现代话语体系,从而使这段经历失去真实性。要使青春岁月不被湮灭,他们就必须使自己成为现代人,使自己的表述成为现代的表述。

       许多学者对知青回忆录提出了批评,徐友渔指出:“若干年来,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书籍、文章有如汗牛充栋,但很少见到有人从人权、从个体不可剥夺的生存权、受教育权、居住权、择业权的角度谈问题。” “广大农民明明也是上山下乡运动波及到的一方,这场声势浩大的迁徙运动无疑也涉及到了他们的基本利益,但从来没有文章从农民的角度作评论和检讨……”[14]应该从人权的角度来审视这场运动,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去关心具体的人,因为是具体的知青个人承载了这场运动。

      90年代全国各省市的知青回忆录,都表述同一个主题“青春无悔”,一千六百万知青的生命实践、思想历程,被知青们自觉归纳到一个又一个思想主题中去,这一事实反映了知青一代独立意志的缺失。长期以来,知青群体的集体主义光辉掩盖了个人精神的苍白。在群体已经不复存在的情况下,许多人仍然依恃集体的幻想来生活,仍然生活在旧思想方式的束缚中。

       在整个90年代,知青回忆录的编写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处于群体一般性书写的阶段,写作是集体性的、仓促和浮泛的,只是为了满足知青群体的一种社会性、情感性的要求。没有出现具有保留价值的个人回忆录。没有出现编辑、记者、作家、社科工作者和出版社的联合工作,没有形成专题、学科的研究。长达数十年涉及千万人的上山下乡运动,只得到这样贫乏的收获是无法令人满意的。

 

          2012-04-04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